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眾點評

中国消费点评网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众点评
Remove ads

大眾點評網,創建於2003年4月,是美團公司旗下的本地生活信息評論、分享及交易平台,是中國最大的城市生活消費指南網站之一,大眾點評網總部位於上海市長寧區安化路492號的易園內。

快速預覽 網站類型, 語言 ...

2018年起,大眾點評網開始發布與米其林指南類似的「黑珍珠餐館指南」系列。

歷史

2002年,大眾點評網創始人CEO張濤美國返回中國後,參照美國的《查氏餐館調查英語Zagat》(Zagat Survey)模式創建了大眾點評網站(最初域名為zsurvey.com,後改為dianping.com),其創始成員團隊包括李璟、張波、葉樹蕻和龍偉

融資

2006年4月,美國的風險投資公司-紅杉資本以現金入股的方式向大眾點評網注入風險資金。同月,大眾點評完成了其改版工作,在內容上新增了四個頻道,包括「購物」、「休閒娛樂」、「生活服務」和「活動優惠」等[2]。2007年5月,獲得包括紅杉資本在內的多家國際知名企業再次投資。2011年4月26日,大眾點評網正式對外宣布獲得摯信資本、紅杉資本、啟明創投及光速創投四家風投超過一億美元的風險投資。2012年8月,再次獲得6,000萬美元的融資。

涉足業務

大眾點評網在2005年便涉足行動網際網路,在蘋果公司重新定義智慧型手機之後,大眾點評網於2009年推出了其在iPhone安卓系統上的應用,之後分別推出了周邊快查和團購的應用。

自2005年開始,大眾點評在上海開展了會員打折卡服務,目前已發展到北京杭州廣州南京,與數千家商戶開展打折服務合作。

大眾點評於2010年進入團購市場,在歷經中國的團購網站大混戰之後,大眾點評團購業務在2013年6月底之時以24.14%的市場份額占據中國市場份額第二的位置。

2012年下半年,大眾點評正式推出了預約預定的業務。

2015年10月8日,大眾點評網與美團網共同成立新公司美團點評,新公司將實施聯合CEO制度,兩家公司在人員架構上保持不變,並將保留各自的品牌和業務獨立運營[3]。同年11月初,組織結構再次調整,張濤不再擔任新公司聯席CEO,而是擔任董事長,由王興擔任新公司CEO。11月13日,點評內部舉行「致敬老男孩,青春不散場」的活動,點評系的張濤等相繼離開核心管理層[4]

榮譽

2006年,大眾點評網獲中國網際網路品牌50強--生活服務類第1名(中國互聯網協會);2007年12月大眾點評網獲《網際網路周刊》評選的2007中國商業網站排行榜--生活服務類第一名;2008年《網際網路周刊》中國商業網站排行榜餐飲類第一名;2009年3月獲得「2009艾瑞新經濟獎」生活社區類最佳成長網際網路企業。

客戶端軟體

大眾點評除了可以通過電腦版網頁訪問,在AndroidiPhoneSymbian S60手機平台也有客戶端軟體提供,可通過GPS定位尋找附近的餐館。此外還有Wap版提供給其它類型的手機[5]

爭議

大眾點評網多次因網友侮辱性(或者情緒激動的爭議性評論)評論惹上官司,並被批評操縱評論。[6] 2007年大眾點評網被口碑網針對其開發的「搬家」工具,以及長達一個月的點評搬家行為激怒,引發行業內對網際網路公平競爭的廣泛討論。[7]

麥當勞團購事件

2013年10月28日,大眾點評的團購上線了一個「僅售9.9元,價值19.5元超值團購套餐」,隨即引起消費者的哄搶,在半天之內售出22萬餘份,大眾點評網發現之後將該團購下線,麥當勞發表公告稱未與任何團購網站洽談團購事宜,因為團購下線,之前哄搶的消費者逐漸出現了一些不滿情緒,大眾點評隨即在麥當勞發表公告兩個小時之後聲明會和麥當勞進一步洽談,並承諾「大眾點評會確保消費者的權益不受任何損失」、「大眾點評會負責到底」,經過協商和內部磋商,大眾點評網於10月29日17:12分發表公告,決定承擔責任和損失,雖然消費者只為每單支付了9.9元,不過還是按照全額19.5元每單的價格退還給了消費者,並於10月30日12:00分之前退還了所有退款,此舉給大眾點評網造成了兩百餘萬元的損失,不過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讚賞,有消費者稱「年度最佳理財產品,收益率將近100%」。[8]

涉嫌洩露隱私

2018年7月,有用戶反饋稱用戶使用微信帳號登陸大眾點評客戶端後,大眾點評將用戶在大眾點評上的關係鏈與微信等通訊錄中的好友捆綁,並將用戶對酒店、餐廳的簽到、關注、點讚或地址等個人信息分享給平台的好友,被指涉嫌洩露用戶隱私。事件曝光後,大眾點評回應稱將對產品進行整改,其中包括新增「一鍵停用第三方全部社交關係」等,自7月10日起正式生效[9]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