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安格拉·梅克爾任內德中關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梅克爾—德中關係是指在前任德國聯邦總理安格拉·梅克爾(Angela Merkel)任內(2005年11月22日-2021年12月8日)的德國與中國之間的外交關係以及梅克爾政府對於中國的外交政策。
![]() |
對華態度
梅克爾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係,堅持一個中國(One China)政策,但在西藏問題上,就人權問題上保持強硬的立場。梅克爾積極推行美國的價值觀外交,並在基督教聯盟黨提出的「新亞洲戰略」中聲稱,中國給大西洋兩岸的民主體制帶來挑戰。[1]
2007年9月23日,梅克爾在總理官邸會見第十四世達賴喇嘛,表示支持西藏文化自治,是現任總理正式會見達賴之首次,為其贏得了許多德國國內的選民,但卻使中德關係走入了低谷,這次會面引發中共的強烈反應,德國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亦對此做出批評。梅克爾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回應說「我是德國總理,我有權決定在哪裡和誰見面。不會因為對華貿易關係而在原則問題上妥協讓步」。梅克爾於2008年3月藏區流血衝突發生之際即表示未來還會再接待到訪的達賴喇嘛,她其後更表明不會出席北京奧運,成為第一個宣布不出席的大國領導人。這種行為被德國副總理兼外長施泰因邁爾批評為「櫥窗外交」。[2]
她12次到訪中國,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到訪過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南京、西安、成都、合肥、瀋陽、武漢等,她也是任內訪華次數最多的西方國家領導人。在北京抖空竹、在成都逛菜市場、學做宮保雞丁。正是有了對中國的深入了解,梅克爾在發展對華關係時始終堅持與中國加強合作,保持對話。在梅克爾擔任總理期間,中德關係,特別是中德經貿關係迅速發展。中國不僅是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中國市場也成為德國企業最為看重的海外市場。正是依靠中國市場,德國企業在近年來愈發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依然保持著良好的發展勢頭。[3]
Remove ads
梅克爾訪問中國
2005年開始出任德國聯邦總理的梅克爾在上任後的第二年開啟了她作為總理的首次中國行。第一次出訪中國,梅克爾選擇了北京和上海兩站。當時中國媒體在報道對梅克爾的訪華印象時稱,「展現在中國民眾面前的梅克爾是一副謙遜簡樸的形象,鏡頭前的笑容甚至有些羞怯」,但她的「高效和務實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次年9月,梅克爾在總理府會見了藏人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引得北京勃然大怒,德中關係隨之進入「冰期」。2008年10月,梅克爾再度前往北京,出席亞歐會議並與中國國家總理溫家寶舉行會晤。她在北京受到了熱情接待。當時跟隨她訪華的還包括德國工業聯合會(BDI)、大眾汽車集團、西門子股份公司、蒂森克虜伯公司和戴姆勒公司的高層代表。當時媒體評價稱,梅克爾的這一次訪問「為德國企業界打開了通往中國的大門」。
在梅克爾即將卸任之際的2021年10月13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同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視頻會晤時,高度評價對中德、中歐關係發展作出的貢獻。在其擔任德國總理的16年裡,梅克爾曾12次訪華,足跡遍布中國大江南北。
Remove ads
默爾克對德中關係的評價
在談到中國時,記者問梅克爾「似乎你對中國有著一種特殊的關係,因為幾乎每年你都會出訪中國。」梅克爾說:「我剛當總理的時候,中國的GDP是2.3萬億美元,仍然略低於德國(2.8萬億美元)。今天,中國的GDP是14.7萬億,而我們的GDP是3.8萬億。儘管我們仍是一個相對富裕的國家,但我們在世界上的作用越來越小, 因為世界的平衡完全改變了。因此,我們必須以戰略上明智的方式建立我們的關係。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我們曾經很重要。今天,我們必須為保持重要地位而奮鬥。」[5]
雙邊會談
中德政府磋商
2010年7月,德國總理梅克爾訪華。訪華期間,雙方發表《中德關於全面推進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公報》,並同意建立政府磋商機制。同年10月,溫家寶總理在出席第八屆亞歐首腦會議期間應邀赴德與梅克爾會晤。梅克爾邀請溫家寶於2011年赴德共同主持首輪中德政府磋商。[6][7]
2011年6月27日至28日,由溫家寶與梅克爾共同主持的首輪中德政府磋商在德國首都柏林舉行。中德政府磋商機制正式啟動。在政府磋商中,兩國外交、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部門的二十多位部長在對口會談的基礎上,分別匯報了各自領域合作情況和今後的工作規劃。雙方達成多項重要共識,簽署了一系列重要協議,發表了首輪中德政府磋商聯合新聞公報。
2012年8月30日,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在北京舉行。溫家寶與梅克爾共同主持。兩國總理聽取了雙方外交、經濟、科技、教育、環保等23個部門負責人進行對口會談的工作匯報,並對下一階段各領域合作進行指導和部署。雙方簽署了一系列涉及航空、汽車、通信、能源、環保、衛生、海洋等領域的合作協議,並發表第二輪中德政府磋商聯合聲明。
Remove ads
中國領導人訪問德國
2014年,習近平訪問德國,雙方確立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8]
對朔爾茨—德中關係的影響及延續
2021年尾上任的德國「交通燈」政府(奧拉夫·蕭茲)相較於梅克爾政府採取了更強硬的對華立場。德國新一屆聯合政府能否繼續延續梅克爾時代的對華政策仍有待觀察。
應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邀請,朔爾茨於2022年11月4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他將是新冠疫情近三年以來第一個訪問中國的西方已開發國家領導人。這也將是朔爾茨2021年12月8日就任德國總理以來首次出訪北京。[13][14]
參見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