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北洋海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洋海军
Remove ads

北洋政府時期的中華民國海軍,也稱北洋海軍北洋政府海軍

快速預覽 北洋海軍, 存在時期 ...

歷史

Thumb
1914年中華民國艦船識別圖

辛亥革命爆發之際海軍軍官多支持革命政府,沒有意願保衛清廷,最後清朝建立的海軍包括器物及教育人才大部分都順利轉移給了中華民國,不少由清廷開辦的海軍學校訓練出的海軍軍官均繼續向易幟後的政府效命。

中華民國建立後,由於經費不足、軍閥混戰,使得中華民國海軍發展進入停滯期。同時孫中山領導的國民黨政府以護法運動為號召多度策反北京政府的海軍改幟,更加劇海軍內部的分裂狀態。期間由於中華民國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成為戰勝國,使得當時海軍獲得第一批戰艦,但因中國陷入南北內戰,1918年後世界各國決定對中國實施軍武禁運,海軍建軍進入死寂狀態。

1920年發生的尼港事件,在黑龍江航行的中國艦艇曾砲擊廟街的日軍兵營[1]

組織架構

指揮機關

中華民國海軍部

編制

1912年北洋政府設中華民國海軍部,統轄的艦隊有[2]

  • 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艦隊:海圻海容海籌海琛、南琛、鏡清、飛鷹、永豐、永翔、舞鳳、聯鯨、豫章、建康、同安、福安,共15艘
  • 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艦隊
  • 中華民國海軍練習艦隊:應瑞、肇和、通濟、建安、建威、楚同、楚有、楚豫、楚謙、楚觀、楚泰、江亨、江元、江貞、江利、江昆、江犀、湖隼、湖鶚、湖鵬、辰字、宿字、列字、張字,共24艘

1926年北洋政府中華民國海軍部統轄的艦隊有:

  • 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艦隊
  • 中華民國海軍練習艦隊
  • 渤海艦隊(在山東沿海)
  • 東北海防艦隊(在遼東半島沿海)

1927年中華民國海軍部撤銷,改立海軍署後,北洋政府統轄的艦隊有:

  • 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艦隊(原東北海防艦隊)
  • 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艦隊(原渤海艦隊)

中華民國海軍第一艦隊司令沈鴻烈1927年合併中華民國海軍第二艦隊,將兩個艦隊與江防艦隊合組為東北海軍聯合艦隊。東北易幟後,歸順南京中央政府。東北海軍直屬軍政部,不歸海軍部管理。

Remove ads

標誌與佩章

旗幟

Thumb
1913年在聖彼得堡由伊萬·德米特里耶維奇·西金俄語Сытин, Иван Дмитриевич等人出版的《軍事百科》(Военной энциклопедии)第12卷「中國」章節中所描繪的旗幟:1) 國旗 2) 海軍旗 3) 上將旗 4) 中將旗 5) 少將旗 6) 陸軍旗 7) 長旒旗

1911年,中華民國海軍在九江首義時,即已換升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旗。1912年1月3日,中華民國各省代表會及臨時參議院議決:以五色旗為國旗(取五族共和之意),以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旗。6月8日,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公佈參議院議決,以五色旗為國旗,並頒佈海陸軍旗式。11月7日,袁世凱頒行《海軍旗章條例》,明定五色旗為艦首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旗。[5]

快速預覽 海上用旗懸掛方法 ...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文獻

參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