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南方科技大學
位於中國深圳的公立高等院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南方科技大學(英語:Souther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縮寫:SUSTech),簡稱南科大,是一所位於中國廣東省深圳市的全日制公辦新型研究型大學。學校籌建於2010年,正式建校於2012年,被確定為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致力於成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學,是國家「雙一流」高校,現時13所廣東省高水平大學之一。其創校之初目的在於提升地區科技水平,探索中國教育改革的道路,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大學制度,培養創新型人才,適配特區經濟發展。南方科技大學是當代中國大陸第一所自授文憑(僅第一年招生)的大學,同時也是大陸地區最早探索將大學章程寫入法律的高等院校(類似香港法定大學的做法)。



南方科技大學同時是繼深圳大學後第二所深圳市屬本科高校。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2007年,深圳市政府決定開始籌建南方科技大學,同時設立南方科技大學籌建工作辦公室,聘請包括香港科技大學教授在內的6人作為工作人員[2]。
2008年,南科大籌建工作辦公室與深圳市建築工務署合辦南科大校園設計競賽,其中香港著名建築師嚴迅奇亦有提交設計方案。
2009年,深圳市政府聘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朱清時教授為南方科技大學首任校長,任期5年。同時朱清時計劃參照香港科技大學及加州理工學院的辦學和發展模式規劃南科大[3]。同年,南開大學深圳金融工程學院因南開大學與深圳市政府理念不合而終止合作並撤銷,校址和2006年投用的校舍移交給南方科技大學籌備辦公室,作為南方科技大學啟動校區。
2010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正式批准南方科技大學籌建[4][5]。同時,南方科技大學在沒有獲得教育部招生許可的情況下宣布將避開高考進行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招生和自授文憑。通過這種方式招收第一屆,即同時被稱為『教改實驗班』的學生的過程被視為南科大對跳出中國當時亟需改革的教育制度的重大探索,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6]。在教改實驗班入學後,教育部向廣東省人民政府發文批准籌建南科大,同時允許其試辦本科教育。
2011年,5月,深圳市政府通過《南方科技大學暫行管理辦法》[7];6月,來自香港科技大學的籌建團隊退出南方科技大學,引發了對大學前途的擔憂[8];隨後,一名學生退學並在網上發表聲明,引起公眾對學校管理制度的熱議[9][10][11][12],被譽為神童的南科大學生蘇劉溢亦於同一時期退學[13];9月,致仁書院舉行揭牌儀式,南方科技大學第一個書院成立。
2012年,4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同意建立南方科技大學,南科大就此獲得教育部的承認,並頒發由教育部認可的文憑[14]。
Remove ads
2013年,南科大新校區建設完畢,南科大整體遷入新校區,啟動校區移交至深圳大學[15],用於建設深圳大學總醫院。
2014年,1月,原深圳市公安局局長李銘被任命為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朱清時不再擔任這一職務[16],一度引發南科大「去行政化」改革失敗的議論[17][18];9月,朱清時教授工作年限已滿,卸任校長職位[19]。
2015年,1月,南科大教改實驗班符合畢業條件的28名學生畢業,獲得了由南科大自行授予的學位[20];中國科學院院士、原北京大學副校長陳十一教授就任南科大第二任校長,調整發展規劃,計劃參照史丹佛大學發展,同時進行院系調整,籌建理學院、工學院、生命與健康學院、經管與人文學院[21][22];3月,理事會召開會議,聘陳十一教授為校長,審議《南方科技大學章程》,擬更改學校的英文簡稱為SUSTech(原名為SUSTC),在學生家長中引發熱議;5月,《南方科技大學章程》在理事會獲得原則性通過[23];9月,致誠書院與樹德書院成立。
2016年,6月,南科大第一屆有教育部合法學歷的本科生畢業;原深圳市教育局局長郭雨蓉任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24];9月,致新書院與樹禮書院成立。
2017年,8月,南科大入選2017年新增研究生推免高校名單[25];10月,南科大成立國際諮詢顧問委員會[26];11月,南科大副校長湯濤教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成為深圳本土培養的首位中國科學院院士[27];12月,南山區人民政府與南科大合作建設大學附屬醫院[28]。
2018年,3月,南科大入選博士學位及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9];7月,南科大的化學、材料科學兩個學科首次進入ESI全球前1%[30];10月,深圳市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成為南科大直屬附屬醫院[31];11月,整體進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行列,6門學科進入重點建設學科行列[32]。
2019年,10月,南科大獲批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力學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33]。
2020年,2月,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籌建辦公室成立,南科大負責籌建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34];11月,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教授就任南科大第三任校長[35];12月,南科大舉行建校十周年慶祝大會[36];深圳國家應用數學中心正式揭牌。
2021年,7月,原南方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李鳳亮教授升任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37];9月,南方科技大學正式公布校訓,校訓為:明德求是,日新自強(Virtue, Truth, Advance)[38];10月,深圳市委市政府明確深圳海洋大學由南方科技大學牽頭籌建[39];11月,教育部獲批設立南方科技大學倫敦國王學院醫學院[40]。
2022年,2月,南方科技大學及數學學科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名單[41]。
2023年,6月,原汕頭大學黨委書記姜虹教授轉任南方科技大學黨委書記[42];9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
2024年,8月,入選第二批「國優計劃」試點高校。
組織架構
依據南方科技大學暫行管理辦法,南科大在建立時設有理事會、校務委員會和學術委員會。2013年,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設立黨委會。南科大還設有管理部門協調工作,其下設有黨政辦公室、紀檢監察室、組織統戰部、宣傳與公共關係部、學生工作部(團委)、校工會、檔案校史館等黨委工作單位,以及教學工作部、研究生院(研究生工作部)、招生辦公室、教務長辦公室、科研部、審計室、規劃發展部(法務室)、人力資源部、國際合作部、國內合作與重大項目辦公室、聯絡發展部、財務部、採購與招標管理部、總務與空間辦公室、校園服務辦公室、設施設備維護辦公室、校園規劃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基建辦公室、安全、健康與環境辦公室、網絡信息中心、附屬醫院建設辦公室、圖書館、文博中心等行政工作單位。
學校標誌
校徽的核心部分是一把火炬。火炬實際上是由南方科大的英語字頭組成的,就是兩個S,一個S是South(南方),一個S是Science(科學),火炬的U就是University(大學),有一個T就是Technology(技術),象徵南方科技大學的使命: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條新路。校徽背景為漸變的天青色,映襯火炬的照亮效果;此處的天青背景取自汝窯瓷釉,是中國傳統審美文化崇尚的色彩[43]。
南科大的校名題寫有兩個版本。最初的版本為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教授所題寫。但現今廣泛使用的並不是由李政道題寫的版本,而是由著名書法家劉正成所題寫的版本。
南科大的校名英文縮寫原為「SUSTC」,後改為「SUSTech」,但之前學生仍更傾向於「SUSTC」。新英文名縮寫因其字首SUST與英語單詞sustainability一致,所以被認為是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的。
南科大致仁書院的院名取自「格物致知,格心致仁」,致仁書院的院名為朱清時題寫。

Remove ads
南方科技大學的校訓為「明德求是,日新自強」(Virtue, Truth, Advance)[38]。「敢闖敢試、求真務實、改革創新、追求卓越」為其創校精神,「創知、創新、創業」(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為其辦學特色[44]。
其下致仁書院有院訓「格物致知,格心致仁」,樹仁書院有院訓「居高懷仁 止於至善」,致新書院有院訓「慎思篤行,推陳出新」,樹禮書院有院訓「修身 博識 慎思 致遠」,樹德書院有院訓「芝蘭玉樹,立德弘毅」。
教學與研究
南科大借鑑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學的學科設置和辦學模式,以理、工、醫為主,兼具商科和特色人文社會學科,在本科、碩士、博士層次辦學。截至2022年12月,南方科技大學設置8個二級學院,下設33個系(院)、中心,此外,設有思想政治教育與研究中心、體育中心等2個獨立教學單位;開設37個本科專業。
2018年,南科大入選博士學位授權單位及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目前有數學、物理學、生物學、力學、化學、地球物理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等7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化學、材料科學、工程學、臨床醫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物理學、免疫學、地球科學、計算機科學等9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截至2024年1月,南方科技大學已簽約引進教師約1400人,包括院士61人(簽約引進與自主培養全職院士50人),國際會士73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57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9人。教學科研系列教師90%以上具有海外工作經驗,60%以上具有在世界排名前100名大學工作或學習的經歷,高層次人才占教研系列50%以上。[45]
2022年10月,南方科技大學獲批建設各級各類科研平台82個(自然科學類77個,人文社科類5個),包括2個國家級科研平台、27個省部級科研平台、53個市級科研平台。在建科研機構13個,其中格拉布斯研究院、傑曼諾夫數學中心、斯發基斯可信自主系統研究院為深圳市批覆建設的諾貝爾獎科學家實驗室,量子科學與工程研究院為深圳市批覆建設的十大基礎研究機構[46]。
南方科技大學為了達到通識和全人教育的目標,參照香港及英國的舍堂和書院制度,設立了書院來對學生進行管理。各書院有自己的名字、文化、傳統、活動和非正式的教育課程、輔導諮詢、興趣社團。學生入學後,書院將為每位學生分配一位導師,該導師為南科大全職教授,為學生的大學學習、生活提供諮詢意見。書院實行院長負責制,每個書院邀請知名教授擔任院長,下設書院辦公室負責日常事務。目前已建設有致仁書院、樹仁書院、致誠書院、樹德書院、致新書院、樹禮書院等六個書院。
南方科技大學為了與國際一流大學接軌,在專業教學過程中採用英文原版教材,教學語言為中英雙語或全英文。學校成立語言中心,新生入學即進行分級英語培訓,為適應英文教學做準備。
作為南科大教學改革的一部分,其本科生將有機會參與教授的研究項目以提升研究興趣與研究能力,期限不定。目前主要以「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SITP)管理實施辦法(暫行)」為主要管理條例[51],同時兼以院系開展的創新訓練類課程作為補充。
南方科技大學實施「通識+專業教育」(即「1+3」「2+2」)的本科生培養模式。本科生招生時按大類錄取,新生入學不分專業,強化通識教育,打好學科基礎。學生在大一下學期(最晚在大二下學期)根據自身興趣和特長自由選擇專業,在「寬口徑、厚基礎」之上,優化專業教育,注重學科交叉。
校園
南方科技大學舊校區(啟動校區)位於原南開大學深圳金融工程學院校址,由創校之初一直使用至2013年。其新校區選址於深圳市南山區桃源街道福光村,福光村則整村搬遷至崇文花園[52]。
南方科技大學深港微電子學院擬選址在大學城白石嶺片區[53];半導體學院擬選址龍崗區平湖街道豬玀皮水庫片區;醫學院項目於2023年3月開工建設,計劃2026年投入使用,位於校內東側,用地面積6.36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6.4萬平方米。
由南科大籌建的深圳創新創意設計學院位於寶安區寶達石場片區[54],由南科大籌建的深圳海洋大學擬選址大鵬新區壩光片區[55]。
目前,南方科技大學已對公眾人士開放,但需要掃描「參觀南科大」微信小程序進行預約[56]。

南方科技大學建有三棟教學大樓、四棟研究大樓,多棟分散在各區域的實驗與辦公樓,一個國際會議中心以及檢測中心。大部分教學設施及教學實驗室都位於第一教學樓與荔園。

南方科技大學琳恩圖書館位於行政樓旁,有天橋與之連接,高三層,建築面積10,000平方米,設有1,100個座位供學生及教員使用,目前僅面向校內人士開放。截止2019年6月,中外文紙質圖書總量達到24萬餘冊(中文18萬餘冊,外文6萬冊)、中文報刊69種、外文報刊32種。各類中外文資料庫123個,包含電子圖書近55萬餘種、電子期刊近7萬種。開放時間為周一至周日8:00-22:00。
於2017年啟動建設的一丹圖書館和涵泳圖書館也已於2020年12月開幕。
南方科技大學有有豐富的體育設施供學生及教員免費使用。
- 室內設施:一個體育中心(風雨操場),內有搏擊館和排球館。一個體育館(潤揚體育館),內有羽毛球館和健身房。其他地方亦有桌球場地(半室內)、健身房、舞蹈室、撞球室。
風雨操場 - 室外設施:一個標準人造草坪足球場,400米橡膠跑道、看台、真人CS場地及其他田徑設施。還有一個50米標準游泳池和多個室外籃球場、排球場及網球場。

南科大現設有十餘棟學生宿舍,主要集中在湖畔公寓、荔園、欣園和二期宿舍區域四個區域,其中大部分為4人間,另有部分2人間和3人間,由書院、研究生院和公寓自我管理委員會(各書院學生會)進行管理。二期建設中的本科生永久公寓已於2019年8月完工,在校生將逐年遷入二期宿舍區域居住[57]。
南方科技大學為師生及職員提供從工學院至欣園的免費穿梭公車服務,由深圳巴士集團營運[58]。


附屬機構
截至2025年5月,南方科技大學醫學院現有附屬醫院如下:南方科技大學附屬醫院(在建)、南方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深圳市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口腔醫院(籌)、南方科技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深圳醫院)、南方科技大學附屬阜外深圳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深圳醫院)、南方科技大學附屬婦女兒童醫院(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佛山醫院(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深圳市龍華區人民醫院)、南方科技大學附屬精神衛生中心(深圳市康寧醫院)[59]。
南方科技大學附屬教育集團由南方科技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南山)、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組成。2017年6月,南方科技大學與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政府合作建設的附屬教育集團(南山)成立[60]。2020年9月,南方科技大學附屬中學正式開學[61]。
截至2024年6月,南方科技大學附屬教育集團共有13所學校(包含籌辦中的學校),具體如下:
學生競賽
爭議
2018年11月26日,在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南方科技大學停薪留職的生物系副教授賀建奎宣布,基因編輯嬰兒露露、娜娜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是首次正常的人類基因被修改,然而由於基因編輯嬰兒是CCR5嵌合體,因此很大可能並不具備賀建奎所說的天生免疫愛滋病毒感染的功能。由於涉及修改人類胚胎基因,此事件備受國際爭議並受到國際主流生物學界的普遍譴責和抵制。
交通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