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京路面電車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京有轨电车
Remove ads

北京路面電車的歷史始於1899年由西門子公司建設的連接永定門京奉鐵路馬家堡站的電車路線,亦是中國第一條路面電車路線。北京主要路面電車路網的發展始於1924年,直至1966年路面電車完全被無軌電車取代。21世紀後北京開始陸續引入現代路面電車系統。

快速預覽 北京路面電車, 主要營運商 ...

歷史

19世紀

1897年6月,津蘆鐵路延伸到馬家堡。馬家堡火車站建成後,為了方便京城人員乘車,德國西門子公司與鐵路總公司簽訂合約,為北京修建連接永定門與馬家堡火車站的路面電車路線。[1][2]該路線於1899年5月竣工,6月30日通車,時刻表上稱之為「Imperial Chinese Electric Tramway」。[3]1900年,義和團運動爆發[4],同年6月12日,馬家堡火車站被義和團焚毀,路面電車被一同砸毀拆除。[5][6]

營運

路線全長3公里,使用1,435mm標準軌,設永定門與馬家堡兩站,並於馬家堡站與津蘆鐵路接軌,單程票價為10分。[3]每日的車次為10分鐘一趟,從早上6點左右營業到晚上8點左右[7]。營運方共有6節車廂,每次開行2節,每列電車每天能跑50-60次,運送萬餘名遊客[8]。車廂的內飾和長途列車相似[7]。「將近兼旬,每日遊人踵接而至,計車六輛,分三次開行,每次二車,每日往返五六十次,每車日賣客票三十餘張(按:每張800文),總計遊人日以萬計,獲利頗為豐厚也。」

設施

該路線擁有機車、拖車各4輛,每輛車含16個坐席並可站立14人。機車配有Siemens & Halske英語Siemens & Halske B型電機,最高速度可達20km/h,為當時世界最快。[2][9]馬家堡電車站距離馬家堡火車站約400米,電車修理車間與發電廠亦位於此站中。發電廠配有兩台75馬力的複式蒸汽機與兩台45千瓦的500V發電機,為整條路線提供電力。[9]

20世紀

更多資訊 北京路面電車 ...
Remove ads

中華民國時期

1913年,北京的居民人數已達130餘萬人,而北京的交通依然十分落後,公共運輸事業亟待發展。當時,許多商人先後倡辦電車事業,但都以失敗告終。北洋政府在意識到興辦電車事業的必要後於1913年10月擬議組織北京電車股份有限公司,1921年6月30日,電車公司正式成立。北洋政府從中法實業銀行借款作為官股,同時從市民中公開募集商股,官股商股各半,股本共四百萬元。其中購股最多的是金城銀行鹽業銀行,為電車公司的兩家最大股東。[10]

1922年,電車公司向法國電器製造公司訂購一批標準21E型車盤,裕信營造廠承辦製造電車車身。路軌則購自法國湯姆孫好斯頓公司英語Thomson-Houston Electric Company,由益昌公司負責鋪設,全長51.027里,軌距為1,000mm道岔不具有轉轍裝置,需由扳道夫使用T型管擰子扳動[11]。鋪軌工作於1923年5月開始,1924年8月下旬基本完工。12月17日在天安門南側舉行通車典禮,18日第1路正式通車,月底第2路通車,第3、4、5路也相繼開通。1929年8月5日,環路電車開行。路面電車因票價低,速度較快,載客量大,搶走了人力車夫的生意,引發了人力車夫的不滿,12月22日發生人力車夫搗毀電車事件,砸壞機車43輛、拖車20輛,造成電車工人8人重傷,電車停駛18天。[12]1930年,第6路通車。1931年1月,第6路延長至和平門。[10]

這一時期,電車公司克服重重阻力,使得電車系統竣工通車,事業初具規模。但由於購置設備開支巨大,捐稅名目繁多,而股資遲遲無法收齊,逃票現象嚴重,導致電車公司不敷支出,背上高額債款。而隨後的局勢動盪也嚴重地影響了電車公司,營業虧損嚴重,發展停滯不前。[10]

Remove ads

抗戰時期

1937年七七事變後北平淪陷,日偽派員接管電車公司。1938年1月,天橋至永定門通車。1939年,電車公司向日本名古屋市電購得舊電車10輛,但僅運轉一年便全數報廢,隨後改造為拖車使用[11]。1940年購得東京八王子線舊電車5輛,1941年購得小島工業所舊電車1輛,自造機車二輛、拖車六輛。同年日本洞爺湖電鐵會社洞爺湖電気鉄道全線廢止,資產全部售予電車公司。此外,上海南市失守後,上海華商電車公司的資產被日軍侵占,電車設施被拆除,其中機車與拖車共計25輛於1942年售予北平電車公司。[13]1943年,虎坊橋至菜市口之延長路線建成通車,而虎坊橋至和平門路線停駛並於4月拆除。[10]

日偽政府統治的這一時期電車公司幾次添購車輛,營運略有發展,帳面上甚至連續幾年出現盈餘,但由於購進的電車都是受日寇脅迫購進的淘汰貨,且原有車輛已使用多年,無法長期使用,且由於物價飛漲導致電車公司職員消極怠工,大部分電車因得不到維修而無法使用,平均每日出車不足十輛,最嚴重時全市只有一輛電車運轉[11],經營情況於1944年下半年快速由盛轉衰。抗戰勝利後,電車營運幾近癱瘓,只有49輛電車可以行駛。戰後,國民政府接收北平,並對電車事業進行整頓,1946年1月,電車公司自造新車4輛。同年,平均每日出車數量恢復至機車33輛、拖車26輛。但由於國共內戰,電車公司再次衰落,陷入癱瘓狀態。[10]

Remove ads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2月,北平和平解放,中共接管電車公司。3月,電車公司開始了「修復百輛車」運動。4月25日,發生北平電車廠縱火案,燒毀機車42輛,拖車17輛。1950年3月16日,電車環行路開通。1951年,電車修造廠成功仿製100型機車、200型拖車各23輛。1952年,電車修造廠對兩種500型電車進行分析研究,於年底造出10輛52式路面電車,直至1954年,共生產55輛52式路面電車。[14]1953年又設計製造成功53式拖車,至1957年,共生產43輛53式拖車。[15]1955年10月,天橋至紅橋電車路線竣工通車;1956年7月,紅橋至北京體育館路線竣工通車;1957年10月,北新橋至東直門路線竣工通車;1958年,7月,永定門至永定門火車站建成通車。截至1958年,北京路面電車共鋪軌66.87公里。[15]

由於路面電車軌道磨損、鏽蝕嚴重,無法修補,重置費用龐大;車輛形式不一,零件亦不一致,購置困難,而本地材料易損壞,維護成本甚高[16],且路面電車噪聲大,速度慢,鋪設的軌道嚴重影響城市改造與行車安全,北京市決定另行改建無軌電車。1956年10月17日,京一型無軌電車試車成功,1957年8月,北京首條無軌電車路線全線通車[17],1959年3月9日,北京內城路面電車停駛,除52式路面電車外其餘車輛全部報廢。[15]1966年5月6日,北京最後一條路面電車路線停駛,車輛調給其它城市和礦山繼續使用。[15][18]

Remove ads

21世紀

前門大街

更多資訊 前門大街路面電車 ...


前門大街從2004年開始大修,2008年5月28日完工。[19]此次改造中,前門大街重新鋪軌,恢復舊式路面電車北京地鐵車輛廠[20]參考52式路面電車的樣式[21]為天街公司生產2輛北京前門超級電容路面電車,兩車的大型車輛號牌號碼分別為京AD9800、京AD9801[22]。北京前門超級電容路面電車裝有2台牽引電機,使用VVVF調速,最高速度為10km/h[23]。為了還原真實,電車的電缸與閘把均為從大連購得的廢舊電車部件。[24]路線全長840米,使用1,435mm標準軌,設前門與珠市口兩站。供電方式為超級電容,無需架設高架線,充滿電只需3-5分鐘,一次充電可空載運轉16公里。[20]

2009年1月1日,前門大街路面電車正式營運,單程票價為20元。[24]2018年8月26日起,單程票價漲至50元。[25]

2023年12月,由瀋陽新陽光機電科技製造的XYGYG120QM型路面電車投入使用,該車採用鋰電池供電[26]

Remove ads

西郊線

西郊線是北京地鐵的一條現代路面電車路線,由北京公車路面電車有限公司營運。2011年,西郊線開工建設,2017年12月30日開通試營運。路線全長8.863千米ަ[27],共6站,在起點巴溝站可轉乘北京地鐵10號線,終點為香山站。全程票價4元,最低3元。列車採用電車線供電,車輛以安薩爾多百瑞達Sirio型為基礎,由中車大連機車車輛製造。[28]

2018年1月1日,西郊線車輛轉向架出現故障,隨後發生脫軌與放颺事故。[29]

亦莊新城現代路面電車

亦莊新城現代路面電車是位於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路面電車系統,規劃路線全長78.5km[30]。其中T1線全長約13.25公里,起自大興區青雲店鎮老觀里村,終至通州區定海園[31],於2018年下半年開工,於2020年12月31日正式營運(老觀里站暫緩開通),該線亦被畫入北京地鐵官方路線圖[32][33][34];T2線連接站前、馬駒橋、瀛海;T3線連接路東、核心、馬駒橋、六環南產業區;T4線連接路東區與馬駒橋物流園區。[30]

車輛

更多資訊 車型, 車號 ...

未來發展

順義區現代路面電車

順義區現代路面電車是位於北京市順義區的路面電車系統。順義中低運量系統線網由6條路線構成(包含兩條支線),總長約100.7km。[36]

T1線長約27.2km,從北往南依次經過牛欄山(牛欄山第一中學)、馬坡、老城區、國門商務區、首都機場第3航廈。T1支線長1.3km,連接牛欄山火車站與T1線主線。[36]

T2線長約25.3km,從北往南依次經過順義西站、友誼醫院、後沙峪組團、新國展北門、空港開發區、國門商務區A、B 組團,到達首都機場第3航廈。T2線支線共2條,其中連接花梨坎與首都機場1號、第2航廈的路線長3.5km;連接新國展與第3航廈方向的路線長0.8km。[36]T2線曾在2017年7月舉辦名義上的開工儀式,但並未正式動工。[37]T2線全長19.84公里,設22座車站,並與首都機場第3航廈連接,是北京地鐵公司首次取得的PPP計畫。[38]目前順義區現代路面電車T2線計畫已暫緩實施,目前市、區有關部門正在組織對計畫可行性進一步論證。具體開工、竣工日期暫不確定。[39]

T3線長23.3km,從西向東,連接北部聯絡線、後沙峪組團、南法信組團、仁和組團、南彩組團。[36]

T4線長19.3km,依次連接南法信、順義中心城區、仁和組團、李遂鎮。[36]

豐臺河西路面電車

河西路面電車是北京市豐臺區規劃的兩條路面電車路線,T1線從園博園至稻田站,並在稻田站與北京地鐵房山線轉乘;T2線從T1線引出,直達青龍湖附近。因涉及周邊地塊和路網配套等問題,開通時間暫未確定。[40]

參考資料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