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十和田觀光電鐵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和田觀光電鐵線
Remove ads

十和田觀光電鐵線(日語:十和田観光電鉄線とわだかんこうでんてつせん Towada kankō dentetsu sen */?)是十和田觀光電鐵擁有的鐵路之一。路線連接青森縣三澤市三澤站十和田市十和田市站。該線於2012年(平成24年)4月1日廢除。

快速預覽 十和田觀光電鐵線, 日語原名 ...
Remove ads

概要

這條路線從大曲站開始沿稻生川日語稲生川興建,連接十和田市站。在建設鐵路時,三本木開墾株式會社提供了路軌用地以建設路基。

車站方面,除了十和田市站和三澤站以外都是無人車站,所有無人車站只有月台。所有列車都是一人控制。在無人車站乘車時,與乘坐日本一般巴士路線—樣,乘車時領取整理券日語乗車整理券#乗車票・乗車駅証明書,下車時提交整理券和支付車費即可。在十和田市站、三澤站乘車時,先於站內購入車票,然後進行通過檢票口。在兩站下車時,把車票交給檢票口或支付車票。無人車站收集車票的地方是第一卡車廂的最前方的車門出口處,乘客把車票放入車費箱便可。因此,除了繁忙時期、十和田市站或三澤站外,列車只會開啟前進方向的最前面之車門(但是,當繁忙時把所有車門打開時,除了定期票乘客外,其他乘客都必須於最前車門上下車)。

在柳澤站至七百站之間,路線與東北新幹線立體相交,當中此路線位於地面,東北新幹線位於隧道內,相交處沒有設站。

在1970年(昭和45年)度,一年總乘車人次為165萬人,成為整個鐵路最多人使用的年度,後來客量開始減少。在2010年(平成22年)12月4日,東北新幹線七戶十和田站啟用,加上前往十和田湖周邊的觀光客也減少,使該年度的總乘車人次只有46萬人[1]。在2011年(平成23年)3月11日受到東日本大震災影響,公司用作補貼鐵路事業的酒店和巴士事業的收入也減少[2],公司向沿線的三澤市六戶町十和田市提出請求,於之後10年之間提供約5億日圓的資金援助。自治體方面在10月上旬由於「無法期待經營能夠改善」而拒絕有關請求[2]。因此在10月7日,十和田觀光電鐵的臨時董事會決定於2012年(平成24年)3月尾廢除,把鐵路服務轉為巴士服務。在10月11日,於十和田觀光鐵道活性化協議會的臨時總會發表有關決定[3]

在2012年1月24日,十和田觀光電鐵向國土交通省東北運輸局日語東北運輸局)提交廢線通知(於2013年1月31日廢線),同時通知於4月後十和田市站需要暫停營運[4][5]。原因是盈利能力惡化和難以取得成本以翻新設備[6][5]。東北運輸局在同年2月20日向當地2市1町聽取意見後,判定於2012年4月1日廢除路線也沒有問題[7]

因此,十和田觀光電鐵撤回了暫停營運通知,變為把廢除日改於2012年4月1日[8][9]。在廢除日的前日3月31日為最後營業日子。4月1日起,該公司開設了鐵路替代巴士「十和田三澤線」(三高正門前 - 十和田中央 - 三澤站 - 三澤高校前)(參見「鐵路廢除後的替代巴士」一節))。

Remove ads

路線數據

運行形態

在2011年5月21日時間表修正後。平日每日設有17個往返班次,星期六及假日設有12個往返班次。所有旅客列車班次行走於三澤至十和田市之間,行走整個區間以及各站停車。沒有從中途站到發的列車與優等列車日語優等列車

廢除前的狀況

在2012年3月17日以後的星期六與假日中,由於預計因鐵路廢除而增加的客量,便增加了3個往返班次的臨時列車。

在最後營業一天的2012年3月31日,設有臨時時間表。當日設有15個往返班次,另外還有1班從十和田市出發前往三澤的各站停車班次。沒有中途站到發的列車。最後一對往返班次列車於十和田市從晚上7時55分出發,三澤於晚上8時26分到發。回程班次方面,三澤從晚上8時30分出發,十和田市於晚上9時01分到達。

另外,也開設了「鐵道營業最終列車」之列車。乘坐該列車除了車票外,還需要持有事前分發的「乘車整理券」。該列車在三澤從晚上9時出發,十和田市於晚上9時31分到達,中途不停站。因此包括該列車在內,共有16個往返班次。

使用狀況

運輸業績

以下為十和田觀光電鐵線的運輸業績。在1970年代以後,運輸量一直有減少的傾向。在列表中,最高値會使用紅色,在最高値記錄年度以後的最低値使用青色、在最高値記錄年度以前的最低値使用綠色作標記。

更多資訊 不同年度的運輸業績, 年 度 ...

參考自鐵道統計年報(國土交通省鐵道局監修)

Remove ads

收支業績

以下為十和田觀光電鐵線的收支業積。在列表中,最高値會使用紅色,在最高値記錄年度以後的最低値使用青色、在最高値記錄年度以前的最低値使用綠色作標記。

更多資訊 不同年度的收支業績, 年 度 ...

參考自鐵道統計年報(國土交通省鐵道局監修)

Remove ads

戰前的運輸與收支業績

更多資訊 不同年度的業績, 年度 ...

參考自鐵道省鐵道統計資料、鐵道統計資料、鐵道統計、國有鐵道陸運統計各年度版

Remove ads

歷史

  • 1922年(大正11年)9月5日:十和田鐵道(日語:十和田鉄道とわだてつどう)古間木至三本木之間 (14.9公里) 開通[10][11]。設置古間木站、七百站、高清水站和三本木站[10]
  • 1925年(大正14年)10月1日:三本木至七百之間路段延長0.1公里(連接東北本線的古間木站)。
  • 1926年(大正15年)8月1日:古間木站遷移約120米[11]
  • 1930年(昭和5年)6月9日:七百站新設列車交會設備。
  • 1932年(昭和7年)12月1日:開設柳澤站和澀澤農場前站。
  • 1933年(昭和8年)9月11日:高清水至澀澤農場前之間路段縮短0.1公里,澀澤農場前至三本木之間延長0.1公里。
  • 1934年(昭和9年)12月1日:開設古里站。
  • 1935年(昭和10年)4月1日:設置大曲信號所。
  • 1938年(昭和13年)5月24日:大曲信號所升級為大曲站。
  • 1951年(昭和26年)
    • 6月20日:全線軌距由762毫米變更為1067毫米。同時電氣化(直流1500V)。路線延長0.2公里。
    • 12月30日:公司名稱改為十和田觀光電鐵[11]
  • 1961年(昭和36年)3月1日:古間木站改名為三澤站[11]
  • 1969年(昭和44年)
    • 5月1日:工業高校前站啟用[11]
    • 5月15日:三本木站改名為十和田市站[11]
    • 10月1日:三農校前站啟用[11]
  • 1971年(昭和46年)12月16日:閉塞方式由票券閉塞式改變為單線自動閉塞式。
  • 1972年(昭和47年)8月15日:澀澤農場前站改名為東野團地站[11]
  • 1984年(昭和59年)4月1日:北里大學前站啟用[11]
  • 1985年(昭和60年)10月28日:十和田市站居遷移至新站,新站與購物中心共構[11]。東野團地至十和田市之間縮短0.3公里。
  • 1986年(昭和61年)11月1日:廢除貨物業務[11]
  • 1995年(平成7年)10月1日:開始一人控制[11],列車內加設無線設備。
  • 2002年(平成14年)
    • 9月22日:7700系電動列車開始投入服務。
    • 10月1日:引入自動列車停止裝置(ATS)。不再與JR東日本聯絡運輸。
    • 11月21日:7200系電動列車開始投入服務。
  • 2008年(平成20年)3月1日:(舊)十和田觀光電鐵把業務轉讓給「十鐵」(日語:とうてつ),同時公司名稱改為(新)十和田觀光電鐵[11]
  • 2010年(平成22年)12月4日:實施時間表修正,分開平日和星期六及假日的班次。平日共有18個往返班次,星期六及假日則只有16個。
  • 2011年(平成23年)
    • 3月12日:實施時間表修正,平日和星期六及假日再次統一使用同一個時間表,每日設有17個往返班次。
    • 5月21日:實施時間表修正,再次分開平日和星期六及假日的班次。平日共有17個往返班次,星期六及假日則只有12個。
    • 10月7日:臨時董事會決定廢線之方針[2]。11日在發表於2012年3月尾廢線[3]
  • 2012年(平成24年)
    • 1月24日:國土交通省提出把鐵路線在2012年4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之間預定暫停服務,同時預定於2013年1月31日廢除[4][6]
    • 3月14日:向國土交通省通知把廢除日提早至2012年4月1日,同時不再設有暫停服務時期[8][9]
    • 4月1日:全線廢除[11]。開設替代鐵路巴士十和田三澤線。
    • 5月3日(除了活動中行走的車輛外,為5月4日前):於七百站舉行活動「十鐵電車車輛展示&車廠公開」。當車輛在場內行走後,進行「饋電停止儀式」,七百變電站停止輸電。使電動列車沒有動力行走[12]

車站列表

所有車站均位於青森縣內。

更多資訊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

在三澤站至大曲站之間,曾經計劃建設新站「小松丘站」(日語:小松ケ丘駅)(距離十和田市站12.670公里),以連接該車站附近的住宅區「小松丘新市鎮」。但是,由於預定建設車站的地方距離新市鎮較遠。在新市鎮的交通中,已經設有同公司的巴士車廠(三澤營業所日語十和田観光電鉄三沢案内所),開設新站的計劃已經推遲,這是由於巴士路線已經滿足當地需求。在2009年10月發行的「第16屆鐵道之日記念 十和田觀光電鐵線全站入場券套裝」中,計劃加入未啟用的小松丘站之入場票。

Remove ads

車輛

在十和田觀光電鐵引入7200、7700系以前,車輛型號和編號是分別從1400番台(公司訂購的電動列車,木製車輛)或2400番台(公司訂購的電動列車,鋼製車輛)開始編排,每一個新車增加1000。被轉換車輛的型號是使用之前所屬鐵路公司的型號。電力機車方面,採用了「動輪數」+「自身重量」的「仙鐵式」編排。編排一列電動列車和電力機車的號碼使用最後一個數字順序排列。貨車方面,會按照投入服務時間,以100番台開始編排。

由於沿線上設有三澤基地,因此在1980年代起的車輛方向牌內同時使用羅馬字標記(7200、7700系除外)。這是地方私鐵車輛中,極少有使用羅馬字標記目的地,在同一時期,大手私鐵早已設有羅馬字標記目的地。

截至路線廢除時的車輛

截至路線廢除時,線內共有10架電動列車,2架電力機車和2架貨車。在電動列車中,設有MoHa3400形和MoHa3600形,以現時少數使用軸懸式驅動方式的車輛。在2002年結束行走正常班次後,變成了活動專用車輛。

電動列車

7700系(MoHa7700形、KuHa7900形)
MoHa7701-KuHa7901、MoHa7702-KuHa7902、MoHa7703-KuHa7903
轉讓自東京急行電鐵(東急)的7700系日語東急7700系電車,轉讓時已經被改裝。在2002年,3抽2卡編成(モハ7700-クハ7900)共6加車輛引入至此線。在開始投入服務時,已經增設一人控制相應設備,基於交通無障礙法,設置了輪椅空間日語車椅子スペース,同時改裝為2卡編成化。以下為東急時代轉換為十和田觀光電鐵的新舊編號對照:
MoHa7701、7702、7703 ← DeHa7704、7709、7711
KuHa7901、7902、7903 ← KuHa7904、7909、7911
7700系搭載了VVVF逆變器,成為日本首批VVVF車轉讓的例子。
7200系(MoHa7200形、MoHa7300形)
MoHa7204、MoHa7305
轉讓自東急的7200系日語東急7200系電車(DeHa7211、DeHa7259),轉讓時已經被改裝。在2002年,引入了2架車輛。在開始投入服務時,與7700系同樣已經增設一人控制相應設備和輪椅空間日語車椅子スペース等設施。該車輛改裝的最大特徴是兩邊均加裝駕駛席,在受電弓旁(後位)加設駕駛席。
在2014年6月,該車輛再轉讓給大井川鐵道。當初計劃在同年冬季開始行走[14]。後來由於進行工程和各種申請被延誤下,於翌年2015年2月23日起開始行走[15]。大井川鐵道引入2架車輛的費用中,車輛價格1,000萬日圓,運輸費900萬日圓,改裝費6,100萬日圓,合共8,000萬日圓[14]
MoHa3400形
MoHa3401
帝國車輛日語帝國車輛工業製造。由公司訂購的車輛。成為東北地方鐵路公司中,首架全金屬車輛,於昭和30年引入當時被稱為「東北第一之豪華電動列車」。在2002年,該車輛被替代後便退下了火線。此車輛中擁有現役車輛少見的「巴士車窗」。
MoHa3600形
MoHa3603
在1990年,轉讓自東急的前DeHa3650形日語東急デハ3450形電車#クハ3650形→デハ3650形3655。在引入當初,車身塗裝使用了十和田觀光電鐵獨自的顏色。在2002年,該車輛被替代後便退下了火線,同時車身塗裝變更為東急時代的綠色。

電気機関車

ED300形日語十和田観光電鉄ED300形電気機関車
ED301
在1951年改軌距和電氣化時引入。由日立製作所製造,30公噸凸型電力機車。
ED400形日語十和田観光電鉄ED400形電気機関車
ED402
在1962年增備。由川崎車輛製造,35公噸凸型電力機車。

貨車

ToRa300形
ToRa301、302
在1962年為了工程列車而引入的敞車。由川崎車輛製造,載重17公噸。與日本國有鐵道ToRa40000形日語国鉄トラ40000形貨車同型號。

改軌距、電氣化以後

有關廢線當時擁有的車輛可參見上一節。此節是在廢線前已經退役,同時在改軌距、電氣化以後所擁有的車輛。

電動列車

MoHa2400形、KuHa2400形日語十和田鉄道2400系電車
MoHa2403、2405,KuHa2402、2404
在1951年改軌距和電氣化時,與ED300形同時引入。由日立製作所製造的電動列車。MoHa、KuHa車輛全長14.8米,兩邊都設有駕駛席。車頭/尾設有不能貫通的3個車窗,車身設有2道單門。當初車隊編號為2401、2402,後來於1958年改變為。在1968年發生列車正面相撞事故的影響,KuHa2402(第二代。前KuHa2401)於1970年退役。其餘3架在1981年引入MoHa3800形、KuHa3800形時被取代而退役。
KuHa4400形
KuHa4406
在1962年,引入ED400形、ToRa300形同時引入。由川崎車輛製造的控制車。與MoHa3400形使用同樣的外觀。只有方向板等細微地方有所不同。在2002年隨著有其他車輛取代而退役。
MoHa1200形、KuHa1200形日語定山渓鉄道モハ1200形電車
MoHa1207、KuHa1208
隨著運輸量增加加上1968年發生列車正面相撞事故後使車輛不足。在1970年,從定溪山鐵道(現時:定山鐵日語じょうてつ)轉讓電動列車,這些列車源自前年廢線的定山溪鐵道線日語定山渓鉄道線。該車輛原本於1954年由日本車輛東京分店製造。在定山溪鐵道時代的編號為MoHa1201、KuHa1211。MoHa、KuHa車輛全長17.63米,兩邊都設有駕駛席。車頭/尾設有2個車窗(形狀如像湘南形),車身設有2道單門。在引入該車輛時,原來的右邊駕駛席改為左邊。隨著引入MoHa3600形和KuHa3802,車輛於1990年退役。
MoHa3800形、KuHa3800形
MoHa3809、3811、KuHa3810、3802
MoHa3800形是在1981年從東急DeHa3800形日語東急3000系電車 (初代)#デハ3800形轉讓過來,東急時代的車隊編號為3801、3802。在轉讓之際,3801的非受電弓一方,3802的兩方使用了DeHa3450形日語東急デハ3450形電車廢車零件用作裝設駕駛席機器,變成兩個駕駛席。
KuHa3800形是轉讓自前東急SaHa3850形日語東急3000系電車 (初代)#クハ3850形・サハ3370形。東急時代的車隊編號為3855、3861。兩架車輛只有單邊駕駛席。3810和MoHa3800形在1981年開始服役。3802和MoHa3600形在1989年に入線開始服役。
兩個型號的車頭/尾都可貫通。車身設有3道單門。在2002年,隨著其他車輛取代,便把4架車輛退役。

貨車

ToMu100形
ToMu101、102
ToMu200形
ToMu203
Wa100形
Wa101、102
WaMu100形
WaMu101、102:在1952年3月,從國鐵WaMu1形日語国鉄ワム1形貨車(WaMu883, 1209)轉譲過來。
WaMu1形
WaMu1、102

762毫米時代

如沒有特別註明,所有車輛在1951年6月改變軌距時被退役,這些車輛均被解體。

汽油列車

所有汽油列車(日語:気動車)使用汽油駛動。

KiHa101
在1930年由松井車輛製作所(松井車輛)製造,只有一邊車頭的列車。在新製當初,車型編號為KiHa1,在1932年改變為KiHa101。在戰時由於燃料短缺而把引擎撤走,變成一架客車。
KiHa102
在1930年由雨宮製作所日語雨宮製作所製造的轉向架車。在戰時由於燃料短缺而把引擎撤走,變成一架客車。後來在1949年再次搭載引擎。
KiHa103
在1935年由日本車輛東京分店製造的轉向架車。車頭設有行李架。與仙北鐵道日語仙北鉄道KiHa1、2(後來為KiHa2401、2402)屬同款設計。

蒸氣機車

所有蒸氣機車機車軸式都是C。這些機車都是水箱機車日語タンク機関車

C121
在開業引入的機車,在1921年由雨宮製作所製造,重12公噸。在開業前用作建設路線作業。編號當初為1,於1942年改為C121。戰後再沒有使用。
C122
在開業引入的機車,在1922年由O&K製造(公司德文全名:Orenstein & Koppel OHG),重12公噸。編號當初為2,於1942年改為C122。
C123
在1926年,為了增強運輸力而增備該機車。在1925年由O&K製造。比C122重0.3公噸至12.3公噸。與其他C122一樣,編號當初為3於1942年改為C123。
C154
在1944年戰時,為了增強運輸力和燃料問題使需要取代汽油列車而增備。在1943年由立山重工業日語立山重工業製造,重15公噸。
C155
在戰時中由於當時的機車過度使用而出現疲態。在1946年從日本製鐵釜石製鐵所轉讓了M155。該機車在1935年由本江機械製作所(後來:立山重工業)製造,重15公噸。

客車

在1949年,所有型號一同變更(以下為變更後的型號)。

RoHaFu1、HaFu1、2
在開業之際引入的客車。由日本車輛東京分店製造的木製轉向架車。RoHaFu是2和3等車廂。HaFu是3等車廂。型號方面,RoHaFu當初為FuKeHoRoHa,HaFu當初為FuKeHoHa。
RoFu1、HaFu3、4
在1925年向日本車輛東京分店增購。車長增加1呎(約30.5厘米)。RoFu為2等車廂。型號方面,RoFu當初為FuKeHoRo。

貨車

與客車同樣,1949年把所有型號一同變更(以下為變更後的型號)。所有負載均為6噸。

To1 - 5、ToFu1 - 3
在開業之際引入的貨車。在1922年由雨宮製作所製造的轉向架敞車。在開業前用作建設路線作業。型號方面,To當初為HoTo,ToFu當初為FuHoTo。HoTo2(To2)在1947年7月5日發生火警而被燒毀。其他車輛在1951年5月30日退役。
Wa1 - 4
在開業之際引入的貨車。在1922年由日本車輛東京分店製造的轉向架篷車。型號方面,Wa當初為KoKeHoWa。
Chi1、2、ToFu6、7
在1925年由日本車輛東京分店製造的轉向架敞車。Chi同時用作平車。型號方面,Chi當初為KekoOChi,ToFu當初為KeFuHoTo。
Wa5
在1942年由東亞工作所製造的轉向架篷車。型號方面,Wa當初為KoKeHoWa。

鐵路廢除後的替代巴士

在2012年4月1日起,十和田觀光電鐵開設了行走於十和田市站至三澤站之間的巴士路線,以取代鐵路服務。替代巴士可前往十和田市站和三澤站的所在城市的中心地點。使此路線可避免在鐵路時代需要轉換的情況,此路線可一程到達兩城的中心。同時,車費也由於不需轉乘鐵路與巴士而平宜了。

只外,為了早上和黃昏時段的上下學需要。開設了行走於三農校前至三澤之間,途經七百繞道的班次(不途經古里、七百、柳澤和大曲,事實上為通過這些車站)。也為了青森縣立三本木高等學校·附屬中學日語青森県立三本木高等学校・附属中学校的上學需要(在廢線前,學生需要從周邊的三澤市、六戶町乘坐鐵路前往十和田站,然後轉乘巴士前往該校),設有巴士班次於該校正門前到發。

另外,該路線的「北里大學通」巴士站取代了「北里大學前站」,「大曲試驗場」取代了「大曲站」。

位於鐵路線終點站「十和田市站」之巴士站於2016年3月26日時間表修正中廢除。

其他

  • 在三澤站至大曲站之間,設有一條連接至東北本線(現時:青森鐵道線)的聯絡線,該聯絡線用作貨運列車進出此線之用。而該聯絡線和連接三澤站本線之間,設有路軌圍繞古牧溫泉,後來被撤走。在結束貨運業務後,只會在甲種輸送時使用。
  • 在冬季以外,回廠列車會在三澤站至七百站之間行走,並變成一架拍攝用的包車。行走日子會在鐵路迷的網站中發布。
  • 曾經停靠三澤站的東北本線(當時)特急列車中,當廣播轉乘十和田觀光電鐵線的資訊時,設有英語自動廣播的車輛在說出此鐵路線的英文名字中,不同鐵路公司的車輛各有不同。JR東日本E751系電動列車的英語自動廣換稱呼此鐵路線為「Towada-Kanko Line」,而JR北海道789系電動列車的英語自動廣換稱呼此鐵路線為「Towada-Sightseeing-Electric-Railway Local-Line」。

注腳

參考文獻

相關條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