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御前會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御前會議
Remove ads

御前會議(ごぜんかいぎ、英語:Imperial Conference)是日本明治時代太平洋戰爭終戰前,天皇臨席決定重要國策會議。但並無法律上的規定。[1]現在常用來比喩公司、團體等組織的幹部會議。

Thumb
1945年1月的御前會議

概要

廣義的,官制上規定天皇親臨的樞密院會議王政復古後的小御所會議、天皇臨席的大本營會議等都是御前會議。但是,狹義上指天皇、元老閣僚、軍部首腦召開的關於戰爭開始和終了的聯席會議。

1894年,決定對開戰(甲午戰爭)是最初的御前會議。以後,在三國干涉日俄戰爭之際召開。1938年以後,決定支那事變的處理方針、日德義三國同盟、對美英荷開戰(珍珠港攻擊)等。

雖然《大日本帝國憲法》第13條明記「天皇行宣戰媾和之權」,但因為沒有類似「御前會議法」的法律證據,因此召開御前會議是有法律上的困難的。以及,為了不讓人注意到天皇的旨意或想法的喜好(天皇也要為言論負責),天皇雖出席御前會議,但是大多不發一言。此外,御前會議的決定並非即時決定國家意向,內容仍需經過正式手續(例如閣議)的諮問之後才正式決定。

會議成員


御前會議

1938年,中日全面戰爭以後的御前會議。

更多資訊 回, 召開日 ...

開會地點

Thumb
禦前會議 1945 年 8 月 14 日

終戰前的最後2次御前會議在為了二戰防禦特別設置的「御文庫附屬庫」中的地下防空設施舉行,約地下10公尺深,約15坪,與天皇、皇后的寢室,客廳等「御文庫」[注釋 1]相隔90公尺,中間透過地下走廊相連。1945年(昭和20年),陸軍工兵隊又為了能夠承受大型炸彈攻擊再度加強。[5]、1945年(昭和20年)6月2日,日本樞密院在附屬庫首次召開會議[注釋 2]

腳註

關連項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