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天宮二號
中国空间实验室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天宮二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個空間實驗室,也是921-2太空站計畫的一部分。[5]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6],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同級。設計在軌壽命兩年,設計可同時承載三名太空人在軌工作。
2016年9月15日晚22時04分09秒,天宮二號由長征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T2)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7][8]任務期間,它先後完成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交會對接,成為中國首個以驗證太空人中長期(約三十天左右)在軌滯留為目標的太空站。2019年7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再入大氣層,任務結束。
Remove ads
背景
1992年,中國政府決定實施載人航太工程,並確定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三步走」的發展計畫。第一步是發射載人飛船,神舟五號和神舟六號成功飛行,標誌第一步的完成。第二步是完善太空人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神舟七號任務標誌著中國掌握了出艙活動關鍵技術;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和神舟九號交會對接,標誌著中國掌握了自動和手動交會對接技術;神舟十號飛行任務是工程第二步第一階段任務的收官之戰。第二步第二階段也緊接第三步的開始,為空間實驗室階段,包括發射天宮二號、天宮三號試驗中期駐守與補給任務。因為第三步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建造空間站,而是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屆時中國將如國際太空站一樣,輪流派出值班太空站的常年在軌隊伍,並不斷進行研究和技術更新。
原有訊息稱,天宮一號成功地完成了「三步走」規劃的第二步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工程人員決定跳過天宮二號原設計,直接提高天宮二號的品質,約十三公噸,即原計畫2017至2018年發射的天宮三號的品質級別。但2016年3月21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宣布天宮一號超期服役兩年半,在完成各項在軌試驗後已完成其歷史任務,其功能於近日失效並終止資料連接,將落入地球大氣層燒毀。同時因為天宮一號飛行壽命延長,完成任務超越預估,最後決定採用消耗燃料較少且更快的方案,即計畫使用已完成研製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備份器,對其進行所要求的改進後,由長征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T2)或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替補,即類似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發射情況。
將原定的天宮二號、三號的階段性任務整合後,預算一步到位的直接投入中國空間站中。天宮二號的發射成功使得包括神舟十一號、天舟一號等任務得以完成。而天宮二號也超期執行任務,於2019年退役墜入太平洋,之後的所有任務已經編入中國空間站中,並在之後天舟二號、神舟十二號開始進行中長期駐守的常態化任務。
Remove ads
設計
天宮二號是在天宮一號備份目標飛行器基礎上改進研製而成,由實驗艙和資源艙組成,總長10.4公尺,艙體最大直徑3.35公尺,太陽帆板展開後翼展寬度約18.4公尺,起飛重量約8.6公噸。
和主要用於驗證太空會合對接技術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不同,天宮二號是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空間實驗室,具備長期無人值守和中期載人飛行能力,可進行地球觀測、太空地球系統科學、太空應用新技術、太空技術、航太醫學以及其他領域的應用和試驗[6]。天宮二號所完成的三大任務為中期駐留試驗、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和在軌維修等太空站執行技術試驗,全面驗證未來的中國空間站建設所需要的關鍵技術。[9]
天宮二號設計飛行壽命大於兩年。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透露,儘管上級下達的任務是要求飛行兩年,但實際上會飛更長的時間。之前中國天宮一號設計壽命也是兩年,但是卻服役長達四年多時間。
歷程


- 2014年10月,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開始進行總裝工作。[10]
- 2015年1月3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空間應用系統載荷裝置安裝並交付電測。[10]
- 2016年3月25日,用於發射天宮二號的長征二號F T2運載火箭完成總裝工作,並進入測試階段。[11]
- 2016年4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大型試驗後的總裝並交付電測。[12]
- 2016年6月3日,長征二號F T2運載火箭通過出場測試品質驗收,火箭測試工作全部完成。[13]
- 2016年8月6日,長征二號F T2運載火箭安全運達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並開展發射場區的總裝和測試工作。[15]
- 2016年9月9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與長征二號F T2運載火箭組合體垂直轉運到發射區除錯,計畫在9月15日至20日擇機發射。[16]
- 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使用長征二號F T2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大約575秒後,天宮二號與助推火箭分離並成功進入預定軌道。[17]
- 2016年9月16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先後進行兩次變軌,進入高度約380公里的近圓在軌測試軌道。[18]
- 2016年9月22日18時41分,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上的大部分載荷正式開始執行。[19]
- 2016年10月23日7時31分,天宮二號伴隨衛星從天宮二號釋放成功,將通過多次軌道控制後再次靠近天宮二號和神舟飛船組合體,並將在飛越組合體上空時進行成像觀測。[22]
- 2017年4月27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完成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這是中國實施的首次太空推進劑補加試驗,標誌著空間實驗室飛行任務全部完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發展戰略全面收官。
- 2017年6月15日,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完成第二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
- 2017年6月19日,天舟一號完成與天宮二號的繞飛和第二次交會對接試驗。
- 2017年9月12日,天舟一號完成與天宮二號的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試驗。
- 2017年9月17日16時15分,天舟一號在經過近5個月的飛行後,按計畫與天宮二號完成分離。
- 2018年9月15日,天宮二號完成了在軌執行2年的目標。
受控離軌
2019年7月13日,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發布訊息稱,天宮二號完成全部拓展實驗,計畫於當月19日擇機受控離軌並再入大氣層,少量殘骸將落入南太平洋無人區的預定安全海域。當月19日21時06分,天宮二號成功受控離軌,在軌飛行時間為1036天22小時54分56秒,超期服役了近一年的時間[27]。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