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日租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華日租界是指日本在中國開闢的專管租界,這些租界通常位於港口城市,並且由日本政府直接管理。19世紀末到20世紀中葉,日本曾在中國的6個港口城市開闢了日租界,包括天津日租界漢口日租界重慶日租界蘇州日租界杭州日租界福州日租界。這6個日租界中,除天津日租界位於天津市海河流域,其餘5個位於長江流域

在華日租界大多是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的幾年間開闢的,其中蘇州和杭州日租界分別於1897年開闢,漢口和天津日租界分別於1898年開闢,福州日租界開闢於1899年,而重慶日租界則開闢於1901年,開闢時間相差僅2年。這6個日租界的規模差異較大,天津日租界的面積超過2000畝,是最大的一塊[1],其次是杭州日租界(900畝)、重慶日租界(700畝)、漢口日租界(約600畝)、蘇州日租界(480畝)和福州日租界(沿閩江地帶170,000坪,新洲約400,000坪)。其中,天津日租界和漢口日租界經歷過擴展,面積有所增加。這些日租界一直存在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1943年3月30日,日本將各地日租界交給汪精衛政府。由於大多數日租界開闢較晚,地理位置偏僻,遠離繁華區域,只有天津日租界選址在英法租界與舊城之間的沼澤地,通過大規模的填築工程,逐漸獲得了理想的地理位置,成為唯一較為繁榮的日租界,發展了商業區旭街[1]。這些日租界的道路大多以日本名稱命名。例如,天津日租界的主要幹道旭街(今和平路南馬路至錦州道段)。此外,天津日租界還曾吸引了一批親日權貴入住,包括宮島街(今鞍山道)溥儀段祺瑞陸宗輿等公館所在地,明石街(今山西路)曹汝霖鄭孝胥的公館,以及桃山街(今包頭道)高凌霨的公館等。除天津日租界外,而其他四個日租界的經濟並不繁榮,蘇州日租界和重慶日租界只有部分地段建有工廠,杭州日租界基本上沒有開發,福州日租界則建設了福州神社和日本小學。


蘇州日租界

杭州日租界

天津日租界

Thumb
天津日租界

1898年8月29日,中日雙方簽訂了《天津日本租界條款》和《另立文憑》,其中第三款規定:「允許日本在天津設立專管租界。」天津日租界原本是一片沼澤地,直到1903年後,經過大規模的填築工程,才正式建立工部局進行管理和開發。天津日租界曾成為走私、販毒和妓院的集中地,曾引起國際輿論關注[1]。1936年,天津日租界有執照的日本妓院、朝鮮妓院和中國妓院超過200家,正式營業的妓女超過1000人。

漢口日租界

Thumb
日租界內「中街」(今勝利街)的景觀

福州日租界

重慶日租界

Thumb
重慶日租界一景

1896年2月,日本駐上海總領事珍田舍己為設租界事到重慶,向重慶地方政府索取某一地段作為日本租界。經過與大清政府數年的交涉,日本駐渝領事山畸桂與川東道寶棻於1901年9月24日正式簽訂了《重慶日本商民專界約書》22款。其第一款即明確規定:「重慶府城朝天門外南岸王家沱,設立日本專管租界。」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