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爾維亞經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塞爾維亞經濟在2000年以後穩步發展。但在1992年到1995年期間,以塞爾維亞為主的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曾經遭遇聯合國制裁。在1999年北約的空襲中,塞爾維亞的許多交通及電力等基礎設施遭遇嚴重破壞。這些因素導致在1990年代,塞爾維亞經濟出現大幅倒退。目前塞爾維亞經濟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非常高的失業率(2005年時達20%)和懸而未決的科索沃問題。
![]() 貝爾格勒是塞爾維亞的金融中心 | |
貨幣 | 塞爾維亞第納爾 |
---|---|
財政年度 | 歷年 |
貿易組織 | 中歐自由貿易協定、黑海經濟合作組織和迷你申根區 |
統計數據 | |
人口 | ▼ 6,926,705(2020年1月1日)[1] |
GDP | $1408.78億 |
GDP成長率 |
|
人均GDP | |
各產業GDP |
|
1.2%(2020年預計)[3] | |
▼ 33.3 中等(2019年)[7] | |
勞動力 | |
各產業勞動力 |
|
失業率 | |
主要產業 | 機動車、卑金屬、食品加工、機械、化學品、輪胎和藥品 |
▲第44名,非常容易[15] | |
對外貿易 | |
出口 | ▲ $255億(2019年)[16] |
出口商品 | 汽車(24.2億美元)、電機(20.33億美元)、有色金屬(20.05億美元)、橡膠和塑料製品(16.7億美元)、化工和化工產品(11.93億美元) |
主要出口夥伴 | |
進口 | ▲ $258億(2018年)[16] |
進口商品 | 化學品和化學產品(24.04億美元)、通用機械(2.1億美元)、石油和天然氣(19.7.7億美元)、汽車(18.18億美元)和基本金屬(17.4億美元) |
主要進口夥伴 | |
▼ −$23.54億(2017年估計)[18] | |
外債總額 | ▼ $245億(2019年估計) |
公共財政 | |
▲ GDP的56.3%[19] | |
收入 | 176.9億(2017年估計)[18][note 1] |
支出 | 175.9億(2017年估計)[18] |
塞爾維亞在南斯拉夫時期是僅次於斯洛維尼亞和克羅埃西亞的地區,該國最大的城市貝爾格勒在南斯拉夫時期已是首都。南斯拉夫在1990年代初分裂並爆發內戰,由米洛舍維奇領導的南斯拉夫聯邦遭受西方國家抵制,美國為首的北約組織更於1999年為支持科索沃獨立,大規模空襲南斯拉夫聯邦。在2000年10月米洛舍維奇下台後,塞爾維亞與歐盟成員國的關係改善,塞爾維亞經濟出現了較快的增長(2006年經濟成長率達到6.3%)。因其經濟的快速成長,塞爾維亞被一些人稱為「巴爾幹之虎」。
數據
- 國民生產總值
- US$77,800,000,000
- 產業比例
- 農業:12.3%
- 製造業:24.2%
- 服務業:63.5%
GDP | |||||||||||||||||
---|---|---|---|---|---|---|---|---|---|---|---|---|---|---|---|---|---|
年份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GDP (USD Billions) | 8.7 | 11.4 | 15.1 | 19.5 | 23.7 | 25.2 | 29.3 | 39.0 | 47.7 | 40.1 | 38.0 | 46.4 | 48.5 | 52.5 | |||
GDP growth rate | 5.3% | 5.6% | 3.9% | 2.4% | 9.3% | 5.4% | 5.2% | 6.9% | 5.5% | -3.0% | 1.8% | 1.9% | 1.1% | 4.0% | |||
GDP Per Capita (USD) | 1152 | 1524 | 2012 | 2613 | 3169 | 3391 | 3958 | 5277 | 6467 | 5438 | 5139 | 6267 | 6539 | 7058 | |||
GDP (PPP) per capita (Geary-Khamis $) | 5655 | 6100 | 6468 | 6786 | 7598 | 8315 | 8928 | 9722 | 10316 | 10060 | 10252 | 10661 | 12121 | 13122 | |||
Source: IMF [23] |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