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隱(874年—911年),唐朝末年和五代初年官員、割據軍閥,南漢政權的奠基者,南漢追尊襄皇帝。父親南漢追尊聖武皇帝劉謙,母親是南漢追尊武皇后韋氏。
生平
原籍河南上蔡,祖父劉安仁遷居福建,以經商為生。其父劉謙從軍,為牙將,和當時的南海軍節度使韋宙的姪女韋氏結婚,生下劉隱、劉台兄弟。因邀擊黃巢有功,882年任封州刺史。
894年,劉謙死,劉隱繼位。唐昭宗乾寧三年(896年),劉隱出兵奇襲肇慶、廣州,成為兩廣地區最大的割據勢力,被封為靜海、清海節度使。他重用嶺南士人,為後來獨立建國打下了基礎[1]。徐彥若在901年逝世後,軍中推劉隱為留後。天祐二年(905年),拜節度使。
後梁開平元年(907年),加檢校太尉、兼侍中。二年(908年),兼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三年(909年),加檢校太師、兼中書令,封南平王。乾化元年(911年),劉隱重賄朱溫,被封南海王,同年病逝於南海(今廣州),諡號襄。雖然有子(《舊五代史》載「諸道節度使錢鏐、張宗奭、馬殷、王審知、劉隱各賜一子六品正員官」),但政權由庶弟劉龑繼承。劉隱之子事跡不詳。
917年,劉龑稱帝,國號楚次年則改為漢,史稱南漢。追尊劉隱為襄帝,廟號烈宗,葬於德陵。劉隱的女兒增城公主嫁給大長和皇帝鄭仁旻,和正妻嚴夫人所生清遠公主劉德秀嫁給閩太子王延鈞。
Remove ads
軼事
《明人史纂》謂劉隱曾建元景定,有誤[2]。
身世爭議
藤田豐八在1935年認為他是大食(阿拉伯帝國)商人後裔,從西亞到福建泉州,謊稱河南上蔡籍,而唐宋蕃客中劉姓多為伊斯蘭的穆斯林。[3]
藤田氏此說遭桑原隲藏質疑。桑原認為,關於宋元祐間廣州蕃坊娶宗女的劉姓人為阿拉伯人的說法,不能用以證明南漢劉氏是阿拉伯人的後裔,相反,宋元祐間廣州蕃客的劉姓,可能是南漢所賜。[4]陳寅恪在1939年撰文《劉復愚遺文中年月及其不祀祖問題》考證,「家世無九品之官,四海無強大之親,父子俱以儒學進仕至中書舍人禮部尚書,而不祭祀先祖,及籍貫紛歧,而俱賈胡(註:通商的胡人)僑寄之地三端,推證之如此。」[5],然而據現代考證,指出劉隱家族是來自淮北地區的漢族人,否定了藤田豐八與陳寅恪的主張[6]。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