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北市議會
新北市民意機關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北市議會是中華民國新北市的最高立法機關,議員產生方式為公民直選,共劃分11個一般選區、1個平地原住民族選區及1個山地原住民族選區。2010年12月25日從臺北縣議會改制新北市議會。
Remove ads
歷史
- 1946年4月15日,臺北縣參議會成立,由鄉鎮民代表會選出參議員,會址暫設於臺北市城中區中正東路30號善導寺。1948年,臺北縣參議會遷至臺北市城中區紹興北街臺北縣農會二樓辦公,借用臺北縣板橋鎮板橋中山堂(1980年拆除改建臺北縣板橋市公所大樓)開會。
- 1950年12月7日,第一屆臺北縣議員選舉,選出議員60席。1951年1月4日,臺北縣參議會改為臺北縣議會。1957年5月,臺北縣議會遷至臺北縣板橋鎮中山路一段143號(深丘福德宮舊址[1]),成為臺灣省第一個擁有自有廳舍的縣市議會。
- 1982年5月,臺北縣議會第十屆第一次大會通過議員劉克等9人提案,請臺北縣政府新建議會大樓;之後決定,於臺北縣板橋市文化路新建議會大樓。1985年6月10日,臺北縣議會大樓興建工程開工,建築師李顯榮設計,國建營造承建。1987年10月,臺北縣議會大樓竣工。1988年3月1日,臺北縣議會大樓啟用,地址為臺北縣板橋市文化路二段166號。
- 第一屆新北市議員於2010年11月27日的直轄市議員選舉選出,分為12個選區,總額該選66席:第一屆各黨當選席次為,國民黨30席、民進黨29席、無黨籍7席。臺北縣改為新北市,臺北縣議會改為新北市議會,第一屆新北市議員於2010年12月25日就任。
- 2021年9月17日,中華民國中央選舉委員會委員會議通過新北市選舉委員會所擬之市議員選舉區變更案,自第四屆起既有之新北市第二選舉區(林口區、五股區、泰山區及新莊區)會分拆為兩個選區,並將於2021年12月24日前依法公告變更:該選區內之林口區、五股區、泰山區仍為一選舉區,新莊區獨立劃分為一新選區,總選區增為13個[2][3][4]。
- 第四屆新北市議員於2022年11月26日的直轄市議員選舉選出,改為13個選區,總額該選66席:第四屆各黨當選席次為,國民黨30席、民進黨28席、無黨籍3席、無黨團結聯盟2席、台灣民眾黨1席。第四屆新北市議員於2022年12月25日就任。
Remove ads
席次分布
新北市議會議員合計有66席,分布於13個選舉區,席次分配如下:
政黨席次
歷屆正副議長
Remove ads
黨團席次及黨團領袖
Remove ads
審查委員會
相關參閱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