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華民國空軍

中華民國航空軍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華民國空軍
Remove ads

中華民國空軍,為中華民國國軍空中武裝部隊,隸屬於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下轄空軍作戰指揮部空軍防空暨飛彈指揮部、空軍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空軍保修指揮部、空軍軍官學校以及各作戰聯隊、基地指揮部。法定員額約35,000人,是中華民國主要之航空軍事力量。

快速預覽 中華民國空軍, 存在時期 ...

中華民國《國防報告書》之中指出,中華民國空軍的任務為「平時負責臺灣海峽偵巡、維護臺灣海峽空域安全,堅實戰備整備及部隊訓練任務,充實戰力完成戰備,主動協助災害防救;戰時全力爭取制空,並協同陸、海軍遂行各類型聯合作戰,以有效發揮空軍作戰之效能,擊滅進犯敵軍,確保國土安全。」[2]

Remove ads

歷史

1913年-1949年

Thumb
第二次中日戰爭期間殉職的王牌飛行員高志航

中華民國空軍可以追溯至1913年北洋政府成立的南苑航空學校航空研究所[3]在1913年至1928年間民國軍閥大量購買、部署各式飛機,直到1928年北伐成功為止。與此同時,孫中山在1920年於廣州護法軍政府下成立航空局,這被認為是中華民國空軍的濫觴。[4]隨後這個組織持續發展,並且先後成立了飛機製造廠、航空司令部中央航空學校。1934年5月軍政部航空署改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航空委員會。到了1937年,國民政府的航空部隊正式獨立於陸軍總司令部,成為獨立的軍種。[5]

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中華民國空軍參與了多場戰役,包括攻擊長江沿岸的日本帝國海軍軍艦以及支援淞滬會戰。此時中華民國空軍主力戰鬥機機型是柯蒂斯霍克II戰鬥機霍克III戰鬥機。1937年8月14日,日本帝國海軍轟炸機轟炸杭州筧橋機場,遭中華民國空軍攻擊而退敗;因此8月14日被國民政府定為空軍節。1938年5月,中華民國空軍出動兩架B-10轟炸機至日本本土投放傳單。

到了戰爭中期,日本帝國海軍的情報單位破解中國軍隊的無線電密碼,使中華民國空軍受到打擊。[6]第二次中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中後期,陳納德等外籍飛行員的加入[7]、以及美國加入同盟國而提供的支援,使得中華民國空軍戰力重新建構,並參與了新竹空襲、以及空襲日本[8][9]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1946年6月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航空委員會改為空軍總司令部。內設:

  • 空軍總司令部
    • 諮議室
    • 督察室
    • 秘書室
    • 統計室
    • 第一署(人事政策處、人事業務處)
    • 第二署(戰鬥情報處、照相情報處、反情報處、技術情報處、情報訓練處)
    • 第三署(作戰處、訓練處、飛行安全處、防空處)
    • 第四署(技術補給處、一般補給處、飛機修護處、徵購處、交通處)
    • 第五署(作戰計劃室、組織計劃室、訓練計劃室、工業計劃室)
    • 醫務處
    • 財務處
    • 軍法處
    • 氣象處
    • 通信處
    • 工程處
    • 軍械處
    • 總務處
    • 副官處
    • 新聞處

另在瀋陽、北平、西安、重慶、漢口分別設立空軍第一軍區、第二軍區、第三軍區、第四軍區、第五軍區司令部。共有8個空軍大隊21個中隊。飛機936架,飛機大量裝美國戰機。轟炸機大隊裝備B-24B-25轟炸機;驅逐機大隊裝備P-51P-47P-40戰鬥機;空運大隊裝備C-46C-47運輸機;偵察大隊裝備P-38型偵察機。空軍軍區司令部編制包括中將司令、少將副司令、少將參謀長、第一至第四處(分管人事、情報、作戰、供應),秘書、督察兩室,財務、總務兩科,通訊、氣象兩個大隊、擔任警衛的特務營、空軍總站下轄多個航空場站、高射炮兵團。實有總兵力235,837人。

在1946至1949年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中華民國空軍在中國以及台灣海峽周邊參與作戰支援與空襲中國共產黨的任務。並且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發生至少11次空戰。1949年4月,中華民國空軍與中華民國的其他政府部門一起退往臺灣。[10]同年10月,中華民國空軍在金門古寧頭戰役中協助阻止中國人民解放軍推進。

Remove ads

1949年-1990年

Thumb
黑貓中隊隊徽。1962-1974年冷戰期間,空軍35中隊與美國中央情報局合作,深入中國大陸進行高空偵照任務。該中隊又被稱為黑貓中隊。

在1949年後與冷戰時期,中華民國空軍的飛機在海峽兩岸巡弋,並多次與解放軍空軍交戰。此時中華民國空軍從美國方面獲得大量裝備,例如F-86F-100F-101F-104等。這時的空軍也成為美國的技術試驗平台,並且完成了史上首次利用空對空導彈擊落敵機的紀錄。

於此期間,中華民國空軍還在美國空軍以及中央情報局合作進行對中國大陸的偵照、空投與空降任務,其中包括操作U-2偵察機黑貓中隊。任務期間,黑貓中隊總共執行了220次任務;其中有102次任務是在中國大陸執行,並在任務中失去了5架飛機。

1967年11月,中華民國空軍秘密組建一個運輸分隊,協助美國越南共和國參與越南戰爭。這個分隊是利用空軍第34中隊組建,並配置2架C-123運輸機、7名飛行員和2名機工人員。分隊的任務包括運輸空投電子偵察黑蝙蝠中隊也有前往南越進行支援。[11]這個單位總共損失了25名人員,其中包括17名飛行員;另外還有3架飛機失蹤。[12]

從1979年開始,中華民國空軍在沙烏地阿拉伯開展了一項名為大漠計畫的機密軍事援助計劃。這項計畫每年派遣約100名現役飛行員地勤人員沙烏地阿拉伯軍人的身份軍援葉門阿拉伯共和國。這項計畫一直到1990年葉門統一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斷交才結束。[13] [14] [15]

1990年-現今

由於國際政治及區域戰略形勢的轉變,中華民國空軍的主要任務逐漸轉變為維護臺海空域制空權,並且參與中華民國的救災、救難任務。中華民國空軍也參與多項國際人道救援任務,例如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16][17]2010年海地地震[18][19]2013年的海燕風災[20][21]

組織

Thumb
現任空軍司令鄭榮豐二級上將

行政單位

Thumb
第四聯隊飛行員教學

根據中華民國國防法》,總統統率中華民國陸海空軍,並且透過國防部指揮三軍。而根據《國防部組織法》,中華民國空軍隸屬國防部,並由空軍司令部參謀本部指揮。[22]

空軍司令部轄下,設有作戰指揮部防空暨飛彈指揮部教育訓練暨準則發展指揮部保修指揮部等4個指揮部;以及7個直屬空軍司令部作戰聯隊[23]松山基地指揮部的名稱中雖然同為「指揮部」,但實際編制與其他作戰聯隊同級。[24]另外,空軍軍官學校空軍航空科技發展中心以及中區人才招募中心則直屬空軍司令部[23]

中華民國空軍的指揮單位組成與美國空軍編制相似。大致而言,在空軍司令部下,可以分為指揮部作戰聯隊;其下設置作戰隊大隊;並按照任務需求,再分為中隊小隊分隊小組等。比較特殊的是,在防空暨飛彈指揮部轄下的指揮單位,並非以空軍編制組成,而是比較類似陸軍的編制[25][26]

組織架構

指揮部

更多資訊 指揮部, 指揮官 ...


作戰聯隊

人員

中華民國空軍法定員額為35,000人,來源包含志願役官兵、以及軍事訓練役士兵。2017年以前,在中華民國空軍中也包含一定數量的義務役官兵;然而隨著全募兵制的推動,最後一批義務役官兵已於2018年退伍。[30]

中華民國空軍的組成大多為航空地勤相關人員。除了航空人員外,中華民國空軍也具有專責氣象預測情報救護的官兵。不同於中華民國的其他軍種,中華民國空軍並不具有兵科的分別,而是將官兵以專長做區分。這些專長包含飛行人事行政情報氣象防空槍砲一般作戰化學補給兵工飛彈保修運輸航機保修工兵資通電共14項。 [31]另外,因為國軍的組織架構,也有一些跨軍種兵科的官兵隸屬於空軍。例如行政財務政戰軍法或是軍醫。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華民國國軍之中,飛行並不是空軍獨有的專長;反而陸軍海軍皆有隸屬於該軍種的航空兵。

在中華民國空軍中,官兵分為軍官士官、以及士兵軍官分為10官階;士官分為6個官階;而士兵則分為3個等級。一般而言,飛行專長僅開放給軍官受訓。在完成半年的基本飛行訓練後,分配至戰鬥或是空運組進行高階飛行訓練。大致來說,中華民國空軍的飛行員基礎養成需一年半的時間。[32]由於中華民國空軍並沒有專屬該軍種的新訓中心,新兵是由陸軍海軍代為進行入伍訓練、稱為一階段訓。[33] 入伍訓練結束後,再轉往空軍航空技術學院等單位進行專長訓練、稱為二階段訓。 通常於完成新兵訓練之一階段與二階段訓後實施撥交入部隊。

Remove ads

軍階

現行的中華民國空軍軍銜與其他軍種統一由《陸海空軍軍官任官條例》規範。該法規將軍官分為將官、校官、尉官共3官等10官階;士官分為6個官階;而士兵則分為3個等級。值得注意的是,中華民國國軍曾經出現特級上將作為陸、海、空軍最高軍事長官,但已於2000年11月1日廢止;另外,在承平時期,二級上將立下特殊功勳才得以晉升一級上將。2012年12月12日制定《國防部參謀本部組織法》實施以來,空軍及國軍第一位於承平時期晉升四星一級上將者為沈一鳴空軍一級上將。

軍官

更多資訊 北約代碼, OF-10 ...

士官與士兵

更多資訊 北約代碼, OR-9 ...

服裝

中華民國空軍制服受《陸海空軍服制條例》規範,現行服裝於2007年11月公告。與國軍其他軍種相同,空軍制服分為軍常服軍便服作戰服三類。

在空軍的制服中,軍官、士官與士兵服裝樣式皆相同。男性軍常服為深藍色西裝外套、天藍色襯衫與深藍色長褲;並且配戴深藍色的大盤帽領帶階級標示。空軍的男性人員穿著軍常服時同時必須著黑色襪子皮鞋。女性方面,除帽子樣式為簷帽、下裝改為窄裙、以及需穿著膚色絲襪外,其他部分與男性軍常服相同。

軍便服大致而言與軍常服相同,但是不穿著西裝外套領帶,同時可以選擇配戴大盤帽或是船形帽;作戰服則是因應任務需求而有所不同,例如飛行服迷彩服等。

Thumb
空軍軍常服領章,不分階級專業均使用。

帽徽與帽飾

Thumb
空軍大盤帽帽徽

Thumb
空軍一等士官長、中校以上高級軍官之帽飾

旗幟

Thumb
中華民國空軍成立之初的軍旗
Thumb
軍隊國家化後中華民國空軍軍旗

裝備

Thumb
F-CK-1經國號戰鬥機
Thumb
清泉崗基地開放日的F-CK-1經國號戰鬥機
Thumb
松山基地C-130H力士運輸機
Thumb
2011年嘉義基地的空軍第四戰術戰鬥機聯隊F-16 Block 20戰鬥機起飛
Thumb
2011年岡山基地展示中的401聯隊F-16B戰鬥機
Thumb
幻象2000-5戰鬥機
Thumb
S-70C直升機

目前中華民國空軍約有400多架主力戰鬥機 ,並擁有各式偵察機運輸機教練機等輔助機型,構成總數約為550架飛行器的機隊。[34]其中主力戰鬥機機型包括F-CK-1經國號戰鬥機F-16戰鬥機、以及幻象2000戰鬥機[35][36] 除此之外,中華民國空軍也負責防空預警系統與各式飛彈的操作。

中華民國空軍的軍備來源包含國內自製以及外購。美國是中華民國空軍的主要的外購設備供應國,並提供路克空軍基地作為中華民國空軍訓練飛行員使用,2021年轉至位於圖森國際機場英語Tucson International Airport莫里斯空軍國民警衛隊基地英語Morris Air National Guard Base進行訓練。[37]

國內自製

在1980年代前,中華民國空軍的戰鬥機來源以向美國購買或由美國授權生產為主。然而,由於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關係發生改變,美國拒絕向中華民國空軍出售F-16戰鬥機。因此中華民國開始發展「自製防禦戰機」計畫(IDF),並生展F-CK-1經國號戰鬥機。經國號戰鬥機在1989年首飛之成功後,於1994年服役至今。

中華民國空軍曾經於1970年代與美國諾斯洛普公司(Northrop)合作研發AT-3教練機,取代T-33教練機。2000年代開始計劃自製66架高級教練機以汰換逐漸老舊的AT-3教練機F-5E/F。2010年代決定以F-CK-1經國號戰鬥機作為基礎研發,也就是T-BE5A高級教練機。預計2026年完成交機。[38]

國外採購

現役機隊

更多資訊 飛機, 照片 ...

紀念

1940年,空軍抗戰3周年,時任航空委員會祕書長的宋美齡,建議國民政府為紀念八一四空戰,這首次中日空戰的勝利,進一步激勵民心士氣,鼓舞全國人民抗戰熱情,決定將每年8月14日這一天,定為中華民國「空軍節」。[50]

曾經使用的國籍標誌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