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嘉絨語
被称为“语言活化石”的汉藏语系语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嘉絨語(藏語:རྒྱལ་རོང་,威利轉寫:rgyal rong),又作嘉戎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的羌語支。通行於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和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曾為格勒得沙共和國中央革命政府官方語言。嘉絨語的文藝作品極少,史上第一部以嘉絨語拍攝的電影是2018年上映的《阿拉姜色》。[1][2]
嘉絨語是一種非常古老的語言,是漢藏語系的「活化石」,它保留了原始漢藏語的一些語音形式(例如:複雜的複輔音)和構詞手段。嘉絨語對了解古漢語的語音和語法有重大的意義,因為語言歷史比較有助於構擬上古漢語的語音系統。例如:法國語言學家沙加爾提出「肘」(中古知母有韻)應該構擬成*tr-kuʔ。嘉絨語可以印證這個構擬,因為這個詞有同樣 tkr- /trk- 的複輔音;請參考「肘」在嘉絨語諸方言的形式:茶堡 /tɯ-ɣru/、日部 /tə-krəvzuʔ/、四土 /tə-krú/。
Remove ads
名稱
「嘉絨」來自藏語ཤར་རྒྱལ་མོ་ཚ་བ་རོངshar rgyal-mo tsha-ba rong「東方女皇的熱溝谷」,是曾經康區的一部分,現在絕大部分位於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3]這個藏語詞彙轉寫為漢語就是「嘉絨」「嘉戎」「嘉榮」。四土話讀作[rɟɑroŋ]。它是個地名,嘉絨人並不將其視作自己語言的名稱。內名是四土話的[kəru]和茶堡話的[kɯrɯ]。嘉絨語使用者以前被劃為獨立民族,1954年中國政府將其與藏族合併。[4]:44
方言
基於互通度,Gates (2014)[5]將嘉絨語分成5種語言:
- 四土話或東部嘉絨語
- 茶堡話(藏語:ཇ་ཕུག་,威利轉寫:ja phug)
- 草登話(藏語:ཚོ་བདུན་,威利轉寫:tsho bdun)
- 日部話(當地:zbu;藏語:རྫོང་འབུར་,威利轉寫:rdzong 'bur)
- 嘉絨語(中南部方言)
四土話有超過10萬使用者,分布廣泛,其他3種方言則全部分布在馬爾康市,每種使用者都不超過1萬人。[6]:583茶堡話以外都是聲調語言。
嘉絨語多數早期研究(如Jin 1949、Nagano 1984、Lin 1993)都關注四土話幾種方言,其他3種方言直到20世紀90年代都缺乏詳細記錄。 四土話數據來自Huang and Sun 2002,茶堡話和日部話數據來自向柏霖 (2004, 2008),草登話數據來自Sun (1998, 2006)。
嘉絨語不同於其他大部分漢藏語,是多式綜合語,有反向標記(Sun and Shi 2002, Jacques 2010)、擬態詞(Sun 2004, Jacques 2008)、動詞詞幹交替(Sun 2000, 2004, Jacques 2004, 2008)等形態學上很有趣的特徵。後者的例子參見四土話。
Remove ads
人口
Gates (2012)[7]:102-106列出下列5種嘉絨語人口統計信息。總共約有8.5萬使用者。
語法
與大多數漢藏語相比,嘉絨語的形態非常複雜;茶堡話是多式綜合語。它們傾向於前綴,茶堡話甚至有9種可能的前綴位置。嘉絨語動詞區分單數、雙數、複數。一部分嘉絨語前綴的樣式相當老,前綴鏈中至少有4個是新近出現的。[8]:187–215
嘉絨語的動詞形態相當豐富,除了時態,還表示人稱範疇:動詞的人稱和數與主語/賓語一致。在漢藏語系裡,除了嘉絨語,有許多語言也呈現動詞的人稱標記,例如景頗語。有的學者甚至懷疑,原始漢藏語可能有相同的動詞人稱標記,但是這個標記系統在漢語、藏語和緬甸語裏消失了,只保留在比較原始的語言裡。
在漢藏語系裡,藏語和漢語具有悠久的文獻傳統,卻丟失了原始語一些很重要的特徵,反而處於邊緣地區的語言比較接近原始語。
- 以下是四土話(馬爾康縣的方言)的人稱標記,以動詞ka-no「趕」為例(這個動詞和漢語「讓」是同源詞-「讓」日母漾韻,上古漢語*naŋ-s,四土話-o有時候來自*-aŋ,這兩個詞溯源於原始漢藏語*naŋ)。
- 橫格表示賓語,豎格表示主語,例如:ta-no-ntʃ =「我、我們倆、我們要把你們倆攆出去」
我 我倆 我們 你 你倆 你們 他 ta-no ta-no-ntʃ ta-no-ɲ no-ŋ 我 ta-no ta-no-ntʃ ta-no-ɲ no-tʃ 我倆 ta-no ta-no-ntʃ ta-no-ɲ no-i 我們 kə-w-no-ŋ kə-w-no-tʃ kə-w-no-i tə-no-n 你 kə-w-no-ŋ kə-w-no-tʃ kə-w-no-i tə-no-ntʃ 你倆 kə-w-no-ŋ kə-w-no-tʃ kə-w-no-i tə-no-ɲ 你們 wə-no-ŋ wə-no-tʃ wə-no-i tə-w-no tə-w-no-ntʃ tə-w-no-ɲ no-u 他 wə-no-ŋ wə-no-tʃ wə-no-i tə-w-no tə-w-no-ntʃ tə-w-no-ɲ no-ntʃ 他倆 wə-no-ŋ wə-no-tʃ wə-no-i tə-w-no tə-w-no-ntʃ tə-w-no-ɲ no-ɲ 他們
句法上,嘉絨語基礎語序是SOV,向柏霖認為它已經維持了很久。SOV語序和前綴傾向在類型學上相當罕見,僅在凱特語和幾種德內語支語言中發現。[8]
Remove ads
同源詞
漢藏語同源詞 漢字 上古音 茶堡話 虱 *srək zrɯɣ 吾 *ŋaa a-ʑo 死 *sijʔ kɤ-si 目 *mruk tɯ-mɲaʁ 耳 *nəʔ tɯ-rna 二 *nis ʁnɯs 三 *səəm χsɯm 四 *slijs kɯ-βde 五 *ŋaaʔ kɯ-mŋu
參見
參考資料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