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

2010年开通的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上海轨道交通13号线
Remove ads

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前稱世博專線,是一條連接中國上海市嘉定區金運路站浦東新區張江路站,是上海地鐵營運的東西走向地鐵路線,全長38.83公里,共設31座車站,於2010年4月20日作為世博專線通車營運,世博結束後中止營運,2012年12月30日重新通車。

快速預覽 上海軌道交通13號線, 概覽 ...
Remove ads

概覽

13號線從2018年12月30日開始營運區段西起嘉定區金運路站,南至浦東新區張江路站,全部為地下線。2010年上海世博會時,其世博段馬當路站世博大道站三站兩區間曾作為世博會園區內交通營運(不接入既有路網),世博會閉幕後該區段曾一度關閉,2015年12月19日與一期全線貫通後重啟[2]

13號線的路線標誌色為 PANTONE 223C (C=5 M=51 Y=0 K=0)[3]

按照最初規劃,工程將分二期進行。但實際全線分五期建設,分五次開通,其中一期工程就分了三次。

Thumb
13號線上行隧道
Thumb
大渡河路站月台門,路線圖的主題色為粉色

路線數據

  • 營運距離:38.83 km
  • 站數:31
  • 軌距:1435 mm
  • 動力電源:DC 1500 V 電車線供電
  • 雙線區間:全線
  • 電氣化區間:全線
  • 地下區間:金運路張江路

工程建設

初期規劃由嘉定區金運路站浦東新區華夏中路站,路線全長33.6公里,均為地下線,共有27個地下車站和2個機廠,分別為北翟路停車場(與2號線共用)及川楊河輔助停車場,計劃工程總投資為198.68億元人民幣。

為上海世博會提供過江軌道交通路線,13號線世博專線即「世博園區專用交通聯絡線工程」先行建設,路線長度4.887公里[4],共設新天地站長清路站五站四區間。其中三個車站(馬當路站盧浦大橋站世博大道站)屬於2010年世界博覽會的「世博專線」(或稱「世博過江段」),馬當路站至世博大道站段於2010年4月20日投入營運[5],作為世博園內專用軌道交通。由於該段全線位於世博園區內,因此世博會期間此段路線不納入軌道交通營運網路,而是在經過安檢和檢票後免費乘坐。(世博專線馬當路站實際作為世博園區的一個出入口,編號為9號門,而9號線馬當路站位於園區外,兩線需通過地面出站轉乘)。世博專線通過位於長清路站的7-13聯絡線,借用9號線的列車,採取雙向單線運轉的模式。該工程採用BT模式建設,由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於2007年3月以13.38億元人民幣的投得建設權。工程竣工並試營運一年後,由招標人回購[6][7]

一期工程自金運路站至南京西路站,路線全長16.468公里,設14座車站,設北翟路機廠1座,設隆德路開閉所及控制中心與11號線共享。工程投資124.17億元[8]。一期工程於2008年12月28日正式開工[9],2012年12月30日開通金運路站至金沙江路站段(祁連山南路站大渡河路站未開通),2014年12月28日開通隆德路站長壽路站[10],2015年12月19日開通一期工程的剩餘區段[11]

由於一期工程至南京西路站截止,而世博專線自新天地站開始,中間仍存在一站兩區間(即淮海中路站及其相鄰區間)未列入。因此於2009年著手開始世博園區專用交通聯絡線工程調整(簡稱「世調」)的建設。工程也包括馬當路站至長清路站的改造工程(簡稱「世改」),含世博專線在內總投資45.21億元。淮海中路站於2009年11月20日開工,相鄰區間分別從南京西路站及新天地站推進,形成「四龍會師」的壯觀景象[12]

二期工程自長清路站至華夏中路站,全長10.139公里,共設7站,與三期工程合計投資129.32億元。該段路線與一期工程於2007年一併環評獲批,但由於新增北蔡站,同時調整陳春東路站後,需再次向國家環保局提出變更申請。在2011年先後對變更進行了兩次環境影響評價公示。2013年12月31日,二期工程陳春路站(原綠川新村站)正式開工,當初預計2017年底便可開通營運,但開工不久便進入停工狀態,原因是其它車站並不能陸續動工。2014年底,其餘車站陸續開工。

三期工程自中科路站張江路站,全長5.273公里,共設3站。雖然該段規劃早已存在,但未於2007年與一、二期工程一併環評,故在2013-2014年補充完成了該段的環境影響評價。二期、三期於2018年12月30日開通[13]。二、三期開通後,工作日早傍晚尖峰時段開行大小交路,大交路營運區段為金運路站至張江路站,小交路營運區段為金運路站至華鵬路站[14]

西延伸工程自國家會展中心站至金運路站,路線長9.47公里,新建車站5座。早在2010年虹橋商務區總體規劃方案中,就已存在了相關規劃並畫入控規中[15]。2016年新一輪規劃編制時,13號線確定西延伸至國家會展中心站,季樂路站至國家會展中心站計劃遠期拆分為25號線的一段。2018年第三輪規劃時,13號線西延伸已獲批覆,建設期限5年[16]。該段已於2021年6月28日開工。

東延伸工程自張江路站至丹桂路站,路線長4.1公里,新建車站2座。該段已於2023年5月28日開工[17]

車輛

13號線列車均採用A型車6節編組,設計時速80 km/h,為VVVF交流傳動,設計壽命30年。

更多資訊 現名, 原名 ...

現在用車

13A01型電動客車

Thumb
13A01型列車車廂
Thumb
13A02型列車車廂
Thumb
09A01型列車車廂(只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行期間使用)
  • 塗裝:灰底粉紅色帶,車窗周圍為黑色
  • 牽引馬達:西門子 1TB2010-1GA02
  • 牽引變流器:西門子 G1500 D1100/400 M5-1
  • 國產化率:大於70%
  • 該批所有列車都設有連續式閃燈路線圖,在車廂連接處設有黃色LED顯示螢幕。駕駛拖車前端和部分車窗上端設有黃色LED顯示螢幕顯示終點站。

13A02型電動客車

  • 塗裝:灰底粉紅色帶,車窗周圍為黑色,車頭前方逃生門無玻璃[18]
  • 牽引馬達:中車株洲電機 YQ-210-1
  • 牽引變流器:中車時代電氣 TGA23F
  • 國產化率:大於70%
  • 該批所有列車都設有LCD螢幕圖,在車廂連接處設有黃色LED顯示螢幕。駕駛拖車前端和部分車窗上端設有黃色LED顯示螢幕顯示終點站。
  • 1361、1362號車曾採用成都地鐵風格的LCD螢幕、使用雙蜂鳴而一度被鐵迷們稱為"獨苗",現改回通常樣式。

另外,13號線曾於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行期間使用09A02型列車。該車一共5組30節(編號0942-0945、0948),由9號線借調至13號線使用,編號1301-1305,現已全部調回到9號線使用。

車站一覽

轉乘站

未來轉乘站

車站列表

Thumb
更多資訊 階段, 站名 ...
  • 1:依列車行駛方向而言。
  • 2:採用虛擬轉乘。公車卡用戶和Metro大都會APP用戶可在出站30分鐘內轉乘,乘坐距離連續計算;單程票用戶如需轉乘需出站另行購票,乘坐距離不連續計算。
Remove ads

時刻表

更新時間:2025年6月21日[20]

列車運轉間隔

更多資訊 周一 ~ 周五(工作日), 周六、周日(雙休日) ...

自2023年4月28日起,13號線逢周末(周五、周六)實施延時營運。

更多資訊 延時營運列車間隔(周五、周六) ...

沿革

世博營運階段

  • 2007年3月1日 世博園區專用交通聯絡線工程開工[21]
  • 2007年3月15日 上海建工(集團)總公司於以13.38億元人民幣的投得世博專用線建設權
  • 2007年3月21日 世博園區專用交通聯絡線計畫報建[21]
  • 2009年3月22日 馬當路站至長清路站雙線貫通[22]
  • 2009年7月30日 淡水路(即新天地)站至長清路站世博段全線貫通[23]
  • 2010年1月10日 世博專線首列列車順利實現上線,標誌此路線由建設階段轉入通車測試階段[24]
  • 2010年4月20日 世博段開通試營運
  • 2010年11月1日 配合世博園閉園及13號線一期建設,世博段退出營運

後續營運階段

  • 2005年11月11日 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示[25]
  • 2006年1月9日 工程報建[26]
  • 2007年6月13日 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 2007年9月12日 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批前公示[27]
  • 2008年4月30日 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批覆[28]
  • 2008年12月28日 一期工程金沙江路站正式開工[9]
  • 2009年6月25日 世博園區專用交通聯絡線工程調整環境影響評價公示[29]
  • 2009年9月4日 一期工程開始盾構[30]
  • 2009年9月9日 世博園區專用交通聯絡線工程調整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 2010年7月12日 13號線(羅山路站—張江路站)選線專項規劃公示[31]
  • 2011年7月27日 北蔡站、綠川新村站變更環境影響評價公示[32]
  • 2011年8月29日 北蔡站、綠川新村站變更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33]
  • 2011年11月15日 二期及三期工程報建[34]
  • 2012年1月29日 國家環境保護部批覆北蔡站、綠川新村站變更環境影響報告書[35]
  • 2012年2月7日 一期西段金運路站—金沙江路站段洞通[36]
  • 2012年7月29日 一期西段金運路站—金沙江路站軌通
  • 2012年2月24日 二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通過批准[37]
  • 2012年12月30日 一期西段(祁連山南路站大渡河路站暫未開通)開通試營運
  • 2013年6月15日 祁連山南路站開通
  • 2013年8月2日 三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公示[38]
  • 2013年12月13日 三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39]
  • 2013年12月31日 二期工程陳春東路站正式開工[34]
  • 2014年1月7日 金沙江路站至長壽路站段洞通
  • 2014年3月14日 三期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批前公示[40]
  • 2014年6月3日 上海市環境保護局批覆三期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41]
  • 2014年7月16日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三期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42],隆德路站至長壽路站段電通
  • 2014年9月18日 根據上海市地名管理部門批准(滬地辦(2014)60號),盧浦大橋站更名為世博會博物館站
  • 2014年11月1日 大渡河路站開通
  • 2014年11月30日 長壽路站至新天地站段洞通
  • 2014年12月28日 金沙江路站至長壽路站開通試營運[10]
  • 2015年3月30日 三期工程學林路站正式開工[34]
  • 2015年6月29日 長壽路站—世博大道站段完成熱滑
  • 2015年12月19日 長壽路站—世博大道站段開通試營運[43]
  • 2017年11月25日 三期工程洞通[44]
  • 2018年2月2日 二期工程洞通[45]
  • 2018年5月30日 二、三期全線軌道貫通[46]
  • 2018年12月30日 二、三期全線通車[47]
  • 2019年9月20日 每周五、周六金運路—華鵬路延時營運開始
  • 2020年6月24日 西延伸工程選線專項規劃公示[48]
  • 2021年3月19日 上海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覆西延伸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49]
  • 2021年4月1日 西延伸工程報建[50]
  • 2021年4月25日 西延伸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首次公示[51]
  • 2021年5月6日 西延伸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批前公示[51]
  • 2021年5月17日 上海市環保局受理西延伸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52]
  • 2021年6月10日 上海市環保局批准西延伸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53]
  • 2021年6月20日 新天地站更名為一大會址·新天地站[54]
  • 2021年6月28日 西延伸工程開工建設
  • 2022年3月23日 為配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金運路站、金沙江西路站暫停營運[55]
  • 2022年6月1日 金運路站金沙江西路站恢復營運[56]
  • 2022年8月5日 東延伸段選線公示[57]
  • 2022年9月13日 東延伸工程環境影響評價首次公示[58]
  • 2022年9月23日 東延伸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報批前公示[58]
  • 2022年11月14日 浦東新區環保局受理東延伸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59]
  • 2022年11月15日 上海市發改委批覆東延伸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2年12月5日 浦東新區環保局批准東延伸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60][61]
  • 2023年5月28日 東延伸段開工建設,其開工典禮作為上海地鐵營運3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的一部分舉行[17]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