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道七號 (中華民國)
尚未興建的中華民國國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華民國國道七號,又稱「高雄港東側聯外高速公路」,簡稱國七,為臺灣一條籌建中的南北向高速公路,由交通部於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第1381次委員會議中提出「高雄港東側高(快)速公路可行性研究」報告,經該次會議原則同意興建。主線路廊為高雄港南星計畫的計畫道路,向北穿越大坪頂特定區、大寮區銜接台88線,在高雄市仁武區銜接目前的東西向國道十號,另為整合原國道十號仁武交流道服務功能設置仁武系統交流道匯入國十延長段,長約3公里,合計全長約23公里,共兩個系統、一個雙向交流道,七個單向交流道;經費約新臺幣1351億元[1],原本高雄市政府須部分承擔,因此為唯一一條地方政府須承擔經費的國道,然而2013年5月《公路法》完成修法後,依據第12條第1項規定確定國道興建地方政府無需承擔經費[2][3],目前本條高速公路尚未興建,預計2026動工、2030年全線通車。另有第二期北延臺南市並銜接台86線、國道八號的計畫[4][5]。
此條目講述處於施工或詳細計畫階段的工程。 |
Remove ads
歷史
第一期交流道
Remove ads
第二期交流道
二期路網從北至南有新市系統、新化、歸仁、歸仁系統、阿蓮、大崗山、安招、岡山系統共5個交流道及3個系統交流道[8]
Remove ads
興建緣由

小港區因位處工業區,大量貨櫃車行經市區道路通往國道一號,使得道路大小車爭道,加上興建中的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預期既有交通狀況將更惡化。因此規劃國道七號,將貨櫃車、重車引導出去。高雄市政府交通局稱若是國道七號不興建,將衝擊高雄未來都市交通,並嚴重造成高雄港區與台灣整體經濟發展延宕[10][11]。
國道7號興建案,從2010年4月展開環評,因預定路線有破壞生態疑慮,截至2020年已經過10年仍無定案。時任行政院長蘇貞昌於2020年12月29日高雄港第七貨櫃中心新建工程動土儀式指示高雄市府全力催促交通部加快腳步。2021年中將進入二階環評,2022年8月15日環評初審經審查專案小組第四會議審查通過,後續將送環評大會審查,按表定期程最快在2030年完成。[12]
2022年9月28日國道七號計畫送審環評大會,環評委員於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第428次會議審議,經評估審查通過,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表示,環評通過後隨即就會啟動建設計畫,完成後就會提報交通部、行政院審查,並同步進行設計發包、用地取得等,預估2026年初就可動工,最快2030年初完工,再經過初勘、履勘等作業後,預計同年中旬可正式通車。[13]
Remove ads
爭議
因國道七號路線通過鳳山丘陵和鳳山水庫,環保團體憂慮恐破壞猛禽生態和汙染水源而抗議。此開發案在2013年7月25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專案小組第五次審查會被認定「不應開發」,但在同年8月20日召開環評大會會前會,而後此案於8月30日環評大會決議「進入第二階段環評」。
國道七號二階環評範疇界定報告書業於2014年7月提報交通部轉送環保署召開會議審查,預估二階環評辦理時程約需2.5年。
此外,原本設有連接三櫃、五櫃經市區宏平路到國道七號的聯絡道,經過地方抗議後,改為增設大坪頂、林園兩交流道代替[14]。
2021年1月9日,「反國道七號大寮自救會」會長簡志強批評,高雄市政府規劃國道七號,沒有充分與地方反對民意對話,硬是選擇一條奇怪的路線[15]。
時任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針對「國道七號」相關爭議舉行記者會,指環保團體、在地居民擔憂,國七可能引起空污加乘效應,由於國七附近臨海、林園及大發工業區,龐大車流將致污染沉降問題更嚴重,卻看不到營運後空污相關評估,且國七興建有破壞生態、鳳鼻頭遺址之虞,希望高公局釐清相關疑慮。陳椒華亦指出,如果過那麼多年的原目的是為了重車的交通問題,但後來的規畫、設計卻背離原初目的,「這讓人不免覺得被欺騙,值得被檢討。」陳椒華認為,納稅人的錢應用在刀口上,並非反對開發、開路,而是需要更整體評估,給民眾一條更好的道路。[16]
時任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韓賜村表示支持高屏溪西側替代方案,並表示此路線不必徵收眾多土地、節省工程費用,也能帶動地方繁榮,「林園長期忍受交通不便,沒有一條快速道路可外出,現在國七也跳過林園,相當不公平。」高公局則說,高屏溪西側不會節省經費,高屏溪堤防、高灘地看起來空曠,但仔細評估後,如鋪設高速公路可能衍生相關問題。韓賜村批評顧問公司台灣世曦為了捍衛原路線,環評委員規定要有替代路線後,世曦就把原高屏溪西側規畫進入林園王公路,造成全數里長跳腳;世曦在用此意見告訴高公局,在地不要替代方案;台灣世曦則表示,在地期待的西側替代方案距離太遠,背離初設目的。[17]
Remove ads
車道數與速限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