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前扣帶皮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前扣帶皮層(英文: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在人腦中,是大腦扣帶皮層的前部,包圍了胼胝體的前部[1]。前扣帶皮層屬於布羅德曼分區系統第24、25、32、33分區[1]。前扣帶皮層參與了許多腦部的高階功能,包括注意力分配[2]、獎勵、決策[3]、道德及倫理[4]、衝動控制(譬如錯誤檢測與糾正)[5]、情感[6][7]等。
Remove ads
結構
在解剖學上,前扣帶皮層位於後扣帶皮層前部,可分為背部(認知區)、前部(情感區)[8]。背部常被稱為「中扣帶皮層(midcingulate cortex)」,與前額葉皮質、頂葉、運動系統等區域相連,使其成為「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刺激」的核心站[1][9]。前部則與杏仁核、伏隔核、下視丘、視丘、前島葉等相連,參與評估情感顯化和激勵性信息[9]。
特別的是,前扣帶皮層含有紡錘體神經元(僅在人類及其它靈長類動物、大象、鯨豚類動物上發現),與腦部處理困難問題的功能有關[10][11]。
功能
許多研究認為,前扣帶皮層參與了錯誤檢測與糾正、任務預期、激勵、注意力、情感調控等功能[2][3][4][5][6][7]。在壓力環境下,前扣帶皮層可能還參與調節自主神經系統,譬如調節血壓和心率[12]。
臨床
圖像
-
左側大腦半球:前扣帶皮層在紅色標記處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