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吉林西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吉林西站位於中國吉林省吉林市船營區新生街22號,始建於1928年,目前為瀋陽鐵路局管轄的貨運二等站,僅辦理貨運業務。
Remove ads
歷史
吉林西站初名為吉海鐵路總站,於1928年初開工建設,同年年末正式投入使用。此時吉林城東關已有受日本控制的吉林站(通稱東關站),連接著吉長鐵路和吉敦鐵路。由於日本當局拒絕由吉林省政府官商合辦,時任吉林省長張作相主持修建的吉海鐵路與吉林站接軌,所以吉海鐵路總站作為吉海鐵路在吉林的起點,承擔著吉林市區主要的客運業務。1928年至1929年間,車站站房上方增建鐘塔。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日本控制了吉海鐵路,並將吉海鐵路總站更名為黃旗屯站。同年年末,滿鐵修建了連接黃旗屯站至吉林站的吉海鐵路延長線,並將黃旗屯站改屬歸新京鐵路局[8]。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該站作為客運站繼續使用,1985年更名為吉林西站。2007年4月18日後,受中國鐵路第六次大提速影響,吉林西站長期停辦客運業務,後往來於山海關-吉林間的4239次列車曾短期在此辦理旅客乘降業務[9]。2009年9月1日至2011年8月27日期間,因吉林站封站改造,吉林站客運業務轉移至吉林西站、江北站辦理[10]。在此期間,瀋陽鐵路局並未直接使用該站老站房承接候車業務,而選擇在老站房東側搭建一座臨時候車室代替使用。2011年8月27日21時36分,隨著新建的吉林站站房即將在次日投入使用,吉林西站開往北京站的T272次旅客列車離開吉林西站後,吉林西站再次停辦客運業務[11][12]。
Remove ads
站房

吉林西站是一座大型哥德式尖屋頂建築,占地面積897平方米。車站主體建築是方石結構,屋頂為折型木結構,外掛琉璃瓦,室內有壁畫裝飾。鐘塔尖離地面高度為29米,塔尖塑有飛利浦旋輪;塔內有螺旋型木製階梯,登上塔頂可俯視四方。整座建築坐北朝南,造型如雄獅伏臥,呈不對稱布局,立面組合高低錯落、主次分明、富於變化。[13]。1959年至1985年間,其屋架結構曾多次改修,屋頂琉璃瓦也更換為水泥瓦。1997年,吉林大學師生對該站舍進行了全面測繪。2004年,吉林西站出資對建築蓋瓦進行了維修,目前結構穩定,現狀良好,無改建擴建。車站站房在1992年被列為吉林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7年5月31日被列為吉林省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3日被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吉林西站建築風格與津浦鐵路濟南車站極為相似。兩者站房整體都呈臥獅造型,無論是前面的柱廊、鐘樓的位置、雙坡瓦屋面,還是正反面的拱形高窗、側面的球形穹頂設計,都如出一轍。兩者僅在外觀體量(吉林總站偏小)、鐘塔樓的形狀(吉林總站下部是方柱形,濟南站是圓柱形)、高度(吉林總站高29米,濟南站高32.1米)及輔助用房等局部有細微的差別。兩者之間是否有其他聯繫仍尚待考證。
吉林西站站房多次在電影中出現:由劉德華主演的《烽火佳人——天若有情3》中,影片中的「武漢火車站」在吉林西站拍攝[14];由張東健、仲村亨主演的韓國電影《2009失去的記憶》亦採用該站為外景,展現了1909年安重根擊斃伊藤博文時的哈爾濱火車站。另外,該站亦被網友評價為中國最美火車站之一[15]。
該站站房長期被誤認為是由林徽因設計,梁思成審定。但吉林市政協文史研究員王力經考據後,認為該說法不正確[16][17]。此外,林徽因或梁思成的權威傳記、史料,以及梁思成親自撰寫的詳細簡歷都沒有提到二人曾設計該車站[18]。
使用情況
目前吉林西站作為吉林市的內陸口岸站,僅辦理國際聯運貨物發送、到達業務[19]。從該站發出的貨櫃貨列可從直達大連港和營口港[20],通過貨船運往海內外港口。
鄰近車站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