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趙爾陸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趙爾陸(1905年6月4日—1967年2月2日),山西省崞縣(今原平市)解村鄉北三泉村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階。曾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等職。
生平
生於書香門第,祖父是舉人,父親是秀才。少年時家境沒落,全家只能供應他一人讀書。縣中學畢業時,父母已去世,借錢考入太原進山中學就讀。校外教小學生維持學業。早年在太原讀書時,曾積極參加學生運動。1926年參加國民黨左派組織西北革命同志同盟會,從事革命活動被學校開除。至上海,後到武漢。1927年春,經董必武介紹進入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教導團,7月隨部隊離開武漢參加南昌起義,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10月隨朱德、陳毅轉到崇義,趙爾陸任特務連黨代表。1928年1月,在朱德、陳毅的指揮下,率部參加了攻打宜章城的戰鬥,打垮國軍第三師的主力,殲國軍一千餘人,接著隨朱德、陳毅發動湘南起義,1928年4月到達井岡山。1928年5月紅四軍成立,任二十八團特務連黨代表。1928年冬,任紅四軍二十八團輜重隊隊長。1929年1月,隨紅四軍主力轉戰贛南、閩西。1930年1月,任紅四軍第一縱隊教導隊黨代表。6月任第一縱隊二支隊黨代表(支隊長蕭克)、旋改任支隊長。10月7日支隊改稱團,任紅四軍(軍長林彪,政委羅榮桓)第十師(師長王良,政委李賜凡)二十九團團長。1931年10月紅一軍團整編,紅四軍重新編成,任紅四軍經理處處長。1932年3月16日,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參謀長陳奇涵,政治部主任羅榮桓)重新組成,任紅一軍團供給部部長。1933年6月紅一軍團在永豐縣藤田整編,將小師小團合併為大師大團,任第一師(師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供給部部長。1934年10月,任紅一軍團後方部部長兼供給部部長,參與長征。到達陝北後,1935年11月任紅一方面軍供給部部長。1936年6月入紅軍大學第一期學習。12月任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總指揮彭德懷)供給部部長[2]。多次秘密潛入敵占區,通過地下黨組織為紅軍部隊籌集武器裝備、糧秣經費。

Remove ads

抗日戰爭時期,趙爾陸任八路軍供給部副部長[3],赴太原向閻錫山爭取了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1937年10月,率八路軍總政治部工作團和八路軍總部特務團一部,隨聶榮臻到晉察冀地區,在以五台、定襄為中心的西部地區活動。1937年11月,任晉察冀軍區第二軍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4],隨後兼第二支隊司令兼政委。該軍分區以八路軍總部特務團為骨幹組建,活動範圍包括五台、代縣、崞縣、定襄、忻縣、盂縣等九個縣,稱為晉東北區。參加晉察冀軍區反「八路圍攻」作戰,同時配合兄弟部隊摧毀各地偽政權,組織抗日游擊隊,創建了以五台為中心的晉東北抗日游擊區。1940年,參與百團大戰,1942年4月兼晉察冀軍區第二分區地委書記。1944年9月,冀晉軍區組建,任司令員,王平任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副司令員陳正湘、副政委王昭、參謀長唐子安。1945年8月,指揮冀晉軍區部隊參與對日反攻,一度攻入石家莊。
國共內戰時期,任晉察冀軍區「冀晉(趙爾陸)縱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46年1月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駐張家口第五小組中共少將代表,9月任晉察冀軍區參謀長,1947年5月兼任軍區後勤司令。1948年5月9日,成立華北軍區任參謀長兼後勤司令員[5]。趙爾陸參與華北地區多次重大戰役,並全面負責組織清風店、石家莊、太原等戰役的後勤保障工作。曾參與平津戰役的策劃和指揮。1949年5月,任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後改中南軍區)第二參謀長,參與指揮廣西戰役和湘、粵、桂的剿匪作戰[6]。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1月改稱第四野戰軍兼中南軍區,任第二參謀長。1950年1月,中南軍區以百分之八十的兵力大剿匪,主要由趙爾陸主持。1952年3月,中南軍區部隊承擔荊江分洪工程,趙爾陸負責思想政治工作、人員調配、籌備和物資供應調撥。1952年6月,毛澤東同趙爾陸談話,讓他負責組建第二機械工業部,統一領導原來分散管理的軍事工業(中央重工業部兵工總局與各大行政區分頭領導),迅速組織人員開創國防工業,生產並修復抗美援朝前線急需的彈藥和武器裝備。1952年8月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二機械工業部部長,負責軍工生產。1955年1月兼任第二機械工業部黨組書記。儘管已轉業到地方,但由於二機部屬於國防工業口,趙爾陸仍然被授予上將軍階[7],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趙爾陸在授銜之後,再未穿過上將軍服。1956年4月,國務院成立以聶榮臻為主任,黃克誠、趙爾陸為副主任的國防部航空工業委員會,開始進行導彈的研製和實驗。1956年9月在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中央委員。1958年2月,趙爾陸任一機部、二機部合併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機械工業部部長,1959年11月兼第一機械工業部黨組書記。
1960年9月,被免去一機部部長職務,任國家經濟委員會副主任,1961年1月,兼任中央軍委國防工業委員會副主任。1961年12月任國務院國防工業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主任羅瑞卿,趙爾陸主持日常工作),1962年12月任中央專門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1964年6月兼任中共中央國防工業政治部主任[8]。1963年,趙爾陸在負責國防科技工作期間,曾要求第五設計院用8年的時間,研製一種「四級液體推進導彈」。該院隨後制定了《火箭技術研製8年計劃》,由此拉開了東風系列導彈發展的序幕[9]。1965年初,主持了國務院第三、第六、第四機械工業部與國防部第六、第七、第十研究院的合併(「部、院合併」)[10]。1965年12月,羅瑞卿被打倒,趙爾陸受衝擊。
1967年2月2日凌晨,在北京辦公室中因哮喘病發作引發心臟病去世,終年62歲[11][12]。
趙爾陸是第一至第三屆國防委員會委員,第二、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
Remove ads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