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灣區大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大灣區大學,簡稱灣大,是廣東省人民政府舉辦的公立大學。學校位於中國廣東省東莞市,設有濱海灣新區威遠島東莞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兩個校區[2]。籌建負責人為田剛,教學負責人為李曉明[3]

快速預覽 大灣區大學, 創辦時間 ...

沿革

2019年5月,在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上,時任中共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肖亞非透露國家已經初步同意,在東莞濱海灣新區設立一所高質量、高水平的大灣區大學[4]

2020年7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大灣區大學辦學初步方案》,明確灣區大學的辦學定位,著力打造成為以理工科起步的新型研究型大學

2021年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形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廣東省正籌備建立一所全新的理工為主的大學——大灣區大學。校園選定在東莞,預計2023年開課。

2021年4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北京大學副校長田剛教授受聘為大灣區大學籌建負責人[5][6]

2021年10月28日,大灣區大學(籌)與香港中文大學舉行線上簽約儀式,共建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根據協議,大灣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是大灣區大學下屬的二級機構,將實行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接受兩校共同管理[7][8]

2022年,大灣區大學(籌)與南方科技大學簽約,兩校從當年開始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9][10]

2023年3月,東莞市大灣區高等研究院成立[11]。同年6月,大灣區大學(籌)成立理學院和信息科學技術學院[3]。同年12月,先進工程學院成立[12]

2024年1月8日,香港中文大學與大灣區大學(籌)(東莞市大灣區高等研究院)共同籌建的先進材料與綠色能源研究院聯合開展博士研究生培養項目。招生的專業方向涉及領域為先進材料、綠色能源、碳中和、資源循環、生物技術等。本項目實行雙校聯合培養,香港中文大學和大灣區大學(籌)雙方導師共同為每位博士生制訂培養方案,畢業頒發香港中文大學博士學位[13]

2025年6月11日教育部公示擬同意設立大灣區大學。[14]6月19日,正式同意設立大灣區大學。[15]

Remove ads

校區

大灣區大學規劃在東莞濱海灣新區松山湖科學城設立校區,總占地約2,356畝[16]

松山湖校區

松山湖校區約250畝土地,主要建設與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有關大科學裝置、新型研發機構融合辦學的學科領域,設立相關領域研究生院和研究院,開展部分領域高年級本科生培養[17]。松山湖校區為大學的啟動校區。校園西側的一標段工程(教學生活區)於2022年4月動工,2023年1月全面封頂[18];二標段工程(產學研區)亦於2022年8月動工[19]

濱海灣校區

濱海灣校區位於濱海灣新區威遠島西北側,占地面積約2,100畝,主要開展主體本科生和研究生培養、產教合作和國際高校合作、創新創業孵化以及行政辦公等[20][21]。校區將分三期開發建設,當中一期工程的首個標段於2025年2月啟動建設[22]

管理層

更多資訊 大學主管人員, 大學管理層 ...

爭議

2024年,一位台灣學者應聘大灣區大學的助理教授職位。該學者完成備課及教學資料提供,並參與了校內的研究規劃,但在預定報到的當天,該學者收到校方口頭通知,稱因其在美國寄送的履歷「涉有國籍爭議」,決定拒絕辦理入職手續[23][24]。學者提起勞動仲裁,最終仲裁庭裁定大灣區大學未依法解除合同,需支付賠償人民幣6.5萬元。該學者表示,此賠償金額未能彌補其損失,並進一步提起司法訴訟[25]。台灣海基會副董事長羅文嘉也在記者會上公開回應此案件。羅文嘉指出,該師住宿都辦理完成了,卻突遭到大學說不聘用,現在為止沒有結果[26][2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