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坑風景區
臺中市政府於1976年開發成立的風景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坑風景區,是一個由臺中市政府於1976年開發成立的風景區[1],位於臺中市北屯區的山區。早期是台中市偏遠地區,為市區往新社的中繼站,近20年來隨著基礎建設陸續完工,交通逐漸發達,市況有長足成長。被譽為「臺中市的陽明山」,是臺中市重要的自然觀光景點,並於2014年獨立劃定為「臺中市大坑風景特定區」,目前由「臺中市政府觀光旅遊局風景區管理所」管理。


開發歷史
大坑原為平埔族的活動地,後來客家人來此開墾,居民聚集於寬闊坑谷之中形成聚落,故名「大坑」。[2]在今日三光里是地處交通要衝,故名「大坑口」。[3]
日治時期,大坑設莊置三堡,此三堡即今民德里、大坑里、東山里。[2]大坑曾為臺灣最早的菸草生產地之一,雖然現在菸葉業已沒落,但區域內還保留一、兩座煙樓供人緬惜;麻竹筍、柑橘、荔枝、文旦、文心蘭為目前此區的農產品。
1976年經臺中市政府開發成立風景區,涵蓋民德、大坑、東山、民政與廍子等五里。[3]
自然水文
位於臺中市北屯區,屬於大坑頭嵙山系。面積廣達3300多公頃,海拔自112公尺至859公尺,北接新社區中興嶺,東臨頭嵙山,南接廍仔坑溪,西臨大里溪。 區域內有大坑溪、濁水坑溪、清水坑溪、橫坑溪、北坑溪及廍仔坑溪等六條溪流。包含30多種的落葉樹,在乾濕季節交替之際,景色可媲美奧萬大的秋風落葉,具備全臺中市自然度最高的特質[4]。
921大地震後,車籠埔斷層穿越大坑,地層劇烈變動後,發現了溫泉資源,因而開啟了新的觀光型態。
登山步道[5][6]
大坑風景區目前有十二條登山步道,全長約17,000公尺,有分難易程度。附近有因921地震而形成的溫泉,還有原來的軍功國小、東山國中因921地震改建為大坑地震紀念公園,保留車籠埔斷層帶遺跡與留頹傾的校舍供教育使用,公園下方與9號步道相銜接,因停車方便、難度適中,是目前最多人假日休憩之去處。
1~5號步道在1980年由台中市府委託中興大學造園研究室規劃,後興建完工於1981年,位於頭嵙山西側,依照山脈及溪流交錯的天然地形興建。6~8號步道屬於輕鬆路線,闢建於1990年,位於西平山,三條步道都可抵達北屯區與潭子區交界處。9、10號步道為近年來才新建的步道。
另有觀音山步道,登山口位於廓子路大坑橋橋頭附近,屬南觀音山 ,又名大坑觀音山 ,海拔318公尺,名列台灣小百岳#042。[9]
景點
|
|
-
大坑登山步道
-
頭嵙山最高點
-
2014年前的大坑圓環景觀
Remove ads
交通
臺中市東山路(市道129號)為主要對外聯絡道路,並貫穿整區連結北屯與新社,可以從臺中市北屯路、文心路或松竹路接往東山路到達此區。
- 台中客運:15、66
- 豐原客運:270、271、276、277、51
- 仁友客運:21
- 統聯客運:85
- 中台灣客運:1、20
- 四方客運:68、922
- 通往中臺科技大學、廍子、太原車站、東光路、屯區藝文中心、國軍臺中總醫院方向:1、15、20、51、68、85
- 通往三貴城、貴城山莊、民德橋、橫坑巷、連坑巷、中興嶺、新社市區、東勢方向:21、66、270、271、276、277
- 通往軍功路、慈濟醫院、潭子車站方向:20、66
- 通往文心路、東海別墅、北屯路、一中商圈、道禾六藝文化館方向:1、15、21、68、85、270、271、276、277
- 通往臺鐵/捷運松竹站、舊社公園、北屯區公所、崇德路:922
- 停靠臺中車站:1、15、20、21、270、271、276、277
- 自行車:太原自行車道轉大坑溪自行車道進入此區。
Remove ads
教育單位
- 中台科技大學
- 臺中市立東山高級中學
- 臺中市私立華盛頓高級中學
- 臺中美國學校
- 臺中市北屯區大坑國民小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舊名為臺中市北屯區光正國民小學)
- 臺中市北屯區逢甲國民小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臺中市北屯區軍功國民小學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