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劉少椿

古琴演奏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劉少椿(1901年10月16日—1971年11月20日),名,字少椿,號德一陝西省富平縣北陵堡人。[1]古琴家,廣陵琴派第十代傳人,現代廣陵琴派的集大成者。因擅長演奏《樵歌》,有「劉樵歌」之封號。[2]

快速預覽 劉少椿, 傳統音樂 ...

生平

1901年生於陝西省富平縣北陵堡的一個鹽商家庭。在他十四歲時,劉家搬遷至揚州市定居,並經營「裕隆泉鹽號」。[1]

1928年起從廣陵琴派第九代宗師孫紹陶習琴,[1]並參與廣陵琴社之活動,和史蔭美張子謙、胡斗東、王藝之、劉景韶等人經常交流。[3]八年後,劉少椿到蘇州參加今虞琴社第五次月集,他當時演奏的〈樵歌〉大獲好評,因此獲得「劉樵歌」的美名。[2]

1956年時,查阜西古琴調查小組至各地訪查琴人,劉少椿和胥桐華受邀至南京錄音,劉少椿錄下〈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龍翔操〉、〈山居吟〉、〈梧葉舞秋風〉、〈良宵引〉、〈樵歌〉、〈墨子悲絲〉等八首廣陵派代表琴曲。[4]當時張正吟梅曰強鄧文權三人聞此便前往拜會劉、胥二人。[5]在張正吟的努力下,南京市文化局於1958年將劉少椿請至南京樂社教琴,後來劉少椿又獲聘至南京藝術學院音樂系任教。[5][6]其學生包括梅曰強、張正吟、鄧文權、林友仁龔一等人。[4]

1960年,再次錄音,共〈梅花三弄〉及〈酒狂〉二曲,其中〈酒狂〉一曲曾在中央廣播電台播放。[4]

1963年,退休定居揚州,並於八年後逝世。[3]

除了古琴,劉少椿也擅長崑曲、多種拳術,並學習書法、繪畫、鐵筆皮雕等。[4][6]

Remove ads

音樂風格

劉少椿琴風厚重、沈穩、跌宕,右手下指剛健,左手吟猱細膩圓滿,表現了廣陵琴派「跌宕多變﹑綺麗細膩﹑剛柔相濟﹑音韻並茂」的風格。[7]

作品

音樂

更多資訊 專輯名稱, 發行日期 ...

書籍

文章

  • 〈廣陵琴學之源流〉,載於《蕪城懷舊錄》第二卷,1948。
  • 〈我對古琴的估價〉,收錄於《劉少椿古琴藝術》。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