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扣帶皮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扣带皮层
Remove ads

扣帶皮層(英文:Cingulate cortex)是位於扣帶回大腦皮層,位於大腦半球內側面,可分為前扣帶皮層後扣帶皮層等結構[1][2]。扣帶皮層在前側由下至上從胼胝體附近延伸到扣帶溝。根據布羅德曼分區系統,扣帶皮層包括第23、24、25、29、30、31、32和33區[1]。扣帶皮層常被認為是邊緣系統/邊緣葉的一部分[1]

快速預覽 扣帶皮層, 基本資訊 ...
Remove ads

結構

Thumb
扣帶回(紅色標記處),扣帶皮層是扣帶回的灰質皮層

根據細胞結構,扣帶皮層可分為布羅德曼分區系統第23、24、25、29、30、31、32和33區[1]

前扣帶皮層

前扣帶皮層(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 位於布羅德曼第24、25、32、33區[1]。前扣帶皮層的前部延伸至膝下皮層(subgenual cortex);而其背部常被稱為「中扣帶皮層」(midcingulate cortex),參與認知資訊處理,尤其是獎勵導向的決策制定[1]

前扣帶皮層的結構為非粒狀。前扣帶皮層主要從視丘前核接受信號輸入,而視丘前核接受乳頭體-視丘傳入,乳頭體神經元又接受海馬下托區(Subiculum)的傳入[3]。這一鏈路稱為帕佩茲環路英語Papez circuit[4]。前扣帶回通過扣帶輸出到視丘前核和邊緣系統的其它部分。

後扣帶皮層

後扣帶皮層(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PCC)位於布羅德曼第23、29、30、31區[1][5]。其中第29、30區通常稱為壓後皮層,儘管在位置上屬於後扣帶皮層,但在功能上壓後皮層被認為是一處不同的區域[1][6]

其細胞結構為粒狀。後扣帶皮層從視丘上核接受大量輸入,視丘上核本身接受海馬下托區的輸入。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一迴路是帕佩茲環路英語Papez circuit的複製。後扣帶皮層同時也從海馬下托區直接接受輸入。[3]

其它結構

在扣帶皮層的底部有一叢厚密的矢面平行神經纖維。在進化過程中,這一神經纖維叢顯著增大。在人類這一纖維叢幾乎已經達到可被解剖出來的地步。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