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廣東語假名
日本時代的台灣客家語拼音系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廣東語假名(日語:広東語仮名〔廣東語假名〕/かんとんごかな)為臺灣日治時期時的一種以日語假名拼讀臺灣客家語的系統,基礎音系兼有四縣腔和海陸腔的特點[1]。廣東語假名主要用於詞典和教材的客家話標音[註 1],類似日文的振假名或中文的注音符號,其通行範圍並不廣泛。
現代日語的「広東語」一般指粵語。臺灣客家人在日治時期被稱為廣東人(広東人),語言也被稱為廣東語,但並不代表日本人認為它與粵語相同[2]。
Remove ads
方案
五十音圖中的假名是廣東語假名的基礎,其中ワ行不使用ヰ這一個假名[3]。
Remove ads
符號字即本體系中的新造假名,前六個符號字表示t ts和v聲母開頭的某些音節。
ウ僅能書於スツツ̣三個假名之後,用於表示臺灣客家話的央元音[ɨ][註 2]。廣東語假名的ウ不能與任何韻尾組合,此特徵和海陸腔一致[1][3]。
廣東語假名可以表示顎齦音聲母,而顎齦音聲母的存在為海陸腔的特點[1]。
唇齒擦音聲母[f]和[v]開頭的音節分別用假名フ和ヴ添加相應的小寫あ行假名[註 3]表示。
可以唇化的聲母有[k]和[kʰ]兩個,使用小型ワ行假名表示[3][註 4]。
Remove ads
軟顎鼻音[ŋ]借用ガ行表示,成音節鼻音沒有特殊標記,同普通假名[3]。
廣東語假名以六個假名表示四縣腔和海陸腔的六個韻尾。鼻音韻尾皆為大寫假名,入聲韻尾則皆為小寫假名。[1]
聲調符號書寫於假名的右側。
廣東語假名可以表示六個聲調,其中只有一個去聲,具有四縣腔的特點[1]。
廣東語假名的聲調符號共有12個,數量少於臺灣語假名,且對應調類不同。
Remove ads
音節表
- 兩個聲化韻ム[m̩]和ン[ŋ̍]未列入本表。
- [i̯en]和[i̯an],[i̯et̚]和[i̯at̚]是互補分布的[1]。
- 下表列出一些音節較少且未列入上表的的韻母(不包括聲化韻):
用例
假名: | マイ![]() ![]() ![]() ![]() ![]() ![]() |
漢字寫法: | 賣鮭人說鮭香 |
國際音標: | mai˥˧ ke˧˧ ɲin˧˧ ʃot˥ ke˧˧ hioŋ˨˦ |
白話字: | mai-kè-ngìn sot kè hiông |
客語拼音: | mai geˇ nginˇ shodˋ geˇ hiongˊ |
釋義: |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
相關條目
腳註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