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蓬萊環蛺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蓬萊環蛺蝶(學名:Neptis taiwana,別名:埔里三線蝶)在台灣以外漢語使用地區又名台灣環蛺蝶,是屬於蛺蝶科的一種蝴蝶,是環蛺蝶屬的一種。模式產地為台灣,亦只分佈於當地本島之低至中海拔地區[1]。成蟲見於春至秋季,愛訪花、吸腐和吸水;幼蟲的寄主為樟科植物。目前數量尚多[2]。
Remove ads
形態
終齡幼蟲的體表只有在後胸有一對明顯棘突,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其他明顯棘刺。後胸及腹部前段特別的胖,而腹部後段明顯較瘦長,體側在腹部前段偏下方處有幾個螢光黃綠色的斑點。蛹體色為淡褐色,並且帶有淡紫色的光澤,形態也較爲流線[2]。
雌雄斑紋相似。軀體背側黑褐色,有虹彩狀金屬光澤,腹側白色。前翅近三角形,前緣略呈弧形,外緣中央略凹入,外緣翅脈端略突出而略作鋸齒狀。後翅近圓形,外緣翅脈端略突出而略作鋸齒狀。雌蝶的翅膀外型較寬圓[3]。
翅背面底色黑褐色,翅面有明顯的帶紋、條紋及斑點,呈泛黃之白色。前翅中室內有一白條,其末端延伸入M2室而作眉形。白色中央斑列鮮明而作弧形排列,其外側有兩條模糊的灰黃色細線紋。後翅內側與外側各有一白色帶紋,兩者間及外側帶之外側各有一不鮮明之灰黃色細線紋。翅腹面底色為紅褐色,其上於翅背面白紋相應位置亦有白紋,灰黃色細線紋則代之以淺紫色線紋。後翅翅基處沿前緣有一淺紫色紋。後翅外側白帶富個體變異。緣毛黑白相間[3]。
雄蝶於後翅背面前緣附近具灰色性標,雌蝶則無。雄蝶前足附節癒合,被長毛,雌蝶則分節,疏被毛[3]。
習性
一年多代。成蝶見於3-12月。出沒於海拔0-2000米地區的常綠闊葉林。通常要有一大片樹林的環境,如臺北市裡的景美山(仙跡岩),彰化縣的八卦山臺地(清水巖)等都是鄰近都會區的淺山丘陵,仍有環境合適的樹林。開發較多的地區就不易見到。成蝶有訪花性,也會吸食腐敗物與吸水。雌蝶會選擇稍陰暗的環境產卵,光線明亮的樹林外圍或樹林的樹冠層都不是雌蝶會產卵的位置[2]。
|
參考
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