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平羅線

朝鲜的铁路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平羅線
Remove ads


平羅線朝鮮語:평라선平羅線 P'yŏngna sŏn */?)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一條幹線鐵路,連結首都平壤平壤站—間裡站與平義線同線)和東部羅先特別市。清津—羅津站一段1965年6月10日通車。

快速預覽 平羅線, 韓語原名 ...

全線為3000伏特直流電氣化單線標準軌鐵路,設135個車站,全長782.8公里。途中經過的主要城市包括平城順川咸興端川金策清津

Remove ads

概述

平羅線經過間裡高原咸興金策清津羅津。是朝鮮一條重要的鐵路線,從平壤穿越朝鮮半島直至日本海,連接咸鏡南道咸鏡北道沿海主要城市,併到達俄羅斯邊境。

目前平羅線是由日本殖民時期修建的平元線、咸鏡線和清羅線組成的。其中:

  • 東北里~高原之間:平元線的一部分
  • 高原~清津之間:咸鏡線(咸鏡本線)的一部分
  • 清津~青岩之間:清羅線

對於間里~東北里之間的路段是朝鮮在戰後修建的。清津至羅津之間的路段,在日本統治時期被稱為「清羅線」,但清津(現清津青年站)至青岩(現金岩石站)之間的區間(11.0公里)於1945年2月1日開通,隨之而來的是戰爭結束。[1]。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20世紀60年代,金岩石~羅津段完成電氣化改造。

在羅先與咸北線(清津-會寧-南陽-水溝-羅津)相連接,並與水溝和圖們江之間的豆滿江線相結合,形成從朝鮮到俄羅斯的連接路線。

20世紀90年代以來,由於老化和資源缺乏,運輸能力和速度都出現下降,與該國其他線路類似。據說,現在從平壤到清津的運行時間比日本殖民時代要長得多。由於朝鮮鐵路維護狀況惡化,近年來與俄羅斯共同開展改善工作。

原本計劃每周有一趟從平壤到莫斯科國際列車,但從2007年開始,因為朝鮮惡劣的交通狀況,所以雙方的列車在邊境的哈山有連接。

Remove ads

歷史

日本殖民時代

咸鏡線

連接高原和清津的平羅線是日本殖民時期咸鏡線(又稱咸鏡本線)的一部分。咸鏡線原本是連接元山、高原、清津、上三峰(現三峰)的線路。目前,朝鮮將元山至高原之間的路段編入江原線的一部分,將清津至三峰之間的路段編入咸北線。

咸鏡線的前身連接京城(現首爾)和元山的京元線大正時期竣工。九一八事變爆發後,京城至朝鮮滿洲國東部的鐵路承擔了重要的國家戰略使命。京城~清津・雄基(今羅先市部分地區,途經南陽)・牡丹江之間開通了晝夜往返的特快列車。咸鏡線北段一度被移交給南滿洲鐵道管理(1941年,全線移交給朝鮮總督府鐵道管理)。

咸鏡線歷史

  • 1916年9月21日 - 文川〜高原〜永興(現金野站)段開通。
  • 1916年11月5日 - 清津(現清津青年站)〜輸城〜蒼坪段開通。
  • 1919年12月10日 - 輸城〜羅南段開通。
  • 1919年12月15日 - 永興〜咸興段開通。
  • 1920年10月1日 - 羅南〜鏡城(現勝岩站)段開通。
  • 1921年11月11日 - 鏡城〜朱乙(現鏡城站)段開通。
  • 1922年12月1日 - 咸興〜西湖津(現西湖站)段開通。
  • 1923年9月25日 - 西湖津〜退潮(現楽園站)段開通。
  • 1924年10月11日 - 退潮〜陽化段、吉州(現吉州青年站)〜端川(現端川青年站)段、朱乙〜鳳岡〜水南段開通。[2]
  • 1925年6月5日 - 朝鮮総督府所屬咸鏡線、咸鏡南部線(元山〜陽化)、咸鏡中部線(端川〜吉州)、咸鏡北部線(水南〜會寧)、(清津〜輸城)段合併為清津線。[3]
  • 1925年11月1日 - 咸鏡南部線陽化〜俗厚段開通。[4]雲浦站開業。[5]
  • 1926年11月11日 - 咸鏡南部線俗厚〜新北青段開通。
  • 1926年12月1日 - 咸鏡北部線鳳岡〜極洞段開通。水南站廢除。[6]
  • 1927年6月1日 - 咸鏡南部線內湖站開業。[7]
  • 1927年8月1日 - 咸鏡北部線極洞〜龍洞段開通。[8]
  • 1927年12月1日 - 咸鏡北部線生氣岩站開業。咸鏡南部線新北青〜居山〜盤松段、咸鏡北部線群仙(現利原站)〜端川段及吉州〜龍洞段開通。[9]群泉-會寧段併入咸鏡北部線。[10]
  • 1927年12月21日 - 咸鏡南部線文峰站開業。
  • 1928年7月21日 - 咸鏡南部線內湖站將搬遷並更名為興南站作為普通站。[11]
  • 1928年8月31日 - 咸鏡南部線盤松站廢除。[12]
  • 1928年9月1日 - 隨著居山至郡善段的開通,標誌著咸鏡線全線開通。元山至會寧段將更名為咸鏡本線。[12]
  • 1929年6月15日 - 上龍田站(現上龍蟠站)開業。
  • 1931年6月15日 - 晩春站開業。
  • 1931年9月10日 - 永安站(現三鄉站)開業。
  • 1931年12月26日 - 興南本町站開業。
  • 1932年10月1日 - 興上站更名為咸南興上站(現咸州站)。[13]
  • 1933年10月1日 - 清津線委託南滿州鐵道運營。[14]
  • 1935年5月1日 - 范浦站開業。
  • 1935年11月1日 - 龍坪站改名為漁大津站。[15]
  • 1937年1月1日 - 松端站改名為利原站(現松端站)。[16]
  • 1937年5月16日 - 義湖站遷移至元山站方向1.9公里。[17]
  • 1937年8月1日 - 義湖站改名為江上里站。[18]
  • 1939年8月16日 - 鶴中站(現松上站)開業。[19]
  • 1939年9月16日 - 玄興站及麻田站開業。[20]
  • 1939年11月1日 - 細浦里站及溫水坪站開業。[21]
  • 1940年6月30日 - 南滿洲鉄道終止對清津線的委託運営。[22]
  • 1940年7月1日 - 咸鏡本線區間改為元山~上三峰段。[22]
  • 1940年9月30日 - 興南本町站廢除。[23]
  • 1941年4月16日 - 新成津站(現長坪站)開業。[24]
  • 1941年12月1日 - 羅南〜清津段開通。羅南和木城段的線路編入康德線。清津~清津港段更名為清津線[25]
  • 1942年2月1日 - 隨著線路的改善,清津站遷移至現在的位置。[26]清津至輪城的距離縮短1.2公里。[27]
  • 1945年2月1日 - 中湖站開業。[1]
Remove ads

平元線

平羅線東北里高原之間的一段是日本殖民時期平元線的一部分。平元線原本是連接西浦龍城馬嵐(現東北里)、高原的線路。目前,西浦、龍城和東北里之間被稱為龍城線。

平元線於二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竣工,全線直達旅客列車在1942年僅有兩次往返。

平元線歷史

  • 1927年11月1日 - 平元西部線西浦〜裵山店〜舎人場(現平城站)段開通。
  • 1928年10月15日 - 平元西部線舎人場〜順川段開通。
  • 1929年10月1日 - 平元西部線順川〜新倉段開通。
  • 1930年11月16日 - 平元西部線鳳下站(現新蓮浦站)開業。
  • 1931年10月1日 - 平元西部線新倉〜長林段開通。
  • 1936年11月1日 - 平元西部線長林〜陽徳段開通。
  • 1937年12月16日 - 平元東部線城內〜高原段開通。[28]
  • 1941年4月1日 - 隨著揚德~城內區間的開通,平元線全線貫通。西浦~高原段更名為平元線。[29]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

戰後,負責管理鐵路的日本工程師被驅逐,駐紮在北緯38度線以北的蘇聯紅軍利用本國的物資對路線進行重建,韓戰爆發後,線路完全癱瘓。此後,在中蘇兩國的支持下,重建工作不斷進展,電氣化工程在20世紀60年代取得進展。1965年6月10日,日治結束後廢棄已久的清津-羅津段再次開通運營[30]

車站列表

更多資訊 站名, 里程(公里) ...
  • 平壤站~間裡站間為平義線,但全部列車駛入平壤站。
Remove ads

廢站

  • 盤松站(반송역) - 位於居山站和乾自站之間。 1928年9月1日,隨著咸鏡線的延伸,前一天8月31日被廢止,關閉時位於咸鏡南道北清郡。(距離間裡427.6公里,距離元山257.0公里)
  • 興南本町站흥남본정역) - 位於昌興站和興南站之間。1940年廢止時,位於咸興南道咸興市興南地區。(距離間裡306.5公里,距離元山135.9公里)
  • 中湖站중호역) - 位於雲浦站和豐漁站之間。廢止時位於咸鏡南道新浦市。(據離間裡374.1km、距離元山203.5km)

廢棄支線

梅峰支線
殷山站 - 梅峰站(매봉역)
  • 所有車站均位於平安南道殷山郡。
長鮮江支線
殷山站 - 長鮮江站(장선강역)
  • 長鮮江站位於平安南道順川市。

出典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