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大樹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大树洞
Remove ads

北大樹洞是由北京大學青年研究中心負責運營的校園匿名交流社區,服務對象為北京大學在校師生及職工。平台旨在促進情感表達、信息共享與互助支持,用戶需通過北京大學統一身份認證系統(IAAA)實名登錄,但在平台內保持匿名發言。校友不具備訪問權限[1][2]

快速預覽 網站類型, 持有者 ...

歷史沿革

P大樹洞(2014年-2023年)

北大樹洞的前身為「P大樹洞」(P為北京大學英文名「Peking University」的首字母),是應用程式PKU Helper的一部分,該應用程式最初設立於2014年,由北京大學法學院2012級本科生熊典開發,初衷是為了解決學校官網未適配行動裝置的問題,並為校內師生提供移動端課表查詢、網關連接等基礎服務[1][3]

2014年3月,含有P大樹洞功能的PKU Helper上線,僅首日即獲得1500餘次下載,並迅速在北大師生中傳播開來[3]

最初的Helper僅有iOS版本,開發、設計工作全部由熊典一人完成。後續由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2級本科生陳章加入,推出Android版本,開發逐步轉為團隊協作。自2015年6月起,平台運營團隊正式接受北大網教辦指導,P大樹洞在輿論方面開始接受校方監督[4]。2016年,校方將原屬非官方的Helper系統及樹洞「收編」,數據遷入計算中心伺服器,從而賦予其官方性質[1]

2015年8月,應用獲得全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一等獎;同年12月,團隊被評為「北大網絡新青年」。2016年6月,創始人熊典宣布將PKU Helper的著作權無償捐贈給北京大學,項目因此榮獲學校首個「校園網絡文化建設星火成果獎」[3]

截至2017年5月,P大樹洞日活躍用戶超過17,000人[4]

2019年,信息科學技術學院2018級本科生肖元安開發網頁版樹洞,並於同年3月納入Helper體系,使用北大官方域名。此後,青年研究中心與Helper團隊聯合監管樹洞內容[1]

2020年11月,北京大學青年研究中心正式全面接管樹洞平台。2022年,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開始指導樹洞內容管理。2023年1月7日,原「P大樹洞」關閉,新平台「北大樹洞」正式上線[5]

Remove ads

北大樹洞(2023年至今)

「北大樹洞」於2023年1月7日上線,作為P大樹洞的繼任平台,採用更嚴格的實名驗證機制,僅限在校學生與教職工訪問。舊平台連結(pkuhelper.pku.edu.cn)於2023年3月停止服務。

根據2023年1月的報道,改版後,原本由學生開發並管理的樹洞平台,開始受到校方的實際控制。青年研究中心以「保護學生」的名義,對平台內的內容進行嚴格審查,刪除了大量敏感信息,且審查尺度逐漸擴大。這一變化引發了不少學生的不滿,認為青研中心是在維護校方利益[5]

截止至2025年4月,樹洞發帖數量已突破700萬條[6]

功能與特點

北大樹洞為用戶提供匿名發帖、評論、點讚、舉報等功能,涵蓋情感傾訴、學業交流、校園生活等話題。平台採用分層加密機制保護用戶隱私,發帖人的學號在資料庫中以加密形式保存[1]

據開發成員林海芃介紹,樹洞數據由「加密資料庫」和「解密密鑰」兩部分組成,二者分開保管。即使是核心開發人員,也無法單獨識別發帖人身份,確保系統在合法情況下才能進行解密。只有在學生心理危機等極端情況下,經由心理中心、青年研究中心與開發組多方配合,才可能解密身份信息[1]。有觀點指出,北大樹洞等匿名平台參考了非對稱加密的評論機制,例如通過發帖者公鑰加密評論,確保只有其本人可閱讀內容,從而增強了隱私性[7]

2016年4月,校園網絡中流傳關於「PKU Helper數據洩露、樹洞假匿名」的傳言,引發學生擔憂。當晚,開發團隊緊急召開會議並通宵處理。次日凌晨,發布兩個版本的澄清聲明(技術版與通俗版),對質疑作出回應。事件中所涉及的安全漏洞被證實由「白帽黑客」發現並未被惡意利用,平台隨後完成了後端系統的安全重構[3]

另據開發者回憶,樹洞「是否真正匿名」曾引發討論,但其設計機制確保即使核心人員也無法直接查看發帖人實名信息,這一制度設計旨在平衡隱私保護與校園安全[1]

隨著校方接管,樹洞的匿名性問題一直是學生討論的焦點[8]

2024年12月30日,北大樹洞系統更新,新增自定義屏蔽詞、舉報管理、關注貼文分組等功能,並發布《北大樹洞服務協議》《北大樹洞管理規範》《樹洞黃頁》等文件以規範平台運營。

Remove ads

管理與規範

北大樹洞由北京大學青年研究中心負責管理,運營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並制定了《北大樹洞服務協議》。平台設有內容審核機制,用戶可舉報不當信息,由管理員依據《北大樹洞管理規範》進行處理。[2]

影響與評價

北大樹洞在北大學生群體中具有廣泛影響力,是繼未名BBS之後的重要校園網絡社區。平台聚合情緒表達、信息互助與話題交流等功能,成為許多學生「睡前必刷」的匿名空間[1]

儘管匿名機制帶來了表達自由,也伴隨內容審核的挑戰,但平台持續優化審核流程與用戶體驗。用戶反饋顯示對如「顏色球」評分、課程測評整合等創新設計反響積極。

在2019年高考後的招生過程中,北大在河南省的「國家專項計劃」中,因考生分數過低,連續三次退檔了一名符合條件的考生。該事件引發了廣泛爭議。媒體報道稱,儘管符合「國家專項計劃」的要求,但由於其成績較低,北大認為其可能無法完成學業,從而作出退檔決定[9]。北大樹洞上,關於該事件的討論迅速升溫,許多北大學生在樹洞中公開表達了對被退檔考生的鄙視與不屑。部分學生認為,該考生成績遠低於北大通常錄取分數線,但仍然符合學校的錄取標準,對自己極不公平,支持學校退檔,甚至發表對該生的惡意評論,引起社會輿論廣泛爭議[10][11]

2025年,桌球運動員奧運冠軍王楚欽被以考研成績第一名擬錄取為北京大學碩士生[12],在北大樹洞激起討論,許多學生質疑成績的真實性和錄取程序的合規性,引起部分網絡輿論贊同[13]

2022年7月,北大藥學院一名學生通過P大樹洞發帖,舉報其導師洪森煉涉嫌性騷擾。該事件在校園內外引發廣泛關注,醫學部隨即成立專項調查組,並配合警方調查[14]。事件凸顯了樹洞平台在高校違法違紀問題中的公共監督作用。

Remove ads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