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普陀山

浙江舟山群島的島嶼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普陀山map
Remove ads

普陀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島嶼,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觀音菩薩道場,被譽為「海天佛國」、「南海聖境」[1][2][3][4][5]。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後改以觀音菩薩在南印度海邊的應化道場「補怛洛伽山(Potalaka)」之名相稱,又作「普陀落伽」,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中唯一坐落於海上的佛教聖地[6][7]。普陀山建有普陀山南海觀音立像不肯去觀音院,以及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等數十所禪寺和禪院[1][2][8]

Thumb
普陀山「南海觀音」

地理生態

Thumb
普陀山全貌模型

普陀山位於杭州灣出口以東約100海里處,全島面積僅12.5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11.85平方公里,余為潮間帶),呈狹長形。最高處為佛頂山,海拔約300公尺。島上設舟山市普陀山鎮,並設直屬於舟山市政府的普陀山管理局。

Thumb
普陀山海景

華東師範大學在此設有普陀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觀測研究站,開展島嶼生態系統的長期定位觀測和研究。普陀山上有全世界唯一一棵野生普陀鵝耳櫪[9]

歷史沿革

傳說普陀山曾被秦始皇認定爲蓬萊山,來此求長生不老藥,此山也因為被稱為「海上仙山」,歷史上有諸多道士慕名前來,著名道士梅福(字子真)也在其列。相傳梅福漢平帝元始年間來此隱居修仙,故此山自西漢宋代時叫梅岑山唐朝時期,公元847年,也有梵僧(天竺國僧人)來山上的潮音洞邊焚指供佛,引起觀世音菩薩現身授寶[10],後來潮音洞旁常有信士來此效仿焚指,引起僧團和官府的禁止,告誡禁止燃指的石碑至今仍在。故此山古來已是佛道信仰的聖地。

傳說,西元858年,唐朝大中十二年,日本臨濟宗高僧慧鍔參訪五臺山,並請得一尊觀音菩薩像準備回國,行至現在的舟山群島普陀山要坐船離島,突然海上狂風起,巨浪沖天,慧鍔法師只好停下待風浪平息再出發。翌日,慧鍔準備再度啟程,豈料海上忽然又升起白霧,擋住前行視線,他左右繞道避開霧氣,卻鬼使神差又繞回島上。第三日,終於天氣晴朗,慧鍔又要出發,可是烏雲忽然蔽日,眼看又要風浪大作,慧鍔心想不宜久留,強行出海,可是越往前風浪越大,驀然海上升起諸多鐵蓮花圍住行船,慧鍔大驚,請出觀音菩薩像祈告指明前路,此時,海中鉆出一頭鐵牛,吞掉鐵蓮花,一條海路出現在慧鍔的眼前。慧鍔的船一路跟隨,駛進普陀山。此後,慧鍔感歎「觀音菩薩不肯離去此地」,便在普陀山建起不肯去觀音院,此山也被視作觀音菩薩的道場而開始流行。

宋代時,人們見此山光明清淨,多有小白花,符合《華嚴經》上對觀音菩薩道場普陀洛迦山(補怛洛伽山)的描述,且傳說此地多有觀音菩薩顯聖的瑞相,便認定此山就是普陀洛迦山,也就漸漸改名為普陀洛迦山。再後來,當地又將這裡兩座大山分別叫做普陀山和珞珈山(洛伽山),導致普陀洛迦山變成由兩座山峰構成,但一般仍稱為普陀山作為簡稱[11]

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年),普陀山各寺廟遭到嚴重破壞,佛像盡遭毀壞、僧眾被迫還俗,其中普陀山三大寺之一的慧濟寺,文革期間被拆去禪堂700餘平方公尺,殿宇荒蕪,佛像被毀,寺廟由部隊進駐[8][12]文學翻譯錢春綺曾作游《普陀山》一詩:「七八十座寺廟,一百多座茅篷/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你忍受了時代給予你的摧殘/帶著遍體鱗傷。躺在大海之中/海水沖洗不掉創口上的血膿/從前寺到後寺,又登上佛頂山/我驚嘆這一場大動亂的災難/僧徒俱已星散,廟宇洗劫一空。」[13]

Remove ads

人文景觀

快速預覽 普陀山文化景觀, 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 ...

南海觀音像

Thumb
南海觀音像

普陀山上的觀音銅像為世界上最大的銅製觀音塑像,高33公尺,重達70餘公噸,由海內外華人信眾籌資建造,落成後於1997年10月30日舉行開光儀式。是普陀山景區的象徵性景點[1][2][3]

據傳說,1994年10月,當時的全山方丈釋妙善長老看到觀音菩薩顯聖,身形高大,站立在海邊,金光閃閃。他感念到菩薩的指示,遂發心在所見的站立處塑立一座相同模樣的觀音造像,即日後的南海觀音像。開光儀式上,當主持方丈釋妙善說出「典禮開始」的剎那,觀音像的頭上雲層驟開,投下一道金光,空中顯現出清晰的觀音立像。此瑞相被在場五千人悉數目睹,且留有影像資料,觀音菩薩顯聖一事遂傳為一段佳話[14][15]

寺院機構

現有二十多座寺庵,其中最大的是普濟禪寺法雨禪寺慧濟禪寺三大寺。中國佛學院在普陀山設普陀山分院[16]

圖集

宗教活動

歷任全山方丈

  • 妙善:1979年公推為全山代理方丈,1989年升座,2000年2月26日圓寂。
  • 戒忍:2002年12月升座全山方丈。
  • 道慈:2010年8月升座全山方丈。

文化交流

  • 普陀山南海觀音文化節。首屆在2003年11月16日至22日舉行,此後每年舉行一屆。
  • 中國佛教協會和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聯合主辦的,以「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為主題的首屆世界佛教論壇,2006年4月在杭州舉行,16日在普陀山閉幕,論壇通過並發表《普陀山宣言》,呼籲人類實現「人心和善、家庭和樂、人際和順、社會和睦、文明和諧、世界和平」。
  • 2005年10月,台灣佛光山率眾前往普陀山進行宗教訪問,提昇兩岸佛教互動。
  • 2006年6月,普陀山佛教協會一行訪問台灣法鼓山
  • 2007年4月,泰國詩琳通公主在普陀山朝聖參訪,捐建了一座泰式涼亭英語Sala (Thai architecture)——自在亭[17]

慈善活動

  • 2002年舟山市佛教協會和普陀山佛教協會捐資1000萬元成立舟山千荷實驗學校,專供困難家庭子女就學,為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寄宿制學校。
  • 2005年3月21日,普陀山佛教協會向舟山市18家敬老院資助100萬元善款。
  • 2006年底,普陀山佛教協會向千荷實驗學校續捐1000萬元人民幣。

參見

參考文獻

延伸閱讀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