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原平市
中國山西省的縣級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原平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山西省的一個縣級市,由忻州市代管。位於山西中北部的忻代盆地內。東臨五台,西靠寧武,南與忻州、定襄毗鄰,北和代縣、朔州接壤。
西漢以來就是山西北部的一個重要縣份,也是太原通向塞外的交通樞紐。境內京原、同蒲鐵路在市區交匯,朔黃鐵路和京原、大運等公路穿境而過,大運高速公路縱貫南北,交通條件極為便利。東西綿亙群山為歷代之天然界域,陽武河、滹沱河畔是全市之開闊地帶。東西相距62公里,南北長約58公里,總面積2556平方公里。市人民政府駐前進西街835號。
Remove ads
歷史
原平已有2000多年的城治歷史(原縣址一直在今原平鎮後改新原鄉)。戰國時屬於趙國,秦時,屬太原郡。西漢元鼎三年(前114年)始置原平縣,屬太原郡。東漢建安十五年移置為雲中縣,屬新興郡。建安十八年復原平縣,屬雁門郡。
三國時仍為原平縣屬雁門郡。西晉時永嘉末陷(僑置崞縣於今崞陽城)。十六國前期屬雁門郡原平縣境地,後縣治移至今崞陽(至1958年12月)。東晉元興二年(410年)置石城縣(今崞陽),隸屬秀容郡。武定四年(547年)改為廓州,領廣安、永定、建安三郡。北齊時為北顯州屬并州省,北周又復石城縣屬并州總管府。
隋開皇五年(585年)復改石城縣,十年(591年)屬平寇縣,至大業二年(606年)改名崞縣。唐貞觀初,崞縣屬河東道代州管,貞觀五年以思結部落駐於秀容境,置懷化縣。貞觀十二年改屬代州,後併入秀容。證聖元年分武延縣,神龍元年改稱唐林縣(在今原平唐林崗)。
五代後一直沿襲崞縣至金初為河東北路代州管,金(1128年)改為崞山軍。元太祖十四年(1220年)升為崞州,屬冀寧路。至元三年(1266年)屬太原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為崞縣,洪武八年(1375年)屬太原府代州管。清雍正二年(1724年)直隸代州,仍稱崞縣。
民國屬雁門道,亦稱崞縣。抗戰時期,崞縣曾按太同(太原—大同)公路分為東西崞縣,1946年合併崞縣,中共建政後至1958年12月人民政府遷縣治於原平,改稱原平縣。1993年6月7日經山西省人民政府報請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稱原平市(為忻州代管),是全省放權改革試點縣(市)之一。
Remove ads
人口
根據(山西省)忻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原平市常住人口為413922人。[2]
地理
原平地處五台山和雲中山之間,滹沱河縱貫南北。原平屬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季風氣候顯著。冬寒冷、較長,夏季悶熱,春秋較短。1月平均氣溫−7.7℃,7月平均氣溫23.3℃,年平均氣溫9.0℃,降水量417毫米。
自然資源
原平市共有土地3840553.17畝,其中農用地2009911.54畝,含耕地1225783.6畝,林地380674.5畝,園地165918.03畝,牧草地30280.57畝,建設用地207254.57畝。
原平市礦產資源豐富,分布較廣,素有「東山搖錢樹,西山聚寶盆,中間米糧川」之稱。「東山搖錢樹」是指東社等東山地區鄉鎮,盛產水果,尤其以同川梨負盛名,曾為帝王貢品,在全國果品鑑定會上一舉奪魁,現在年產水果達2萬餘噸,是山西省最大的水果產區之一和全國酥梨生產基地。
「西山聚寶盆」是指軒崗等西山地區鄉鎮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有煤、鋁、鐵、石灰岩、鉀長石、矽石、銅礦、粘土等20種之多,其中煤、鐵、鋁、石灰石儲量最多,具有極大的開發價值。原平已探明的礦產包括:
- 煤:原平煤炭儲量最大,現已探明保有儲量11.2億噸,含煤岩系展布面積400平方公里,煤層平均厚度19—20米,且埋藏淺,煤質高,多系氣煤、肥煤、焦煤等上好的工業用煤,發熱量在6500—7300大卡左右。
- 鐵:初步探明儲量2.9億噸,面積6平方公里,長達2900餘米,礦體埋藏淺,出露良好,易采易選,礦體成份簡單,礦點大都分布在鐵路沿線和幹線公路兩側,運輸方便,開採條件優越。
- 鋁:鋁土礦分布面積與煤田面積基本一致,主要分布在段家堡、官地、牛食堯、長梁溝、龍宮、神山堡等地,已探明儲量1.25億噸,礦體平均厚度3米,礦床面積100平方公里,出露良好,剝采比平均為1。礦石氧化鋁含量65.44—79.58%,氧化鐵含量1.52—2.23%,品位等級優良。
- 石灰石:石灰石是原平最大的礦藏資源,遍布西北大地,估算儲量為3019萬噸,氧化鈣含量一般在48%以上,最高達54%,礦體厚度236.8米,是理想的電石與水泥原料。
此外,本市其它礦產資源還有白方岩、鉀長石、矽石、磷礦、銅礦、水晶礦、金礦等以及花崗岩、大理岩、熱水、雲母、鹽鹼硝、螢石、石膏等礦化點,而且多數礦層比較穩定,開採條件較好,地理位置適當,便於開發利用。
「中間米糧川」是指西鎮、大牛店、崞陽、新原、閆莊等平川鄉鎮,盛產糧食。有玉米、高糧、小麥、水稻、穀子等,總產5億斤左右。原平又是山西省玉米、高梁定點制種基地,全國最大的青椒制種生產基地,山西省商品糧生產基地和蔬菜生產基地。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北城街道、南城街道、新原街道、吉祥街道、蘇龍口鎮、崞陽鎮、大牛店鎮、閆莊鎮、軒崗鎮、雲水鎮、同川鎮、子干鄉、中陽鄉、沿溝鄉、大林鄉、西鎮鄉、王家莊鄉、段家堡鄉、山西魯能晉北鋁業工礦區、原平市石豹溝煤礦工礦區、原平農場和原平經濟技術開發區。
交通
經濟
文化教育衛生
- 中等專科院校:原平工業學校、原平職業學校、原平農業學校
- 普通高級中學:範亭中學、原平一中、原平二中、忻州四中、軒煤公司中學
- 普通初級中學:城區的原平四中、忻州四中、實驗中學和各鄉鎮聯校
- 小學:城區的原平一小~原平八小,興原實驗小學和各鄉鎮聯校
- 幼兒園:城區的原平市示範幼兒園、原平市第二~第四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
- 醫療機構:忻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原平鐵路醫院(原忻州市腫瘤醫院)、原平市第一人民醫院、原平市第二人民醫院、原平市婦幼保健院、軒崗煤電公司醫院和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名勝古蹟
原平天然名勝、文物古蹟遍布全境。現全市有古建築、古墓葬、古遺址26處,其中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有陽武村朱氏牌樓、練家崗慧濟寺、崞陽南橋等3處。比較著名的勝景有「天涯石鼓」、 「五峰疊翠」等,另外還有土聖寺、佛堂寺、樓煩寺、文廟等十餘處文物古蹟。原平的大營溫泉是山西省六大溫泉之一,熱田面積22平方公里,熱水層厚達158米,目前開發已初具規模,是人們旅遊、遊樂、療養、避暑的好去處。境內有多處革命紀念地。較為聞名的有續範亭紀念堂,原平市烈士陵園,抗日烈士紀念碑,朱德、劉少奇路居舊址,下神頭慘案舊址,峙峪慘案舊址,南神頭慘案舊址,以及柏枝山。
民俗風情
- 鳳秧歌(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 八音會
- 炕圍畫
名人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