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寶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生平
清鄭親王濟爾哈朗八世孫,年少時,家中祖宅遭焚毀,家道中落,寶廷乃發憤讀書。二十二歲中舉。二十六歲中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
累官內閣學士、禮部侍郎等職務。以直諫著稱,力主除弊、御外,和張之洞、張佩綸等官員被當時人視為「清流黨」。黃體芳、寶廷、張之洞、張佩綸合稱〈清流四諫〉或〈翰林四諫〉,以敢言著稱[3]
光緒八年(1882年)主持福建鄉試,途中將船女納為妾,回北京後上書自劾罷官,老景淒涼。[1]
寶廷入仕前,作《補履》詩,抒發救弊抱負:「履兮!履兮!吾補汝未識,汝可知吾苦。此生事事不周全,茫茫宇宙誰肯補?」為官期間,寫下《質女行》、《中州女》、《肩擔兒》等詩作描寫災年的民瘼。《經三叉河口有感》、《表忠觀題壁》、《題焦山文文山墨跡》、《五人墓》等詩以抒愛國情懷。晚年貧居時作有《無衾嘆》、《無火嘆》、《冬日嘆》、《雨夜書懷》等詩。短詩《糖胡盧》:「胡盧穿累累,咀嚼蜜滿口。外視盡光華,中心隱枯朽。」汪辟疆曾說:「語近代旗籍詩人,偶齋高踞一席無愧也。」[1]
Remove ads
著作
- 《偶齋詩草》
- 《長白先生奏議》[1]
家庭
延伸閱讀
[編]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