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山口縣
日本第一級行政區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山口縣(日語:山口県/やまぐちけん Yamaguchi ken */?)是位於日本本州最西部的縣,為中國地方五縣之一,縣治為山口市,最大城市為下關市。現今縣境為德川幕府時代的長州藩(當時的周防國和長門國),藩主是受幕府排斥的外樣大名毛利氏,藩廳設在萩城(現山口縣萩市),所以又叫毛利藩或萩藩。山口縣為本州最西端的都道府縣,隔關門海峽與九州地方相望。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7年9月15日) |
Remove ads
簡介
山口縣位於日本中國地方,縣內土地大部分屬於山陽地方,北部的萩市、長門市則是歸類在山陰地方西部。縣廳位於該縣中部的山口市,最大都市則是位於該縣西端的下關市,其中下關市與位於九州的福岡縣北九州市僅一水之隔,兩市隔關門海峽相望,透過多條跨海橋隧相連,並形成一跨縣都會區。
山口縣島嶼面積270.3685平方公里,人口66,522。
山口縣平常生活中使用山口方言。
地理
它形如半島,西北兩面瀕臨日本海,南臨瀨戶內海,隔關門海峽與九州相望,西距朝鮮半島也不遠。
自古以來,山口就是連通日本本州與九州和朝鮮半島以至中國的交通要衝。在歷史上,山口地區也一直占有重要位置,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山口縣面積6100平方公里,山地丘陵佔90%以上,低地只有1/10。縣都位於山口市,重要城市有下關市、岩國市。
- 周邊海域
- 主要河川
- 一級河川
- 佐波川
- 小瀨川
- 二級河川
- 錦川
- 椹野川
- 厚東川
- 木屋川
- 阿武川
整體上屬於瀨戶內海式氣候,但從日本海方面至內陸地區為日本海側氣候,冬季時陰天的日子較多,也可見雪。特別是內陸部分的阿東町、萩市內陸部分、周南市與岩國市等位於北部的地方為在縣內也可見到積雪的地區。
歷史


山口縣有「政治縣」的別稱,出身於該縣的日本首相位居各都道府縣之冠。64位首相就有9位出自山口縣,包括:伊藤博文、山縣有朋、桂太郎、寺內正毅、田中義一、岸信介、佐藤榮作、安倍晉三、菅直人,遠拋離排名第二的東京都(5位首相)。對於臺灣而言,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中,第2至5任的桂太郎、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佐久間左馬太與第11任的上山滿之進皆出身山口縣。
德川幕府時代末期長州藩政府秘密派往英國留學的五位藩士─伊藤博文、山尾庸三、井上勝、井上馨、遠藤謹助有長州五傑之稱,在當時日本的政治上發揮巨大影響力。
另外,幕末時期(1853 - 1867),幕府排斥的外樣大名長州藩和薩摩藩(今鹿兒島縣)共同成為討幕運動中心,後來的明治維新時期,長州藩政治家輩出,形成了日本藩閥政治中佔主導地位的「長州閥」,因此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局也長期由長州藩(山口縣)等南方出身者把持。
最西面的下關市區的下關港周邊,古稱赤間關(あかまがせき),亦寫作訓讀相同的赤馬關(あかまがせき),音讀為(せきばかん),簡稱馬關(ばかん)並成為其別名。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後,大清國(中國)戰敗並被迫與日本在此舉行和談並簽訂《馬關條約》(《下關條約》)。
Remove ads
政治
經濟
- 總部設置於山口縣內的企業
- 於山口縣內設置生產點的主要企業
以山口縣為舞台的作品
- 電影
- 七夕之夏(チルソクの夏)(下關市)
- 動畫
地區
大眾媒體
- 《山口新聞》(全縣覆蓋,山口合同新聞社)
- 《宇部新報》(宇部市、山陽小野田市)
- 《防府日報》(防府市)
- 《日刊新周南》(周南市、下松市、光市)
- 《柳井日日新聞》(柳井市)
- 《日刊岩國》(岩國市)
- 《長門時事新聞》(長門市)
- 一般報紙(全國報)
- 體育報(全國報)
- 其他(全國報)
- 《MINATO新聞》(日語稱「みなと新闻」,是一份專門報道有關水產業的日刊報紙。)
交通
- 西日本旅客鐵道(JR西日本)
- 九州旅客鐵道(JR九州)
- 山陽本線
出身名人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參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