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慶安縣

中国黑龙江省绥化市下辖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庆安县
Remove ads

慶安縣黑龍江省綏化市下轄的一個,位於黑龍江省中部的松嫩平原小興安嶺余脈的交匯地帶,屬呼蘭河流域中上游。面積5469平方公里,縣人民政府駐吉康街道中央東大街18號。

快速預覽 慶安縣 慶, 國家 ...

慶安縣屬於低山丘陵平原區,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

慶安是國家綠色食品A級水稻生產基地、國家級生態示範區、國家級現代農業示範區、首批授牌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中國好糧油」示範縣、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基地、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範縣、全國平安農機示範縣、全國水稻綠色高質高效示範縣、國家有機產品認證示範創建區,享有中國綠色食品之鄉、中國綠色名縣和中國版畫之鄉等美譽。

Remove ads

歷史沿革

慶安縣清代屬呼蘭城守尉轄地,後為呼蘭副都統管轄。原名「於清窩堡」。清同治初年,山東農民於清攜眷來此墾殖定居,漸成村落,稱「於清窩堡」。

1882 年2月(清光緒八年)改稱「於清街」。

1885年5月,黑龍江將軍奏准,設置綏化廳治的同時,于于清街設分防經歷,並取「於清」二字之諧音,以「吉慶有餘」之意,定名「餘慶街」,奏准設置縣的建制,沿用街名,定名餘慶縣。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慶安縣隸屬黑龍江省。

1958年9月5日,國務院批准,撤銷鐵力縣,併入慶安縣。

1962年10月20日,國務院批准,將原並人慶安縣的鐵力地區劃出,恢復鐵力縣。

1965年6月,松花江專區改稱綏化專區,慶安縣隸屬綏化專區。

199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地級綏化市,慶安縣隸屬於綏化市。[2]

區域人口

幅員5,469平方公里,全縣共轄14個鄉鎮,93個行政村,4 個街道、12 個社區,8 個國有林場。慶安居住著漢族、朝鮮族、滿族、回族、蒙古族、鄂倫春族、壯族、瑤族、白族、高山族、錫伯族、布依族、烏孜別克族、鄂溫克族等 14 個民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慶安縣常住人口為260592人。[3]

2022年底全縣總人口為 35 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 28 萬人[2]。全縣總戶數15.7萬戶。生活習俗隨著國家的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服飾著裝變化迅速,花樣年年翻新。日常生活飲食主食以大米、白面為主。菜食有肉類、禽、蛋、各類蔬菜。小孩出生、老人壽日、婚喪嫁娶等方面以漢族的禮儀習俗為主流。居民通用語言為漢語,屬黑龍江省次方言,北方方言規範,接近普通話,語言標準。

行政區劃

慶安縣下轄4個街道、8個、6個[4]

吉康街道、​慶瑞街道、​平順街道、​安泰街道、​慶安鎮、​民樂鎮、​大羅鎮、​平安鎮、​勤勞鎮、​久勝鎮、​同樂鎮、​柳河鎮、​建民鄉、​巨寶山鄉、​豐收鄉、​發展鄉、​致富鄉、​歡勝鄉、​國有林場管理局和​柳河農場

自然資源

慶安縣境內主要河流有9條,即呼蘭河、歐根河、格木克河、伊吉密河、安幫河、拉林青河、銀河、雙銀河、泥爾河。耕地面積278.66萬畝,林地面積206萬畝,草原面積27萬畝,宜漁水面14萬畝,其它用地10萬畝。

土質肥沃,有機質含量為省標二級,速磷含量為省標三級,速鉀含量為省標二級,速氮含量為省標一級,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大豆、高粱、谷糜 、烤菸、甜菜、亞麻和瓜菜等作物,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慶安縣農村人均占有土地7.96畝。

有金屬非金屬水氣礦產三大系列 33 種礦產資源,木耳、元蘑、猴頭菇等豐富的野生山特產品,人參、黨參、刺五加、五味子等 300 多種野生中藥材,鹿、熊、狍、獾、山雞、野鴨等40多種野生動物。[2]

氣候氣溫

慶安縣屬於低山丘陵平原區,海拔高度在160-820米之間,平均海拔450米左右,農業區平均海拔200米左右。氣候特徵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風乾早;夏季溫熱多雨;秋季溫涼適中;冬季寒冷乾燥。全縣年平均日照時數為 2599 小時;年平均氣溫為1.69℃;無霜期 128 天左右;年平均降雨量 577 毫米。

更多資訊 1981-2010年間慶安縣氣候數據, 月份 ...
Remove ads

通信交通

固話和移動通訊覆蓋率達100%,光纖網絡覆蓋率已達100%;有線網絡電視覆蓋率已達100%。綏佳鐵路鶴哈高速、哈伊公路、雞訥公路穿境而過,距哈爾濱170公里。縣內公路總里程1677.70公里,其中鶴哈高速過境62.9公里,國道120.50公里,縣鄉村級公路1494.30公里。[2]

社會發展

科技事業,現有科研機構28家,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118人,取得科技成果260項,申報專利120項,培育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8家,省級認證高新技術產品7個。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1.5%。

教育事業。全縣共有各類公辦學校35所,教師總數3296人,在校學生22476人。各級各類幼兒園總數56所。

文化事業。全縣共有文化行政機構1處,公共圖書館1個,文化館1個,博物館(展覽館)3個,其它文化設施440多處。現有慶安花棍舞、慶安版畫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5項,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10項。

衛生事業。全縣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39個,衛生技術人員1453人,其中執業醫師828人,註冊護士518人。全縣人均壽命達到78.19歲。

體育事業。全縣體育管理機構1個,下設少年業餘體育學校1個,有各級各類社會體育指導員116人,各級各類體育協會14個,體育場地448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1.74平方米,體育人口達42.5%以上。

Remove ads

特產

慶安大米:中國地理標誌產品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