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御筆匾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御筆匾額
Remove ads

御筆匾額,是指東亞君主(中國皇帝日本天皇朝鮮君主越南君主等)所賜,由君主親筆題字之匾額。賜給寺院廟宇的御筆匾額又稱敕額。中國皇帝的御筆匾額除了賜給於領地內的廟宇建築、仕紳等臣民外,還有賜給朝貢國附屬國藩屬國

Thumb
康熙帝御筆避暑山莊龍匾

形式特徵

清朝

清朝皇帝御筆匾額的落款中,通常沒有上款下款,所以看不到年代歲次及題字贈匾人名等常見訊息;皇帝御筆匾額僅有中款題字,通常為四個大字,形式簡潔。

要辨視皇帝御筆匾額,全靠匾額正中央上方的御印。御印刻有六個字,前兩個字是該皇帝的年號,後四個字為御筆之寶。例如,光緒帝所賜匾額即蓋有光緒御筆之寶之御印。

清朝匾額等級 金匾>石匾>木匾[來源請求]

現存的御筆匾額

中國皇帝御筆匾額

中國大陸

北京
河北
山西
Thumb
明成祖御筆匾額峻極神工(應縣佛宮寺釋迦塔)
Thumb
明武宗皇帝御筆「天下奇觀」匾額(應縣佛宮寺釋迦塔)
福建
四川
Thumb
康熙帝御題報國寺額匾
甘肅
青海
  • 塔爾寺:乾隆皇帝曾賜匾額「梵教法幢」。
西藏

香港

臺灣

基隆市
台北市
新北市
宜蘭縣
  • 宜蘭市
    • 宜蘭城隍廟:光緒帝御筆之寶「膏澤優渥」[5]
新竹市
新竹縣
彰化縣
雲林縣
嘉義市
台南市
  • 中西區
    • 台南孔廟:歷任清朝皇帝統治臺灣期間,除清穆宗未以祺祥年號贈匾外,登基時例皆贈匾,目前共八方御製匾額。共有康熙帝御筆之寶「萬世師表」、雍正帝御筆之寶「生民未有」、乾隆帝御筆之寶「與天地參」、嘉慶帝御筆之寶「聖集大成」、道光帝御筆之寶「聖協時中」、咸豐帝御筆之寶「德齊幬載」、同治帝御筆之寶「聖神天縱」,及光緒帝御筆之寶「斯文在茲」等匾。
    • 祀典大天后宮:康熙帝御筆之寶「輝煌海噬」、雍正帝御筆之寶「神昭海表」、咸豐帝御筆之寶「德侔厚載」、光緒帝御筆之寶「與天同功」
    • 祀典武廟:咸豐帝御筆之寶「萬世人極」
台東縣
澎湖縣
共同御匾

各廟為了提高信仰地位,往往自行仿製「御匾」,以提高身價。地方父母官不但不會禁止,甚至幫助仿製,認為是維繫民心的好方法。如雍正帝曾頒「神昭海表」之匾予湄洲天后宮台南大天后宮、廈門天后宮三廟。但臺灣各廟紛紛自行仿製。也有百里侯抄襲御書題辭並頒贈廟宇者,最喜愛「神昭海表」、「與天同功」等,故可說是各廟可見。獻匾者除了天子也包括官員仕紳

蒙古

琉球

更多資訊 匾額, 賜予者 ...

馬來西亞

新加坡

日本天皇御筆匾額

朝鮮國王御筆匾額

韓國

朝鮮

越南皇帝御筆匾額

琉球國王御筆匾額

滿洲國皇帝御筆匾額

臺灣

圖像集

參考文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