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季青

聯合報系資深新聞漫畫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季青(1960年10月20日),本名蔡海清[註 1]中華民國福建省金門縣人,聯合報系資深新聞漫畫家,旅居臺灣。原在《民生報》擔任漫畫編輯,2006年獲聘為《聯合報》特約漫畫家,長期為時事新聞繪製政治漫畫。1978年在《金門日報》出道,早期作品散見於《婦女新知》、《時報周刊》、《中華日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多種報章雜誌,有兩本作品集、三本聯經出版發行的政治漫畫集,同時也是十餘本聯合報系書籍的繪者,其政治漫畫也多次為臺灣海峽兩岸媒體引用。

快速預覽 季青, 出生 ...

生平

早年

季青出生在金門縣金湖鎮瓊林村,為蔡國泰、李麗寬夫婦之子,有五位兄長以及三位姐妹。後來成為新聞界人士的董智森、李木隆、黃天強,以及藝術家吳惠民、黃庭超等人,都是他在福建省立金門高級中學的同班同學;由於在學業之餘自學漫畫,塗鴉作品在同儕間傳閱,受到歡迎。1978年經楊樹清推薦,被時任《金門日報》代採訪主任顏伯忠(風衣)雇用,為地方版製作關於時事、地方動態的新聞漫畫;[1]原本同學陳長佳(孟雛)給他取筆名「李青」,結果刊登時「李」被誤植為「季」字,之後便取寓意「四季常青」,一直沿用筆名「季青」作畫。[2]由於報社預算有限,一開始社長想削減稿費,但在風衣堅持下,仍給季青一張漫畫四十作為酬勞。[3]馬來西亞作家溫瑞安在台灣成立神州詩社,一些金門社員也因而成立「九州詩社」,請當時還就讀高二的季青畫彩色漫畫助陣。由於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金門還在戒嚴、正實施「戰地政務」政策,風衣聽說後立刻制止他們,以免遭到政五處等政府機構制裁;不久,軍事法庭以「為宣傳」罪名,將溫瑞安羈押後驅逐出境,神州詩社因而解散。[4][5]

《金門日報》的季青漫畫一度成為報紙的賣點,一年後季青便因準備大學聯合招生考試而辭職;對此,他評價風衣不吝給年輕人表現機會,若沒有這位長輩的提攜,他的作品「大概只能畫在教科書上『暗爽』而已」。[3]從金門高中畢業後,前往板橋鎮就讀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夜間部國畫組五年,1982—1983年間連續在九期《婦女新知》月刊推出漫畫專欄〈生活品質〉、〈兩性教育〉;[6]當時在英國任教的成令方曾投書,批評畫中人物「像外國人」、關於中國女人的形象及議題比重不足。[7]後來,季青因無法認同學校的教學方式而從臺灣藝專肄業,服完兵役後旅居臺灣,曾在雅鳴出版社當美工編輯,也向《金門日報》、《金門文藝》、《時報周刊》、《中華日報》等投稿漫畫、插畫作品。[8][9]:178, 180

Remove ads

解嚴前後

1986年,季青在吳承嗣(李沛)介紹下到《民生報》擔任漫畫編輯,根據時事每天畫一幅漫畫,也不定期為包括棒球新聞、消費報導等其他新聞版面作畫,其他畫作散見《工商時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各報章雜誌。[10][11]雖然戒嚴時期的台灣新聞自由仍受限制,不過在黨國體制之外,季青與Co.Co.魚夫L.C.C.林鑫王平等人冒著遭政府制裁的風險,在各報社、政論雜誌活躍發表政治漫畫[12][13]1988年初,季青經台北駿馬文化公司出版兩本漫畫處女作《劇場》、《搭錯線》,書中自敘因金門成長的背景對戰爭有深刻感受,因而以幽默手法表達反戰思想,作家林文義在〈理性的刺、溫厚的心〉一文寫道:

蔣經國總統宣布台澎地區解除戒嚴時,靠近中國大陸的金門、馬祖等島嶼仍未解嚴,繼續行軍事管治[14][15]1991年4月30日,李登輝總統宣告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不過中華民國國防部也在同日頒布《金馬臨時戒嚴令》,形同在金馬地區實施「二次戒嚴」。金門、馬祖兩地縣政諮詢代表等五個團體串聯在台的金馬民眾,發起「五〇七反金馬二度戒嚴運動」,到立法院群賢樓大門前靜坐示威、夜宿十一天,陳定南謝長廷等民進黨立委也來聲援;季青頭綁「反對戒嚴、反對軍管」布條去抗議,在抗爭現場擺著他的兩幅放大版漫畫〈金馬地區戒嚴中〉、〈動戡終止不是反共結束〉,諷刺李登輝以及時任行政院院長郝柏村。後來,示威代表獲准進入立法院國防委員會,向立委遞交陳情書,季青也在場旁聽;過程中,有冒充陳情代表的人上台稱贊成金馬戒嚴,季青見狀喊道:「匪諜!」[16]最後,國防部在1992年11月7日正式終止金馬地區戰地政務,解除戒嚴。[17][18]

在此前後,季青在民生報社出版了政論漫畫集《漫畫時事》;[19]又以〈立法院系列〉、〈全民健保系列〉兩度獲吳舜文新聞漫畫獎,以〈反戰〉在比利時國際漫畫獎獲得佳作。[2][9]:180-181台視文化公司轄下的《家庭》雜誌在1994年刊登一篇採訪季青的文章,形容季青是「很生活的漫畫家」、工作以外「絲毫沒有誇張漫畫味」,並描寫他住在臺北縣深坑鄉的生活:愛喝咖啡與金門酒、花錢收集有「藝品價值」的生活用品,喜歡觀賞引人自省的電影;季青也認為查理·卓別林是天才,品評他的幽默「笑中帶淚,關懷窮人,糗盡權貴」。[20]此外,同樣出身金門的《中國時報》社會組主任楊肅民,與季青毗鄰而居。[21]1998年,在政務委員趙守博與漫畫家魚夫的安排下,副總統連戰要邀請一些政治漫畫家在國賓大飯店共進晚餐,當時幾個受邀的漫畫家反應不盡相同。其中朱德庸表示不排除參加,不過他最感興趣的不是連戰本人;凌群(楊心怡)與童錦茂都想就近觀察連戰,來更了解他。Co.Co.一向不接受訪問,表示沒興趣與官方接觸;季青也不出席,認為應跟政治人物適度保持距離及超然,比較不會有人情壓力。[22]

資深畫家

2005年12月20日,季青在《民生報》任職十九年後,從漫畫編輯一職退休。不過由於在聯合報系的聲望,他在2006年初接替同年病逝的漫畫家林鑫,成為《聯合報》民意論壇特約漫畫家;每天依然在午夜截稿以前,以時事為題畫出一張可翌日見報的新聞漫畫。[21][23]

2008年在八二三砲戰五十週年之際,臺北縣金門同鄉會在中和市民活動中心舉行紀念活動,副總統蕭萬長也出席,親自頒贈「八二三戰役五十周年傑出成就菁英獎」,分為幾種類別獎座,季青與董智森、楊肅民共三人獲頒「新聞類」菁英獎。[24]同年《聯合報》由季青繪製的其中兩幅漫畫中,將法務部調查局前局長葉盛茂畫成鬥牛犬,諷刺他在陳水扁家庭密帳案中擁護前總統陳水扁的態度;台北地方法院在10月14日提訊葉盛茂,法官曾正龍就以這兩幅漫畫說服葉勝茂翻供,承認向陳水扁泄密。當時媒體欲採訪季青,不過一向保持低調的他,在訪談時只能看見身影、聽見聲音。季青解釋,由於葉盛茂兩頰鬆弛,就以樣貌神似的鬥牛犬來比擬,認為他「正如忠狗,不過在法庭上還是遭陳水扁作賤」;對於法官以漫畫勸勉一事感到很開心,但以平常心面對。[2][25]2011年,《講義雜誌》在臺北市紀伊國屋書店舉行第八屆「講義雜誌年度最佳旅遊作家、美食作家、漫畫作家及插畫作家」頒獎典禮,獲獎者為陳維滄(川流文教基金會)、吳寶春、季青、以及插畫家NOBU[26]

在聯合報系副董事長劉昌平支持下,季青整理陳水扁政府馬英九政府期間三年內在民意論壇的政治漫畫,出版《笑畫馬扁:季青聯合報漫畫精選集》,並表示他相信漫畫家應當超越藍綠及黨派;[8]幾年後,結合《聯合報》政論專欄黑白集,再出版《不只是漫畫:季青漫畫+黑白集》。從2011年起,在聯合報民意論壇的Facebook粉絲專頁聯合新聞網、以及同報系的世界新聞網上,除轉發新聞報導以外,也張貼季青等人的漫畫。[27][28][29]除此之外,《金門日報》曾報導季青的事蹟,有立法委員借用他的畫作進一步表達對於時事的見解;[30][31]中國大陸,以中國共產黨機關報《人民日報》為首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媒體,也曾多次引用包括季青作品在內的台灣政治漫畫,作為報導配圖。[32][33]2017年2月15日,中華漫畫家協會舉辦「臺灣新聞漫畫聯合特展」,在國立國父紀念館翠溪藝廊展出九天,季青為數十位參展者之一。[34]

Remove ads

作品

漫畫集

更多資訊 書名, 出版社 ...

插畫

更多資訊 共同作者, 書名 ...
Remove ads

註釋

參考來源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