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
2019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是浙江省寧波市一條地鐵路線,為寧波軌道交通系統的組成部分,標誌色為金穗黃。路線大體呈南北走向,自南向北依次經過奉化、鄞州、江北和鎮海四區,穿越了三江口核心區和寧波兩個城市新區(鎮海新城和鄞州中心區)。全線設車站29座,其中8座車站與其他6條軌道交通路線轉乘。
3號線建設共分兩期。一期工程從大通橋站至高塘橋站,長16.83公里,共設車站15座,於2014年12月23日開工建設,2019年6月30日通車營運;二期工程為興海南路站至駱駝橋站,共設5站。大通橋站–外漕村站區間由於莊橋機場搬遷問題無法貫通,因此3號線二期近期建設的9.04公里暫與5號線直通運轉,於2019年12月2日開工建設,2024年6月28日開通營運。[註 1]此外,從高塘橋站至金海路站的9站以寧波至奉化城際鐵路的名義建設,以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鄞奉段)的名義於2020年9月通車營運,未來計劃在方橋站拆分營運。包含一、二期和鄞奉段在內,3號線全線共設29座車站,路線北端預留有進一步延伸的條件。
Remove ads
路線走向
3號線南起奉化區境內的金海路站,以高架形式沿東環路路中向北,與機場路高架共線抵達方橋,此後向西轉入雁湖路,經過甬江村和鄞州工業園後折向北,進入姜山鎮環鎮北路,在寧波繞城高速公路前轉入地下,抵達高塘橋站[2]。此後路線沿廣德湖南路向北延伸,經過茶桃公路後轉為向東沿鄞州大道並經過寧南路。此後,路線折向北進入天童南路並向北鋪設,並經過鄞縣大道、四明路。路線在嵩江中路轉向東,抵達中萃路後折向東北,沿前塘河行進至杭甬高速公路和環城南路並抵達仇畢村。此後路線向北穿過甬台溫鐵路。繼續向北穿過興寧路後,路線沿中興路敷設,依次穿過中山路、驚駕路和通途路。此後路線沿中興北路設置並下穿甬江,抵達環城北路北側的一期終點大通橋站[3]。二期路線則從外漕村站始,沿規劃錦堂路向北穿過北外環路和寧波鐵路樞紐北環線,抵達329國道,此後穿過鎮海大道,終於320省道。大通橋至外漕村區間受到莊橋機場影響,為遠期規劃路線[4]。
Remove ads
歷史
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最早出現在2003年8月編制完成並通過專家評審的《寧波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中,該規劃將3號線定為寧波軌道交通「三主三輔」6條路線中的3條骨幹線之一[5]。2006年2月《寧波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獲得寧波市政府批覆[6],其中包括3號線和通往奉化、接駁3號線的城際軌道路線[7]。隨後,2006年8月國務院批覆的《寧波市城市總體規劃(2006年-2020年)》中確認了寧波市建設軌道交通的規劃預想[8][9]。
根據獲批的城市總體規劃和軌道交通線網規劃,3號線北起澥浦鎮,南至鄞州陳婆渡,全長35公里[10]。根據當時設計,路線以江東段為地下區段,地下段長7.2公里;鎮海、江北、鄞州新城段採用高架形式,高架段長22.5公里[11]。在路線建設正式付諸實施前,2011年寧波市政府又編制了《寧波市都市軌道運輸近期建設規劃(2013-2020年)》,即寧波軌道交通第二輪建設規劃,規劃將3號線全線分為兩期建設。一期從陳婆渡站至寶成路站,二期從寶成路站至駱駝北站,全長29.9公里,路線形式也由之前規劃的高架與地下結合改為全線地下[12]。2013年11月,上述規劃在經國家發改委和建設部評審後,該規劃獲得國務院批覆[13]。鄞州至奉化的路線最初以寧波至奉化城際鐵路的名義納入《浙江省都市圈城際鐵路近期建設規劃》,該規劃於2014年12月獲得國家發改委批覆。在這份批覆中,3號線鄞奉段北起高塘橋站,南至金海路站,全長21.8公里[14]。

2012年末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得標3號線一期工程設計計畫,路線勘察則於次年開始[15]。根據建設規劃環評等方面的反饋資訊和路線勘察獲得的實際情況,3號線一期規劃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整。首先,由於寧波莊橋機場搬遷時間未定,最初規劃的一期北端終點被從寶成路站縮短至大通橋站。其次,為了避讓城市內河水源保護地,原規劃沿錢湖北路和中興南路的麥德龍–兒童樂園[註 2]區間走向被東移至沿前塘河至仇畢村,並在仇畢村新增永達路站[註 3]。最後,為了使一期工程的配屬列車能夠進行定修和鏇輪作業,原姜山停車場和朝陽機廠的功能進行了對調。上述方案在2013年11月編制完成的《寧波市軌道交通3號線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中予以確定[3],並由國家發改委辦公廳批覆同意。2014年10月31日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得寧波市發改委批覆,初步設計則於12月5日獲批,3號線一期工程成為第二輪建設規劃中首條獲批的路線[16][17]。
Remove ads
作為第二輪建設規劃中首條開工建設的路線,3號線一期工程首個車站於2014年12月23日開工建設[18]。此後,仇畢站、錢湖北路站等車站主體結構相繼封頂。2018年8月6日,南部商務區站主體結構的封頂標誌著一期工程所有車站主體全部封頂[19]。
2015年11月30日,當時全球最大的土壓平衡矩形盾構機「陽明號」從高塘橋站南端始發,開挖3號線首條盾構隧道[20],隧道於2016年11月11日貫通。作為矩形盾構試驗段,這段隧道開挖的成功使在舊城區以更低的拆遷成本開挖地鐵隧道成為可能[21]。工程正線首條貫通隧道,下穿甬江的大通橋–中興大橋南區間左線,也於11月15日貫通[22]。至2018年5月4日,3號線一期盾構區間全線洞通[23]。
在土建工程陸續完成的同時,2018年3月15日中興大橋南站首先開始開展機電施工[24],2018年5月4日大通橋站和奉化線高塘橋-姜山高架區間U型槽首先開始鋪軌[25]。最終,全線於2018年11月25日實現軌道鋪通,12月末實現電通[26]。
Remove ads
3號線首組列車於2017年12月20日在寧波中車產業基地下線[27]。2019年1月28日,在完成限界檢測、冷滑以及電車線送電等工作後,一期工程開展了熱滑試驗[28],試驗於1月30日完成[29]。同年3月11日,一期工程配屬的所有17列電客車全部到達機廠,並開始驗收和車輛測試,車站及線網聯調、行車聯調、供電聯調等工作則在其後展開[30]。2019年6月5日,3號線通過試營運評審[31],並於6月30日通車試營運[32]。
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鄞奉段,前身為寧波軌道交通鄞奉線,前稱寧波至奉化城際鐵路(寧奉線、寧奉城際),建設時編號寧波都市圈城際鐵路S3線,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營運中的一條市郊鐵路,屬於寧波軌道交通系統。鄞奉段起自鄞州區境內的高塘橋站,終於奉化區境內的金海路站,全長21.808公里[33]。路線由寧波軌道交通集團負責建設和營運,於2015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34]。2019年9月28日,首通段姜山站至明輝路站與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直通運轉[35],屆時末班車為20:00,有別於3號線。2020年3月4日,軌道交通指揮部確認將寧奉城際改名鄞奉線。[36]後通段於2020年9月27日試營運,鄞奉線全線改稱為「3號線(鄞奉段)」,營運時間與3號線保持一致[37]。同時,路線預留了拆分獨立營運的條件[38]。
Remove ads
鄞奉段起點為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高塘橋站,以地下線形式向南,下穿寧波繞城高速公路後轉為高架線,進入姜山鎮環鎮北路,此後折向東轉入雁湖路,經過鄞州工業園和甬江村,至方橋後轉入東環路西側向南,在跨越葭浦江後轉向路中設置,最終到達金海路。路線全長21.808公里,其中地下線0.784公里,高架線20.624公里,過渡段長0.402公里[33][39]。方橋至大成四站及前後區間與寧波機場快速路南延段共構[40]。
遠期鄞奉線將從方橋站拆分。方橋站以北的路線將被納入3號線,維持80公里最高時速不變。而方橋站以南路線將從方橋站北延,經過2號線櫟社站,終於5號線張家潭站。南端也將從金海路站繼續南延,經過奉化火車站後向南抵達寧海境內。南段時速屆時將提高到120公里[38]。
根據2005年公布的《奉化市市域總體規劃》中的軌道交通規劃,鄞奉段原規劃為接駁3號線的一條輕軌,包含前往城區和溪口鎮的一主一支兩條路線[41]。2006年公布的《寧波軌道交通線網控制性詳細規劃》路線總平面圖中,將鄞奉段明確為一條接駁3號線的城際軌道路線[42]。2013年,該段路線以寧波至奉化城際鐵路為名納入《浙江省都市圈城際鐵路近期建設規劃》,上報國家發改委審批,並於2014年12月獲得批覆[43]。在此期間,路線的走向和建設時序得到了進一步明確:確定起點為續接3號線高塘橋站,終點為金海路站,全長21.8公里,並預留進一步延伸的條件[44]。寧波至奉化城際鐵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於2015年11月獲得浙江省發改委批覆,為浙江省都市圈城際鐵路規劃中首條獲批的路線[45]。


2015年12月30日,寧奉線先行節點,位於奉化區境內的金海路站開工建設[34]。2017年1月,位於鄞州區境內的甬江村站[註 4]開工[46]。同年6月13日,位於奉化區境內的機場快速路共線段開工建設[40]。2019年1月28日,自姜山站至明輝路站的首通段橋梁貫通[47]。首通段鋪軌於2018年5月4日展開[48],2019年3月29日短軌鋪通[49]。全線供電施工於2018年5月23日開工[50],首通段於2019年5月20日完成電通[51],6月5日開始空載試運轉,9月28日開通[35]。2020年3月4日,軌道交通指揮部確認將寧奉城際改名鄞奉線。[52]自朝陽站至金海路站的後通段於2020年3月31日完成長軌通[53],5月6日完成熱滑,此後展開聯調聯試[54],2020年9月27日開通營運並改稱為「3號線(鄞奉段)」[37]。
技術特點
3號線一期工程永達路站[註 3]至兒童公園站盾構區間由中鐵隧道局承建,工程需要下穿日通過列車數超過200對的杭深線寧波東站西咽喉,是中國國內首例盾構下穿高鐵道岔的工程。由於盾構隧道下穿對鐵路的電力、列控等方面可能存在影響,工程風險較大難度較高,該工程被視為3號線一期工程中的控制性工程[55]。該區間的盾構施工於2017年11月8日成功推進到脫離鐵路地段影響範圍,標誌著下穿工程的成功[56]。
盾構區間隧道穿越寧波東站時與杭深線平面夾角呈84度,隧道頂部埋深約25公尺[57]。2017年3月起盾構隧道施工方就與上海鐵路局等鐵路有關部分進行協調,確定下穿工程技術實施方案。根據方案,上海鐵路局在盾構隧道下穿前組織了道岔遷改,在下穿工程施工期間臨時改移行車路線,以避免地基沉降對行車的影響[56][58]。盾構工程建設者通過對鐵路路基的注漿預加固,和在盾構機掘進期間結合地表沉降監測調整盾構機控制參數並實施同步注漿、二次注漿的方式,將地層損失率控制在了0.8%以下,實現了沉降導致的路軌不平順不超限值[57]。
根據地鐵設計規範,地鐵隧道中每600公尺要設置一處聯絡通道連接上下行兩個方向的隧道,以滿足防災逃生的要求[59]。在3號線一期工程盾構隧道聯絡通道建設過程中,工程建設者採用了盾構法來實施聯絡通道施工。2018年1月15日,首條盾構法聯絡通道完成施工,該通道是國內貫通的首條盾構法聯絡通道,同時也是世界上首條採用盾構法施工的軌道交通聯絡通道[60]。
3號線首條盾構法聯絡通道直徑3.15公尺,長17公尺,埋深約20公尺[61]。工程實施方案由中鐵上海局、上海隧道工程、寧波大學等機構組成的科研聯合體研究提出。該技術推動了地下工程建設的非開挖化、全機械化[62],在部分區段實現了工期較傳統施工工藝縮短80%的效果[63]。
車站
寧波軌道交通3號線一、二期和鄞奉段共設車站29座,其中20座為地下車站[64],其餘為高架站。
3號線車站命名時,既考慮了車站所處地理位置,又結合了車站周邊區域的歷史情況、風土人情以及文化底蘊。在保證軌道交通自身功能的前提下,儘可能地發掘當地具有歷史意義、文化內涵,選擇能很好反映車站所在區域風貌且具有代表性的歷史文物、公共設施、道路等作為軌道交通車站站名[65]。因而在此過程中,多座車站站名因歷史傳承和辨識度的原因曾進行更改[66][67]。



3號線一期大多數車站採用與標誌色相近的香檳金作為主色調,櫻花公園站、體育館站、兒童公園站則分別採用櫻花粉、湖藍和綠色作為主色調,以體現車站的特點。在一期15座車站中,大通橋站、體育館站、鄞州區政府站和南部商務區站設有文化牆。大通橋站的文化牆主題為「水韻」,由橋和寧波地名組成。體育館站的文化牆主題為「甬城律動」,以光影水韻為背景,結合運動人像剪影為前景。鄞州區政府站的文化牆主題為「光耀鄞州」,由星光構成,主體部分為寧波博物館建築輪廓。南部商務區站的文化牆主題為「瑞錦榮城」,通過算盤珠構成寧波南部商務區建築的天際線[32]。3號線一期車站的出入口雨篷則曾進行設計方案公開徵集和網路投票[69][70],最終經過評選採用了廣州地鐵設計研究院的「色彩繽紛」方案[71]。
3號線鄞奉段車站均為高架站,站外裝修主題為「騰飛之翼」,由弧線構成外立面。站內裝修主題則為「書香人文」,車站採用「書簡」造型吊頂,上刻古詩文。姜山至明輝路三站採用金色為站內主題色,而朝陽至金海路則採用綠色。方橋、南渡、大成東路、金海路四站立柱使用彩繪玻璃,主題分別為「紅幫故里」、「桃花源里」、「彌勒聖地」、「金色海洋」,展現奉化區的文化特點[72][73]。

車輛


3號線一期車輛由中國中車寧波產業基地接受中車株洲電力機車轉讓圖紙生產[74],並由株洲中車時代電氣牽引提供牽引系統。3號線一期首組列車於2017年12月20日下線[27],一期17列配車後相繼於2017年至2019年製造完成並交付使用[30]。鄞奉段計劃配車21列[75]。二期計劃配車8列,車型與一期基本一致,按自動化等級為GoA3採購[76]。
3號線在營列車主要系統與1號線、2號線一期車輛基本一致,為B型車,全長118公尺,寬2.9公尺,高3.8公尺,採用6節編組(= Tc + Mp + M - M + Mp + Tc =)[77],定員1460人,最高速度80公里/小時[3][78]。列車設有再生制軔裝置,可回收90%的制軔能量。車內使用鋁蜂窩地板,用於減少噪音和振動,頂部設有藍天白雲LED照明,門口立柱為帆船形。列車內裝80%的產品由寧波本地生產。列車外觀以白、黑為基礎色,伴有路線標誌色金穗黃,因將營運至奉化區境內,車頭燈和尾燈設計為笑臉形,輪廓為金色,寓意為笑口常開的布袋和尚[27][79]。
3號線開通後曾一度實行大通橋站至金海路站的單一交路運行[80],2020年12月起改用大小交路運行模式,以大通橋站至南部商務區站作為小交路運行區間。其中,工作日期間,早、晚高峰和平峰時均混合開行間隔分別為4分30秒的小交路和9分鐘的大交路,20:00後的低峰時段以約10分鐘行車間隔開行大通橋站至金海路站的單一大交路;雙休日則僅開行單一大交路,平峰行車間隔6分30秒,低峰行車間隔10分鐘。此外,工作日早、晚高峰期間會各加開3列單向由金海路站直達南部商務區站的直快列車[81],鄞州客運總站以南僅停靠姜山、方橋、大城東路和金海路,相比站站停列車全程運行時間少5分鐘[82]。規劃遠期每小時可開行28對列車[3]。
附屬設施
3號線一期設置首南機廠,位於鄞州區首南街道境內,寧波繞城高速公路、高陽路和明光路合圍的地塊內,占地面積約15.87萬平方公尺,房屋總建築面積約6.37萬平方公尺,設有運用庫、檢修庫、綜合樓、運轉綜合樓、物資總庫等14個建築單體[83]。該機廠主要承擔3號線車輛的定修、臨修、鏇輪作業和列車檢測、停放任務[3]。
3號線鄞奉段設置奉化停車場,位於奉化區金海路站後東南,東環路東側,規劃湖橋東路以南地塊內,規劃用地面積15.56萬平方公尺,承擔列車停放和運用任務[84][85]。
3號線二期設有朝陽停車場,位於鎮海區駱駝街道境內[64]。3號線二期納入5號線營運期間定修、大修、架修由5號線經堂庵跟機廠承擔;一二期直通運轉後,列車的定修恢復至3號線首南機廠承擔,大修、架修則由1號線天童莊機廠承擔[86]:54。
3號線與1號線共享櫻花主變電所,與2號線共享雙橋主變電所[3]。此外,鄞奉段在南渡站附近設置一座主變電所,連接奉化220千伏廣濟變電所,設置兩台110/35千伏主變壓器[84]。
3號線與其他路線共用一座控制中心,路線的指揮控制、營運管理、制票清分作業均在控制中心完成,其中二期工程初期納入5號線管理。中心位於陳郎橋江以東,浦港路以西,寧穿路以北,靠近1號線東環南路站[87],占地面積24195平方公尺,總建築面積81068平方公尺,由廣州地鐵設計院設計[88][89]。
3號線採用由上海電氣泰雷茲提供的CBTC號誌系統[90]。綜合監控系統、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變電所綜合自動化系統、氣體滅火系統等系統則中控資訊公司提供[91]。二期工程初期納入5號線控制,採用全自動無人看守運行標準,遠期與一期工程貫通後實現3號線一二期統一管理[89]。
爭議
3號線一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示後,鄞州區東湖花園小區居民曾因擔心房屋安全及地鐵振動影響,以及認為3號線實質的建設規劃「擅自修改」了國家發改委批覆的《寧波市城市快速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反對3號線下穿前塘河的方案。但軌道交通建設部門認為,路線走向修改正是為了符合環保部之前對線網規劃的意見,區間因不含風亭而不存在噪音污染問題,而振動問題可通過減振達到相關國家標準,因而只在原設計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了該區間的減振級別[3]。最終,3號線的改線規劃獲得了國家發改委辦公廳的同意,整個建設規劃獲得了寧波市發改委的批覆,而東湖花園居民的要求沒有得到接納[16]。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