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大稻埕車站 (鐵道部)

台灣總督府鐵道部時期的車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稻埕車站 (鐵道部)
Remove ads

大稻埕車站(日語:大稻埕停車場だいとうてい- Daitōtei-)是過去臺灣總督府鐵道淡水線的一個車站,前身為台北車站第1代車站,位於今台灣台北市大同區(大稻埕地區)。舊址南方今有臺北捷運北門站,副站名為「大稻埕南」。

快速預覽 大稻埕Twatutia/Daitōtei, 位置 ...
Thumb
大稻埕車站地圖
Thumb
淡水線大稻埕=臺北間路線圖
Thumb
清代的台北車站,本建築於1908年拆除
Remove ads

歷史

清朝統治時代

大稻埕車站位於大稻埕市街南側,約位於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紅磚色新大樓(中興院區醫療大樓)的位置,鐵道末端在現今忠孝國中、玉泉公園及長安西路底。 清代這一帶建有「臺北火車碼頭」,是今日台北車站的初代站址,「臺北火車票房」則是指售票處。於1891(清光緒17年)年10月20日啟用,分別通往基隆新竹,為一座歐洲式棚式車站(亞洲只有印度鐵路泰國華喃峰火車站(Hua Lamphong)車站為類似建築;至於一般所指稱的磚造洋樓建築,其實是車站附近的德國商公泰洋行)。

日本統治時代

  • 明治29年(1896年)7月5日,初代台北車站由帝國陸軍臨時臺灣鐵道隊重啟營運[3]
  • 明治34年(1901年)8月25日,縱貫線改線開通及淡水線通車,作為改線後縱貫線車站以及淡水線起點的台北車站移轉到現址[a]營運(第2代台北車站),同時初代車站內改設置專營貨運的貨物站「淡水河岸貨物取扱所」[4]
  • 明治35年(1902年)2月1日,「淡水河岸貨物取扱所」改稱「大稻埕乘降場」兼辦客運[7]
    • 6月1日,改稱「大稻埕停車場」[8]
  • 明治36年(1903年),成為淡水線發車站[9]
  • 明治41年(1908年),遷至初代車站舊址,並且原地新建日式木造車站。
  • 大正4年(1915年)8月17日,改為貨運站,客運由同日啟用的北門乘降場(後改稱北門停車場)接辦[10]
  • 昭和12年(1937年)12月1日,樺山貨物驛[c]落成,大稻埕停車場廢止[11],貨運由樺山接辦。

戰後

該車站的屋梁,之後成為臺鐵舊禮堂(臺北工場)的屋梁,至今仍存。

台北捷運民生汐止線計畫在本站北邊現在的大稲埕碼頭附近設置起點站。

廢止前利用狀況

更多資訊 年, 年間 ...
Remove ads

相關條目

鄰近車站

  • 廢止營運模式
更多資訊 前一站, 全台鐵路商務總局 ...

註釋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