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始無冠龍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始無冠龍(屬名:Acristavus,意為「沒有冠飾的祖父」)是一屬櫛龍亞科的鴨嘴龍科恐龍,化石在美國蒙大拿州的雙麥迪森層及猶他州的瓦韋普層有出土,地質年代為晚白堊世坎潘期。模式種蓋氏始無冠龍(Acristavus gagslarsoni)發表於2011年。不同於其他多數鴨嘴龍科,始無冠龍的頭骨缺乏任何冠飾構造。始無冠龍的重要意義在於,牠顯示所有鴨嘴龍科是從沒有冠飾的祖先演化而來,而櫛龍亞科與賴氏龍亞科後來各自獨立演化出冠飾。與始無冠龍最近緣的是短冠龍及慈母龍,牠們一同構成短冠龍族演化支。[1]
Remove ads
Remove ads
發現
正模標本MOR 1155於1999年由C. Riley Nelson在蒙大拿州提頓郡約79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坎潘期雙麥迪森層的黃褐色鈣質砂岩中所採集,包括一個近乎完整的頭骨及相關顱後骨骼:11個頸椎、3個不完整背椎、1個近端尾椎、數個肋骨、左肱骨、左尺骨、右胸骨、左恥骨、左股骨、左脛骨、2個左蹠骨、5個左趾骨、1個右趾骨。另一個2011年歸入的標本UMNHVP 16607於2000年由C. R. Nelson在猶他州瓦韋普層中間泥岩段的煙山路(Smokey Mountain Road)地區挖掘出土,相信與正模標本來自同一年代;是個部分關節相連的頭骨,包含成對淚骨、1個完整腦殼、1個頸椎。[1]
描述
整體來看,始無冠龍的頭骨狹長低矮,呈長方形。吻部鈍,上部有巨大高聳的鼻弓躍升。眼窩呈三角形,一處下彎。下頜骨高短而前鈍。[1]
2011年列出始無冠龍四項鑑定特徵:眶後骨與基枕骨後眉側擴張,尾側延伸較其他鴨嘴龍科更為大幅超出枕骨大孔後邊;側面方形鼻額骨縫線深邃;前額骨和額骨之間的縫線腫脹;眶後顴骨突側面有深凹。[1]
分類
2011年蓋茨等人將始無冠龍分類至短冠龍族的基部位置。所有後續系統發生學分析都支持此論點。短冠龍族是櫛龍亞科的進階演化支,其他物種包括慈母龍、短冠龍和可能的烏拉嘎龍。蓋茨認為慈母龍與始無冠龍互成姊妹群。[1]但皮耶妥馬奎茲2013年表示慈母龍與更進階的短冠龍更為近緣,如下演化樹所示。[2]
| |||||||||||||||||||||||||||||||||||||||||||||||||||||||||||||||||||||||||||||||||||||||||||||||||||||||||||||||||||||||||||||||||||||||||||||||||||||||
古生態學

放射性定年法顯示瓦韋普層年代落在8100萬至7600萬年前。[3]在始無冠龍活躍時期,西部內陸海道擴張,幾乎徹底將拉臘米迪亞南部從北美其他地區孤立出來。恐龍棲息環境包括湖泊、氾濫平原、向東流的河流。瓦韋普層是大階梯地區的一部分;這是美西一系列巨型沉積層,從布萊斯峽谷國家公園向南延伸,穿過錫安國家公園,最後進入大峽谷。快速沉積等證據顯示過去為潮濕季節性氣候。[4]
與始無冠龍共享棲地的恐龍包括賴氏龍亞科疑冠龍[5]、角龍科惡魔角龍[6][7]、未命名甲龍科及厚頭龍科、頂級掠食者暴龍科血王龍。[8]瓦韋普層的其他脊椎動物有淡水魚、輻鰭魚、魟魚、鯊魚、海龜、鱷魚、[9]肺魚、[10]大量哺乳類如多瘤齒獸目、歧獸類、有袋類、胎盤類的食蟲動物。[11]
延伸閱讀
- 鴨嘴龍類研究史
參考來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