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華羅庚

中国数学家(1910-1985)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华罗庚
Remove ads

華羅庚(1910年11月12日—1985年6月12日),男,江蘇金壇人,中國現代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全國政協前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前委員。他是中國解析數論典型群矩陣幾何學自守函數論多元複變函數等很多方面研究的創始人與奠基者,也是中國在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

快速預覽 華羅庚, 出生 ...
Remove ads

生平

華羅庚童年時就讀於金壇仁劬小學。1922年,華羅庚進入金壇縣立初級中學,1925年畢業。由於家中貧窮,他只好到免學費的上海中華職業學校就讀,但華羅庚還是因為家中無力提供雜費和住宿費而退學[1][2]

1926年,16歲的華羅庚回到金壇後,幫助父親打理雜貨鋪,同時開始自學數學。1929年12月,華羅庚在《科學》雜誌第14卷第14期上發表《施圖姆定理之研究》。1930年12月,華羅庚在《科學》第15卷第2期上發表《蘇家駒之代數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華羅庚嶄露頭角,被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發現,邀請他來清華大學。

早年學術生涯

從1931年起,華羅庚在清華大學一邊學習、一邊工作,僅用一年半時間就學完了數學系的全部課程,並同時自學了英、法、德、日語,在國際學術雜誌上發表了三篇論文。1933年被熊慶來破格任用為助教,1934年9月被提拔為講師。

1935年,諾伯特·維納訪華,注意到了華羅庚,並向當時英國著名數學家戈弗雷·哈羅德·哈代極力推薦。1936年,華羅庚訪問劍橋大學,受到了哈代-李特爾伍德學派的影響,獲益匪淺,在那至少發表了15篇論文。1937年回國,任清華大學正教授直到1945年,期間歷經西南聯合大學時期。1946年2月至5月在蘇聯訪問,9月前往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訪問。1948年被伊利諾大學聘為正教授至1950年。同年,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3]

他在解析數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他在多元複變數函數論方面的貢獻,更是影響到了世界數學的發展。著有「華氏定理」、「布勞威爾-加當-華定理」、「華—王方法」、「華氏恆等式英語Hua's identity」、「華氏引理」等。

Remove ads

1950年回中國發展數學

Thumb
1964年華羅庚與數學競賽優等獎學生進行交流

1949年10月華羅庚得知「祖國解放了」的消息後決定回中國,1950年3月放棄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職位回到中國北京,擔任清華大學數學系主任[4][5]。1952年7月,受中科院院長郭沫若之邀建立中國科學院數學研究所,並擔任所長,9月加入民盟。1953年赴蘇聯訪問,並出席了在匈牙利召開的世界數學家代表大會,以及亞太和平會議、世界和平理事會。1955年被選聘為中科院院士。由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建校所確定的所繫結合的思想,於1958年主持創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數學系,並任該大學副校長兼數學系主任。因此,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設立「華羅庚大師講席」,並於2009年與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合作,在數學系設立了「華羅庚班」,班上的學生在中國科大合肥校本部學習基礎課,而在北京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學習專業選修課。[6]丘成桐的看法,他是三個對當代世界數學潮流有影響的中國數學家之一。另兩個人是陳省身馮康。同時他還培養了一批優秀學生,如陳景潤王元龔昇等。1960年代初,華羅庚提出和推廣「統籌法」和「優選法」,提高生產管理效率及經濟效益[4][5]

政治運動中受批判

華羅庚回國後在1950年代後期及1960年代的反右鬥爭拔白旗插紅旗文化大革命等政治運動中曾遭受衝擊和批判,但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高層領導的特別關照,得到了特別保護[4][5][7]

1969年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了署名華羅庚的文章,華在文中作自我批判,還提出了兩條關於教育革命的建議[8]

晚年

1980年,法國南錫大學法語Nancy Université授予華羅庚榮譽博士,這是他得到的第一個學位[9]

1980年3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會議選出第二屆全國委員會,其被選為副主席[10][11]。1982年,被評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12]。1983年,被評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85年,當選為聯邦德國巴伐利亞科學院院士。1985年6月12日,華羅庚應邀到日本東京大學作學術報告,期間高度興奮,結果報告結束後由於急性心肌梗塞倒在講台上,送院後證實不治,終年74歲[13]。華羅庚遺體在日本當地火化,骨灰運回國內。[14]

政治參與

北伐時期(1926年)加入中國國民黨。北伐後沒有參加登記自動脫黨。1942年12月,由朱家驊介紹重新入黨,1945年國民黨六大召開前夕,被朱家驊與陳立夫聯名列入向蔣介石推薦98名「最優秀教授黨員[15]。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曾當選為一至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六屆全國政協副主席(1985年4月),中國民主同盟副主席(1979年)。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6]

著作

科普類

  • 《統籌方法平話》
  • 《統籌方法平話及其補充》
  • 《從楊輝三角談起》
  • 《優選法》
  • 《優選法平話》
  • 《華羅庚科普著作選集》
  • 《從孫子的神奇妙算談起》
  • 《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非科普類

  • 數論導引
  • 《多復變數函數論中的曲型域的調和分析》
  • 高等數學引論
  • 《典型群》(與萬哲先合著)
  • 《堆壘素數論》
  • 《從單位圓談起》
  • 《典型域上的調和分析》
  • 《優選學》

家庭

華羅庚父親華瑞棟,以經營小雜貨鋪為生。華羅庚與吳筱之於1927年結婚,育有三男(華俊東、華陵、華光)三女(華順、華蘇、華密)。

紀念

參見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