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國家寶藏 (第一季)
2017年12月3日起在中国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文博探索类节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國家寶藏》是自2017年12月3日起在中國中央電視台綜藝頻道播出的文博[a]探索類節目,由中央電視台、央視紀錄國際傳媒有限公司承制。第一季共十期,前九期為每期由故宮博物院等九家博物館提供館藏的三件文物,由「001號講解員」張國立負責分別介紹守護三件國寶的守護人及歷史背景,每件文物的明星守護人與節目助演以舞台劇的形式表演「前世傳奇」,而後由該文物相關的人物、普通文物工作者或者與該文物文化內涵相關的從業者來講述「今生故事」;每期播出後,該期博物館的三件文物都將由民眾進行投票,選出一件在故宮六百年特展中展示;第十期為入選文物揭曉。
Remove ads
博物館
據節目總導演于蕾稱,故宮博物院是最早確定的博物館,而其他八家是由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建議下確定的[1],這八家博物館為2009年11月中旬由中國國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2],而且片頭介紹的次序也是按照2009年名單排列的。
Remove ads
文物的選擇
節目中九家博物館各有三件文物,共27件文物。據節目總導演於蕾稱,文物選擇首先是由各大博物館提供給節目組一個備選名單,然後節目組再研究,而最終選定的文物不一定要選一級文物,不一定是用材珍貴、工藝考究的文物,而挑選那些背後充滿了人文精神和情懷的東西,之所以選定這27件,是因為它們「有著盪氣迴腸的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到今天都還在產生影響」[5]。
以2018年1月14日湖南博物館這期為例,2017年3月13日的結構方案里決定的九件重器(當時定的模式是一集一件國寶)中,皿方罍就因盪氣迴腸的回歸故事名列其中,經一年的打磨和變化,當初方案里的的九件國寶只有越王勾踐劍和皿方罍呈現在了節目裡。[6]
節目內容
Remove ads
節目原聲
獎項紀錄
觀眾反應與媒體評論
2017年12月10日,《華僑時報》關注了《國家寶藏》第一集播出後網絡上的反應,稱其「一夜刷屏」,認為《國家寶藏》是繼2017年年初大火的《見字如面》《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三檔文化類節目之後的又一部好口碑作品,表明文化類節目的崛起趨勢已更爲明顯。[18]
2017年12月25日,《光明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稱,《國家寶藏》是繼2016年紀錄片《我在故宮修文物》之後的又一與文物有關的現象級電視產品。該節目通過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方式,讓國寶重器「說話」,拉近了文物、歷史與公眾的距離,以恰當的方式將文物的魅力、歷史的細節展示、詮釋給了公眾。該節目為博物館文化發展改編創新能力上的不足的現狀開了個好頭。該節目的成功既實現了一種高效的歷史文化科普,也為發展博物館經濟乃至整個文博、文旅產業提供了有說服力的啟示。統計顯示,該節目開播後,通過「博物館」一詞搜索旅遊產品的數據驟然上升了50%。[19]
2017年12月28日,僅播出四集的《國家寶藏》獲得第4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最受關注的大陸電視綜藝」獎[20]。
2018年2月12日,中國新聞網文章稱《國家寶藏》掀起「國寶熱」,播出後「引爆了電視、網絡和微信朋友圈」,屬於現象級文化綜藝節目。[21]
《國家寶藏》的熱播還獲得了包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中國日報》等在內的20家權威媒體的關注,超40次的大篇幅評論引起全民對《國家寶藏》的關注。該節目最後一集播出後,已有豆瓣網友近5萬人參與打分,評分為9.2分,且播出期間曾創下最高評分9.5分的好成績。該節目為2017豆瓣最受關注的大陸綜藝節目榜單中的第一名。截止到2月11日13:00,在新浪微博上,《國家寶藏》主話題#CCTV國家寶藏#閱讀量達17.1億,粉絲討論量破100萬,居文化類綜藝節目第一;節目相關視頻僅在微博秒拍播放量近4億,位列在播文化綜藝播放量排名第一。[21]
在獲得好評的同時,《國家寶藏》部分內容的正確性也受到了文博專業人士的質疑,片中對賈湖骨笛來源的解說出現了事實錯誤。同時,部分演出服裝也並不合適。有學者指出,博物館的作用應當是提升公眾的文化素養而非迎合。此外,觀眾對一些演員的演技也提出了批評[22]。
Remove ads
其他相關
《國家寶藏》在2017年3月13日成型的結構方案里,決定以故事選國寶、每集一件共九件國寶(含越王勾踐劍和皿方罍,其餘七件在之後均被放棄)的模式。此後一年,方案在每集國寶選擇及數量(介紹1件增至3件)、責任導演選擇(如湖南博物館這期的責任導演為湖南人湯浩,其也是該節目的執行總導演,2012~2015年央視春晚語言節目總導演)、表演模式(戲劇導演朱峰早期提出以音樂劇形式演繹帛畫、編劇組的於新玲和鄭琨將皿方罍故事從對口詩朗誦多次大改至最終劇本)等上進行過大量改變。[6]
《國家寶藏》的節目口號「讓文物活起來」出自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談文物保護工作的三句箴言「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f][25]。
2018年2月11日,《國家寶藏》節目組在北京舉行收官觀影活動,製片人、總導演於蕾在活動現場透露,《國家寶藏》確定將製作第二季,並將聯合中信出版社出版相關書籍,更詳盡地介紹節目中的27件國寶。據悉,該書籍將於2018年3月預售,4月正式發售[21]。
2018年2月15日除夕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上,《國家寶藏》以特設環節「國寶回歸」的形式亮相,節目內容為2017年底香港商人許榮茂斥億元購回《絲路山水地圖》並捐贈給故宮博物院的事情,節目中張國立以「《國家寶藏》001號講解員」身份向大家介紹了捐贈概況,許榮茂和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登台講述了具體情況[26][27]。
2018年4月16日,中國中央電視台《開門大吉》節目播出《國家寶藏》助演團專場,參加節目有朱峰、陳湘岳、董彥麟、李依洋、李岱、冒海飛、蔡忻如、劉洋和趙振藝共九位前世傳奇助演演員。[28][29]
該節目於2018年12月播出第二季,並曾於2019年10月和2020年1月製作《國家寶藏·國寶音樂會》和《「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根據2020年的相關報道,該節目計劃製作五季,後於2020月12月播出第三季[30]。
節目LOGO中的文物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永樂青花海水江崖紋三足爐,該器是故宮博物院選出參加第三季節目的文物之一。
Remove ads
注釋
參考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