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斯拉夫人民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斯拉夫人民軍(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語:Југословенска народна армија/Jugoslavenska narodna armija—JNA;馬其頓語:Југословенска народна армија—ЈНА;斯洛維尼亞語:Jugoslovanska ljudska armada—JLA),一般簡稱為JNA,國際場合有時會採用英語Yugoslav People's Army的簡稱YPA。
Remove ads
起源
南斯拉夫人民軍的前身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軍和游擊隊」,其第一支正規部隊為1941年12月21日建立的「第一無產階級旅」。二戰結束後,1945年,南斯拉夫以戰時的人民解放軍為基礎建立國家軍隊「南斯拉夫軍」。之後1951年12月建軍十周年時更名為「南斯拉夫人民軍」。[1]
組織

南斯拉夫人民軍有完整的陸海空三軍編制,全盛時期曾經為世界第四大作戰部隊。
為了機動性及管理方便,軍隊部屬分為四大軍區:
- 貝爾格勒軍區:負責克羅地亞東部、包含弗伊弗迪納省的塞爾維亞北部以及波士尼亞-黑塞哥維納共和國。
- 札格瑞布軍區:負責斯洛維尼亞共和國及克羅地亞共和國北部。
- 史高比耶軍區:負責馬其頓共和國、塞爾維亞共和國南部以及蒙特內哥羅共和國。
- 史普利特海軍區。
南斯拉夫人民軍的18萬部隊中,有超過10萬屬於志願軍。另外還設立了「邊防軍」做為輔助部隊。
1969年起,南斯拉夫人民軍的政治工作由南斯拉夫人民軍共產主義者聯盟組織負責。
輔助單位
1968年8月20日,由於華沙條約組織中的蘇聯、東德、波蘭、匈牙利、保加利亞五國集結30萬軍隊入侵捷克斯洛伐克,狄托在各共和國及自治省建立了「邊防軍」做為人民軍的輔助單位。 從1974年起,邊防軍部隊直接聽命於其所代表的共和國及自治省,並且與人民軍平等。
瓦解
1992年,波赫獨立之後,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在4月27日重組聯邦,稱為「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5月8日,南斯拉夫人民軍重新規劃為「南斯拉夫武裝力量」,並且從波士尼亞撤離大約14000人的部隊,留下大約8000人的部隊組成波士尼亞「塞族共和國軍」。[2]
2003年,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更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同時南斯拉夫武裝力量也更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武裝力量」。並且在之後隨著蒙特內哥羅共和國獨立,再分離出蒙特內哥羅武裝力量,剩餘的部分改組成塞爾維亞武裝力量。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