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徐家匯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徐家匯路,是位於上海黃浦區南部的一條馬路,同時也是上海城市三橫三縱主幹道中,三橫最南側的幹道組成部分之一。道路全長1718米,東接陸家浜路,西連肇嘉浜路。上海的一個商圈日月光中心坐落於徐家匯路。
歷史
明嘉靖年間,為抵禦倭寇,上海縣始築城牆。此後,通往松江府的官路便由上海縣城西門起始,沿肇家浜北岸,經徐家匯抵松江府城[1]。1860年,太平軍攻克蘇南、浙北等地,上海縣與法租界共同訂立聯合防禦的協定,並同意在租界外修建馬路,以方便軍事通行[2]。當時,公共租界當局與法租界當局據此沿肇家浜修建兩條道路,由斜橋起順原官路重新敷設直達徐家匯,肇家浜以北為徐家匯路,肇家浜以南為斜徐路。初時為泥路,1899年改成煤屑路。建國後,因肇嘉浜斷流,浜中污水發臭,於1954年4月開始填浜築路,原斜橋以西自打浦橋至徐家匯一段的徐家匯路,改為肇嘉浜路。而陝西南路以東至斜橋一段仍保留名為徐家匯路。[3][4][5]
1994年徐家匯路拓寬工程完工,總長1650米,寬50~60米(原本只有13米)[6],包括6條機動車道、2條非機動車道和3條綠化隔離帶。成為上海市中心南部快速交通幹道。[7]
上海歷史上曾有兩條徐家匯路,其一為本條目所述之徐家匯路,其二為英租界所築從靜安寺至徐家匯的馬路。兩條同名馬路容易混淆,於是前者因法租界所築習慣上稱為「法徐家匯路」。後者則稱為「英徐家匯路」,1921年公共租界將英徐家匯路改為「海格路」,1943年改為今名華山路。[8][4]
交通
參考資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