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寧錦之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寧錦之戰是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明朝後金之間在寧遠錦州一帶進行的一場戰役,結果明軍取得勝利,這是寧遠之戰後明軍對後金軍第二次取得城市攻防戰的勝利。

快速預覽 寧錦之戰, 日期 ...

戰役經過

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率軍進攻趙率教駐守的錦州,不克,又進攻袁崇煥祖大壽滿桂駐守的寧遠,又不克,後金軍轉而又回攻錦州,依然戰敗,皇太極只得率軍撤退。

寧錦之戰中,明軍再次貫徹天啟六年正月(1626年)寧遠之戰中的憑堅固守,並同樣再次使用了紅夷大炮,使得後金軍隊的騎兵長處無法發揮,從而驗證了關寧錦防線的有效性,明朝將此役稱為「寧錦大捷」。

明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皇太極親率後金軍隊包圍錦州,進而攻打寧遠(今遼寧興城)。袁崇煥等率明軍固守,城得保全。是月十一日,後金軍隊直抵錦州,四面合圍後繞過錦州南下,攻克防線中的諸多堡壘,掠其物資。巡撫袁崇煥認為守衛寧遠的明軍主力不能隨意調動,於是挑選精銳騎兵4000,令尤世祿祖大壽統率,繞至後金軍隊後方,又另外派遣水師東出相牽制。世祿、大壽等將行,後金軍大軍已抵寧遠城下。袁崇煥與中官劉應坤、副使畢自肅督將士登陴守戰,列營濠內,集中大炮猛烈轟擊後金軍隊。而世祿、大壽等率軍大戰城外,士卒多死,仍力戰不退。後金遂解寧遠圍,增兵圍錦州,據說士卒損傷無數,然錦州終不可破。王在晉聲稱毛文龍此時率東江軍直逼遼陽,後金被迫退兵後撤回援。(《三朝遼事實錄》卷十八,天啟七年八月),但其故意篡改了毛文龍襲擊後金的時間,實際上是發生在天啟六年五月,毛文龍派出的襲擊部隊慘敗於鞍山驛之戰。袁崇煥本人事後雖然也稱「孰知毛文龍徑襲遼陽,旋兵相應,使非毛帥搗虛,錦寧又受敵矣!毛帥雖被創兵折,然數年牽制之功,此為最烈!」,但袁實際上是在嘲諷毛文龍作戰不力,卻還要搶功。「此賊數十年未經一創,況損於我而償於西虜與毛帥,奴氣又復振,能一刻忘臣哉。」(《兩朝從信錄》卷三十一,天啟六年八月,遼東巡撫袁崇煥奏言)。時稱寧錦大捷。

Remove ads

戰役之後

寧錦之戰後, 袁崇煥受到督餉御史劉徽、河南道御史李應薦等交章彈劾,要求「從重議處」(一不救錦州為「暮氣」。二是主款議和,招致後金東侵朝鮮,西征寧錦。)——《天啟七年七月實錄

袁崇煥於七月一日上「乞休疏」,以有病為由,申請辭官回籍調理。在魏忠賢的唆使下,熹宗很快就批准了他的申請,寫道:袁崇煥「疏稱抱病,情詞懇切,准其回籍調理」。張伯楨輯:《袁督師遺集》,卷1。他在李應薦的奏本中又批道:「袁崇煥暮氣難鼓,物議滋至,已准其引疾求去。」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