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巴約
法蘭西下諾曼第首府卡昂(Caen) 和卡蘭坦(Carentan) 之間的市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巴約(法語:Bayeux,法語發音:[bajø] ⓘ),法國西北部城市,諾曼第大區卡爾瓦多斯省的一個市鎮,同時也是該省的三個副省會之一,下轄巴約區[1],其市鎮面積為7.1平方公里,2022年1月1日時人口數量為12,754人,是該省人口第五多的市鎮,在所有法國城市中則排名第742位。
巴約位於卡爾瓦多斯省西北部,歷史悠久,自高盧時期就已成為一個地方行政中心,後羅馬人在此建立奧古斯托杜魯姆,中世紀時因巴約掛毯而聞名,現代則是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2]。
Remove ads
地名來源

「巴約」一名來源於巴約卡塞斯人,後者為一支活動於此的高盧部落[3]。羅馬人入侵後將此地擴建並命名為「奧古斯托杜魯姆」(Augustodurum),該名稱隨著西羅馬帝國的滅亡而逐漸消失[4]。
歷史
巴約歷史悠久,高盧時期為巴約卡塞斯人的活動中心[5],羅馬人入侵後在歐爾河畔建立奧古斯托杜魯姆,使其成為貝桑地區的首府,該城四周出現了堅固的城牆,城內出現了鬥獸場、歌劇院等建築,城外則通過一條大道與帝國內的其它區域相連[4]。公元3世紀後,受到海盜入侵影響,奧古斯托杜魯姆受到嚴重破壞,公元5世紀後成為紐斯特利亞的一部分。中世紀時期,巴約長期為諾曼第的一個普通城鎮,其權力中心逐漸遷至康城。公元11世紀,主教厄德為紀念黑斯廷斯之戰而主持編織了巴約掛毯[6]。英法百年戰爭期間,巴約長期被英格蘭軍隊占領。16世紀末,巴約聖帕特里斯教堂的修建使得巴約成為天主教的一個文化中心[7]。18世紀時,巴約因花邊和瓷器而成為手工業中心,城市也得到一定的發展[8]。法國大革命後,巴約成為卡爾瓦多斯省的一個副省會。展示巴約掛毯的巴約博物館於1835年建成。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巴約附近是奧馬哈海灘行動的重要目標,德懷特·艾森豪與戴高樂曾共同在巴約進行軍事指揮[9]。二戰結束後,戴高樂於1946年視察巴約並指導諾曼第諸地的重建工作。
Remove ads
地理

巴約位於法國西北部,諾曼第大區西部和卡爾瓦多斯省西北部,距離省會康城大約30公里[2]。與巴約接壤的市鎮包括:蓋龍、貝桑地區蒙索、聖盧奧爾、聖馬丹德桑特雷、大聖維戈爾、沃塞勒、歐爾河畔沃[2]。
巴約位於諾曼第沿海平原地區,境內地勢總體平坦,全境海拔在32到67公尺之間[2]。
巴約屬於溫帶落葉林區,市區內的主要綠地公園包括米歇爾·奧爾納諾公園(Parc Michel Ornano)、巴約植物花園(Jardin botanique)[2]等,均常年免費向公眾開放。
巴約境內設有氣象站,以下為該氣象站的數據(其中日照數據取自康城[11]):
Remove ads
行政區劃
巴約是法國諾曼第大區卡爾瓦多斯省的一個市鎮,編號為14047,它也是卡爾瓦多斯省的一個副省會[1]。巴約下轄巴約區,管理巴約縣,同時也是巴約市鎮公共社區的辦公駐地[1]。
法國國家統計與經濟研究所(簡稱「INSEE」)在進行數據統計時,將巴約及相鄰的另外5個市鎮設為巴約城市核心區,並將包括核心區在內的周邊共22個市鎮劃為巴約城市區[12]。 同時,INSEE還將巴約市鎮分為了8個「塊區」(IRIS)[2][13],以便於統計人口分布情況。
交通

法國國道N13線經過市區南部,通過多個出入口與市區連接;此外多條卡爾瓦多斯省省道在巴約境內交匯,卡爾瓦多斯省城際客運提供校車線路,可前往周邊部分市鎮[2]。
2016年,66.9%的巴約家庭擁有至少一輛的私人汽車[14]。同年,巴約境內共發生各類交通事故3起,造成3人受傷[14]。
巴約城市公共運輸(商業名稱為「Bybus」)是當地的城市公共運輸系統,由4條公交線路構成(其中包括1條節假日線路),路網覆蓋了市區內的主要街區[16]。
政治

巴約的現任市長為派屈克·戈蒙先生(Patrick Gomont),他是一名右翼無黨派人士,在2020年的市政選舉中獲得了63.89%的支持率[17]。
在2017年的法國總統大選中,法國第25任總統艾曼紐·馬克宏在巴約獲得了70.75%的支持率[17]。
人口
2017年,巴約市鎮人口數量為13,121,在法國排名第742位。其中男性6,126人,女性7,399人,75歲及以上人口占13.8%,外籍人口數量為223人,人口密度為1,848人/平方公里,當地居民被稱為Bajocasses ou bayeusains(男性)或bayeusaines(女性)[18]。2018年,巴約境內出生107人,死亡人口231人[18]。
經濟
巴約是一個區域性的中心城市,當地共有各類用人單位2,003家,平均歷史為17年,行政、醫療及社會服務是當地的主要就業崗位類型[23]。
財政收入
2019年,巴約的財政收入總額為16,821,900歐元,財政支出總額為16,023,800歐元,當年的債務總額為6,673,330歐元[24]。
2015年,巴約的人均月收入總額為2,146歐元,其中高級職員為4,439歐元,中級職員為2,362歐元,普通職員為1,705歐元[25][26]。
2016年,巴約境內的青壯年(15至64歲)失業率為17.7%,當地36.8%的家庭擁有納稅資格[27]。
社會事務


巴約屬於康城學區[28]。截止2018年1月1日,巴約境內共有1所幼兒園、9所小學、3所初級中學和3所普通高中[29]。2018至2019學年度,巴約境內共有在校中小學生3,042名[30]。
截止2018年1月1日,巴約境內共有全科醫生21名、保健師19名、牙醫19名、護士23名、耳科醫生1名、眼科醫生2名、皮膚科醫生1名、助產士3名、兒科醫生1名和婦科醫生2名。境內共有藥房8家,養老院5家,殘疾人幫扶中心7家[31]。
巴約中心醫院,全名為「歐奈-巴約中心醫院」(Centre Hospitalier Aunay-Bayeux),是法國的一個區域性醫療系統,主病區位於巴約市區,設有床位177個,是當地規模最大的公立綜合性醫院[32]。
2018年,巴約境內共有1家游泳池、5間健身房、2座綜合體育場、9處網球場、6處足球或橄欖球場以及1處籃球或排球場[35]。
巴約足球俱樂部是當地的一支足球隊,成立於1998年,2020至2021賽季參加諾曼第大區足球聯賽[36]。
2014年,巴約及附近地區共發生各類案件2,186起,其中盜竊類案件1,392起,經濟類案件192起,毒品交易類案件94起[38]。
文化
2018年,巴約境內共有1個電影院和1個博物館[35]。巴約市政府提供多媒體中心,向公眾全年開放。
巴約境內有多處法國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其中聖母主教座堂是天主教巴約教區的座堂,亦是當地的地標性建築物;巴約大講堂因展示巴約掛毯而聞名[2]。此外,巴約還有多處與諾曼第登陸及二戰相關的建築,包括諾曼第戰役紀念博物館、巴約不列顛士兵公墓等[2]。
-
聖帕特里斯教堂
-
巴約大講堂
-
巴約大講堂內展示的巴約掛毯
-
諾曼第戰役紀念展品
2020年,巴約境內共有17個賓館共計540間房間,另有1個露營地,可容納共150輛露營車[35]。
法國主要的媒體均可在巴約接收,法國電視三台下屬的諾曼第大區頻道在部分時段播出巴約所屬區域的地方新聞[39]。
相關人物
法國前足球運動員弗雷德里克·內出生於巴約。
友好城市
截至2020年8月,巴約共與五座城市互為友好城市關係[1]: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