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動態對等及形式對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動態對等和形式對等是由尤金·奈達創造的術語,是指兩種不同的翻譯方法,用來在原文和譯文之間達到不同的直譯程度,如聖經翻譯中所示的。
![]() | 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
基本上,動態對等是意譯(翻譯短語或整個句子的意思),以可讀性而目標;形式對等是直譯(直接翻譯短語和單詞的意思),保持字詞的保真度。
翻譯方法
形式對等法傾向於強調對原本語言的詞語細節和語法結構的保真度,而動態對等法往往使用更自然的表達方式,但是詞彙準確度較低。
根據尤金·奈達,當初他創造「動態對等」時,他將其定義為「當一個翻譯,其中原本語言的信息被轉移到目標語言,使得目標語言的意思基本上與原本語言一樣時,它就運用了動態對等。」[1]目標是兩者語言的讀者可以以相似的形式理解文本的意思。
晚年,奈達避免使用「動態對等」這個詞,更願意使用「功能對等」。[2][3][4]「功能對等」的含義是,對等性不只是在原文化的原文和目標文化的目標文本(譯文)之間的功能,但是那個「功能」可以視作文本的一個性質。功能對等可以與人民在文化中的互動方式有聯繫。
近年來,一個新的翻譯方法出現,它由真聖經翻譯(Real Bible Translation,RBT)運用。它採用逆形式對等法,可以被認為是以英語作為「原文」,以古希伯來語的詞彙規律和語素作為「目標語言」,目標是使現代的讀者沉浸於古代的思考模式。
Remove ads
聖經翻譯
聖經翻譯採用了各種方法將原文翻譯成英文,從極端的形式對等到極端的動態對等。 [5]
- 新國際版聖經(1978年)
- 新耶路撒冷聖經(1985年)
- 新生活版英文翻譯本聖經(1996年)
- NET聖經(2005年)
參見
參考文獻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