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施氏鱘

鲟科鲟属的一种鱼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施氏鲟
Remove ads

施氏鱘(學名:Acipenser schrenckii)又稱史氏鱘,俗名史氏鱘、七粒浮子等,為鱘科鱘屬下屬物種。分布於前蘇聯以及中國東北地區黑龍江中游和松花江下游分布較多,烏蘇里江數量較少。

快速預覽 施氏鱘, 保護狀況 ...
Remove ads

形態特徵

該物種有背骨板11-16枚,側骨板34-47枚,腹骨板7-16枚,背鰭條38-53條,臀鰭條20-35條。背部灰褐色,腹側灰白,長度可達3米,重量超過190千克。

棲息環境和生活習性

底棲,主要棲息於砂礫底質江段、行動遲緩、底棲以及多在深水處。主要食物來源是水生昆蟲幼蟲、硬骨魚和軟體動物。一項研究表明,施氏鱘幼魚食用的水生昆蟲幼蟲類型取決於季節,其中春秋兩季食用蜉蝣幼蟲的頻率更高,夏季食用搖蚊科幼蟲的頻率更高[2]。雌性在9-10齡時成熟,雄性在7-8齡時成熟。在秋天開始洄游。壽命可達65年[3]。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黑龍江流域[1],可食用。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