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右冠狀動脈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右冠狀動脈(英語:right coronary artery,简称RCA)起源於心臟的主動脈右竇、主動脈瓣的右瓣葉上方[1][2],沿右房室溝向下走行,朝向心臟十字的交叉點[1][3]。其主要分支包括竇房結動脈、右緣支、後室間支(又稱後降支)、動脈圓錐支及房室結支等[4],負責供應右心及部分室間隔的血液[2][5]。
解剖
右冠狀動脈起自主動脈右竇,沿右房室溝行進,通常可分為三段:
約80%人群為右優勢型(右冠狀動脈為心臟主供血),後室間支從右冠狀動脈延伸而出;其餘20%的人為左優勢型或均衡型,後室間支為左迴旋支或共同供血[8]。竇房結動脈約60%人群由右冠狀動脈發出,40%的人源自左迴旋支。少數人存在異常起源,如起源於左主動脈竇等特殊類型[9]。
右冠狀動脈主要供應右心房、右心室、室間隔後下的1/3區域[2][5],並可以承擔25%-35%的左心室心肌血供[10]。值得注意的是,冠狀動脈的血供存在顯著的重疊區域[2]:約50%為右優勢型,20%為均衡型,30%為左優勢型。這種個體化的血供分布模式對理解心肌缺血的臨床表現具有重要意義[2]。
附圖
-
人體標本中的右冠狀動脈
-
右冠狀動脈在主動脈弓的起源位置及主要分支走向.
-
心肌梗塞導致的心肌缺血區域分布示意圖。
-
屍檢顯示右冠狀動脈近端段及其開口的解剖結構(左下)
-
右冠狀動脈在心臟表面的走行路徑
-
胎兒心臟的右冠狀動脈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