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南州
日本時代台灣行政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臺南州(日語:台南州〔臺南州〕/たいなんしゅう Tainan shū),是台灣日治時期設置的行政區劃之一,轄域為今臺南市、嘉義市、嘉義縣、雲林縣。臺南州由原台南廳因廢廳置州於1920年9月1日正式設置[1],直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後,於該年11月9日為中華民國的臺南州接管委員會接管[2]:29。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臺南州行政區劃(1920~1945年) |
臺南州於昭和20年(1945年)時管轄二市、十郡,行政中心臺南州廳設於臺南市。
Remove ads
人口統計
昭和16年當時的統計
Remove ads
族群分佈
1926年的普查統計中,241,600人籍貫為福建、3,600 人為廣東。(以移民時清朝及明朝的區域劃分福建省及廣東省。)
明、清渡海至雲林開發的人群,主要來自中國大陸閩、粵兩省,以福建省泉州府和漳州府為主,漳州籍移民略多於泉州籍,泉州府籍移民多分佈在雲林沿海鄉鎮,內部結構以三邑較多;漳州府籍移民所分佈的地點大多較接近內陸地區;漳泉以外的移民構成福建族群之少數,有福州、汀州和興化移民。廣東移民內部以潮州府籍居多。
Remove ads
公共建設

- 臺南州立嘉義中學校(今 國立嘉義高級中學)
- 臺南州立臺南第一中學校(今 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
- 臺南州立臺南第二中學校(今 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
- 臺南州立嘉義高等女學校(今 國立嘉義女子高級中學)
- 臺南州立臺南第一高等女學校(戰後改臺南第二女子中學,收容日籍學生,臺南第二女子中學結束後校址被臺南第一女子中學接收)
- 臺南州立臺南第二高等女學校(戰後改臺南第一女子中學,供臺籍學生就學,1946年2月校長黃濬率領全校師生,進駐到臺南第二女子中學上課,舊校址為今臺南市立中山國民中學)
- 臺南州立虎尾高等女學校(1940年創立,戰後改虎尾女子中學,在西元1980年前後與1946年創立的虎尾中學合併,為今天的國立虎尾高級中學)
- 臺南州立嘉義商業學校(1944年併入嘉義工業學校,戰後1945年復校,今 國立嘉義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 臺南州立嘉義工業學校(今國立嘉義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臺南州立嘉義農林學校(今國立嘉義大學)
- 臺南州立臺南農業學校(今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
- 臺南州立臺南工業學校(今國立臺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 臺南州立臺南商業學校(今國立臺南高級商業職業學校)
Remove ads
- 新營油田
- 凍子腳油田
景點
州政

- 原臺南地方法院
- 臺南地方法院嘉義支部
昭和7年(1932年)當時
昭和20年(1945年)當時
- 臺南州警務部
- 臺南警察署
- 安平分署
- 嘉義警察署
- 新豐郡警察課
- 關廟分室
- 新化郡警察課
- 善化分室
- 玉井分室
- 曾文郡警察課
- 六甲分室
- 北門郡警察課
- 新營郡警察課
- 白河分室
- 嘉義郡警察課
- 民雄分室
- 竹崎分室
- 東石郡警察課
- 布袋分室
- 斗六郡警察課
- 虎尾郡警察課
- 西螺分室
- 北港郡警察課
- 臺南警察署
交通
昭和19年(1944年)當時路線包括
- 阿里山線(現阿里山森林鐵路)
昭和14年(1939年)當時包含以下「指定道路」
- 縱貫道路
- 西螺崙背道
- 北港崙背道
- 斗南北港道
- 莿桐斗六道
- 斗南林內道
- 林內竹山道
- 斗六小梅道
- 大林小梅道
- 民雄北港道
- 北港新港道
- 嘉義竹崎道
- 嘉義中埔道
- 嘉義頂東石道
- 嘉義白河道
- 草店內角道
- 後壁白河道
- 白河關子嶺道
- 白河前大埔道
- 番子田六甲道
- 六甲番社道
- 林鳳營六甲道
- 朴子塩水道
- 新營布袋道
- 北門塩水道
- 麻豆番子田道
- 麻豆佳里道
- 臺南北門道
- 新市新化道
- 臺南新化道
- 新化玉井道
- 關廟旗山道
- 新化關廟道
- 臺南關廟道
- 臺南灣裡道
- 臺南安平道
- 小梅竹崎道
- 嘉義北港道
- 朴子北港道
昭和13年(1938年)當時
- 安平港
- 東石港(對中國貿易專用的「特別輸出入港」)
相關條目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