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神舟十一號

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的第十一次任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神舟十一号
Remove ads

神舟十一號(簡稱神十一)是中國「神舟」號系列飛船的第十一次任務、中國載人航天的第六次任務,搭載兩名太空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進行交會對接,成功對接後兩名太空人將入駐天宮二號進行空間試驗,是中國空間站建設前的最後一次試驗任務。這是首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上進行的載人任務。飛船於2016年10月17日07時30分31秒成功發射[3],2016年11月18日返回,在軌駐留時間長達一個月,這一中國航天員在太空單次飛行的最長時間記錄一直保持到2021年,才被神舟十二號打破。

快速預覽 任務類型, 營運方 ...
Remove ads

任務背景

神舟八號神舟九號神舟十號先後與天宮一號完成交會對接任務後,中國空間站工程的下一個目標轉向天宮二號。由於太空站相關技術突破比預想順利,因此天宮三號被取消,其原定任務整合至天宮二號及未來的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而神舟十一號將會是唯一與天宮二號對接的載人飛船,因此,神舟十一號任務也是中國空間站階段之前最後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作為中期在軌駐留技術的驗證任務,神舟十一號進一步提升任務時長,從神舟十號的3人半個月(45人·日),延長至本次任務的2人1個月(60人·日)。考慮到物資存量與必需的任務長度,本次任務僅安排2位太空人。

神舟十一號艙內太空衣則是由上海東華大學太空人服裝研發設計團隊負責。[4]

Thumb
神舟十一號(右)與天宮二號(左)交會對接模擬

神舟十一號太空人

神舟十一號乘組初選採取的選拔策略是分別從第一、第二批太空人中進行選拔,各選出兩名太空人。其中,對首批太空人重點考查與空間實驗室任務相關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對第二批太空人則是全面考評。按照神舟十一號二人乘組需求,四名初選太空人搭配形成兩個乘組開展訓練。

選拔飛行乘組時,曾考慮了四名初選太空人的所有組合方式:「兩老」(兩位第一批太空人)、「兩新」(兩位第二批太空人)或「一老一新」(第一批、第二批太空人各一名)。由於這次空間實驗室任務是一次承上啟下的重要飛行,為了確保任務圓滿完成,並在未來太空站時代能有更多有太空飛行經驗的太空人參加,最終確定採取「一老一新」方案在兩批太空人中各選一人——首批太空人更有經驗,第二批太空人相對年富力強。2016年6月,確定了飛行乘組和備選乘組,以及相應的崗位。通過綜合決策,2016年10月15日最終確認由景海鵬與陳冬執行這一次為期33天的太空任務。[5]

初選乘組

更多資訊 姓名, 年齡 ...
更多資訊 姓名, 年齡 ...

[6][7]

飛行乘組

[8]

更多資訊 姓名, 年齡 ...

備份乘組

更多資訊 姓名, 年齡 ...

發射與對接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於2016年9月15日由長征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約一個月後的2016年10月17日7時30分31秒,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發射工具亦為長征二號F改進型運載火箭。發射後約575秒,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經過5次變軌,神十一到達天宮二號後方約52公里左右的位置,兩名太空人關上了返回艙和軌道艙之間的艙門。當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相距30公尺時,神舟十一號伸出捕獲索,伸到天宮二號卡板上面,之後捕獲索慢慢收緊,將飛船和天宮二號慢慢拉近,於北京時間19日凌晨完成對接過程。[12]隨後兩名太空人入駐天宮二號準備進行長達30天的「中期」訪問,加上三天飛行時間,他們會在太空逗留33日。期間太空人將對空間站進行維修,並展開微重力空間實驗以及柔性太陽能電池基板搭載試驗[13]

太空實驗

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進行對接後,將進行一系列太空實驗,包括航太醫學實驗、太空科學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試驗等多項試驗。其中醫學超聲檢查可以實時監測太空人心肺功能。而載荷技術試驗則可以更換空間材料製備樣品,進行太空植物栽培試驗等[14]

自10月20日起,兩位太空人在太空跑台上進行失重防護鍛鍊,還親手種下了生菜種子,未來他們將在太空中完成植物種植的全過程。另外,在天宮二號實驗艙內,太空人還飼養了6隻,也體驗了一把太空微重力條件下的失重飛行。另外,在10月21日晚上,兩名太空人按照計畫安排,調整好天宮二號內的顯示屏,等候後實時收看了中國中央電視台的《新聞聯播》節目,這是《新聞聯播》首次在太空播出。根據計畫,地面科研人員將每天實時上傳《新聞聯播》,此外還將推送太空人喜愛的其他電視節目[15]

返回

11月17日12時4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分離,兩名太空人踏上歸途。[16]11月18日,在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後,13時11分22.156秒在非洲納米比亞外海上空395公里處,軌道艙與返回艙分離,返回艙開始再入大氣層。14時03分,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賽漢塔拉鎮查干胡舒嘎查境內成功著陸[17],實際落點偏離理論著陸點中心約100公里,返回艙落地時呈水平狀態。當時風力4級,執行飛行任務的太空人景海鵬陳冬所幸身體狀態良好,並由工作人員抬出返回艙。[18]

參見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