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臺東市
臺灣臺東縣的縣轄市,為臺東縣政府所在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此條目過於依賴第一手來源。 (2025年7月22日) |
臺東市(俗字寫作台東市),前身「臺東鎮」,位於臺灣臺東縣東南部,為臺東縣縣治所在地[3]。全境面積約為110平方公里,是臺灣面積最大且唯一大於100平方公里的縣轄市[註 1];人口約有10.3萬人[2],為宜花東地區的最大城市[1],聚集臺東縣內接近一半的人口[4]。
1945年將臺東街改制臺東縣臺東區臺東鎮,並為縣治。1950年廢區,改直屬臺東縣。1974年將卑南鄉的其中10個村併入,後於1976年改制為縣轄市[3]。由於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為推廣製糖業,招墾西部移民移入種植蔗糖,二戰後初期則因鳳梨加工場的設置,推廣鳳梨栽植,加上中央政府設立數座安置退役軍人的農場,使其整體族群結構具有特殊性與呈現多元化[5]。隨著交通建設的發展[註 2]與產業活動的引進,且擁有豐富自然及人文資源,也促使臺東市主要的經濟型態逐漸由農業轉為商業與觀光業[6]。
Remove ads
歷史


臺東市該地最早稱為「寶桑」,是「卑南覓」(臺東平野舊稱)番社地名「posong(或pooson)」的音譯。清朝政府以其為蕃地禁止漢人前䇠。在咸豐年間在卑南大溪流畔海岸一帶活動的漢人變多,形成寶桑莊。清廷於1875年因沈葆楨開山撫番,設置臺灣府南路撫民理番同知[7],後設置卑南廳廳治於此,改稱卑南街。1887年劉銘傳設「臺東直隸州」,州治原規劃設於水尾,但因大莊事件破壞甚大,後州治改維持在埤南[來源請求]。[8]
1896年6月日本開始統治臺灣東部後,在東部設置臺南縣臺東支廳,1897年升格臺東廳,廳治仍設在埤南,但廢除埤南堡,改稱為卑南街,並維持清代隸屬於南鄉地方行政區。卑南街實際上因新街道規劃,其可分為「卑南」(即卑南社及附近)、「新街」(今臺東市區部分,或稱卑南新街,因包含寶桑莊,故有時寫為寶桑新街)、「馬蘭拗」(即馬蘭社及附近)等3個聚落。
1919年1月15日市街改正後,改卑南街稱「臺東街」(府令第5號),屬臺東廳南鄉。
1920年廢南鄉改設臺東支廳,臺東街擴大,管轄臺東、馬蘭、旭村、利基利吉、猴子山、富原村、加路蘭7個大字,另外卑南、呂家、檳榔樹格社、北絲鬮社、知本社及美和等6個大字劃分設置「卑南區」。1937年卑南區改為卑南莊,1944年12月1日卑南庄廢庄併入臺東街(府令326號),此為總督府在臺灣最後一個行政區調整。
二戰後1945年,臺東街改為「臺東鎮」,屬臺東縣,並為縣治,下轄15個里。原卑南庄之轄區再度分離,並將臺東街北側利吉、富源、富山等地析出,設置卑南鄉。1974年10月10日將卑南鄉富岡、岩灣、南王、新園、建興、南榮、卑南、知本、豐田、建和村共2萬人併入台東鎮,其名稱不變,以湊合縣轄市10萬人口門檻。1976年元旦因人口達到改制為縣轄市之標準,改制為「臺東市」[9][10][11]。
Remove ads
地理
臺東市位於臺東縣東南部,北隔黑髮溪與東河鄉為界,西鄰卑南鄉,西南臨知本溪與太麻里鄉相望,東、南兩面臨太平洋[3]。全市位居臺東三角洲平原,係由卑南溪、太平溪、利嘉溪、知本溪沖積而成,為花東縱谷南部的一片形勢較為完整、面積較為寬廣的平坦地[5]。市境內海拔最高點為鯉魚山(標高75公尺),可俯瞰臺東市的全景[12]。
臺東市的氣候為溫和、無嚴霜且酷暑,年溫差較小。年均溫約為攝氏23.6度,最熱月份為7月的35度,最冷為2月的14度。全年降雨量約有2,000毫米,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全年雨量充沛[12][5]。
Remove ads
根據臺東縣政府民政處統計,2024年底臺東市戶數計有42,101戶,人口計有103,115人[2],其中有22,987人為原住民人口,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鄉鎮市區[13],性別結構上,男性人數與女性人數分別是50,854人與52,261人,性別比約為97.31,為臺東縣最低,市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自強里與建興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4,342人與1,354人[2],其中自強里也是臺東縣人口最多的村里,並與新生里、豐谷里、中心里、豐盛里並列臺東縣人口前五大村里[14]。臺東市有12.73%為0至14歲人口,68.42%為15至64歲人口,18.85%則為65歲以上人口,為臺東縣人口老化程度相對輕微的地區[2]。
Remove ads
政治
- 臺東鎮鎮長(1945年-1975年)
- 臺東市市長(1976年至今)
臺東市公所是臺東市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縣轄市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縣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臺東市的自治監督機關為臺東縣政府。市長由全體市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臺東市公所並置市政會議,為市政最高決策機構,在市長之下,設有6課4室等10個內部單位以及6個附屬機關[17]。
臺東市民代表會是臺東市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臺東市全體市民立法和監察市政。市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臺東市民代表會共有19位市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2席市民代表、第二選區6席市民代表、第三選區5席市民代表、第四選區2席市民代表、第五選區4席市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9位市民代表互選產生[18]。
臺東市行政區劃 |
![]() |
臺東市的行政區劃在2021年10月17日改制前轄有46里1,035鄰[19],依據臺東市民代表會的選區劃分,可分為四大區域,其行政區域分布情形為[20]:
由於臺東市各里鄰戶數與人口相差懸殊等因素,需依據〈臺東縣村里鄰編組及調整自治條例〉規定行適當之調整,故對市內19里進行合併與劃分,於2021年10月17日正式調整後該市的行政區劃將變為38里719鄰[21]。在這次的整併中,民權里併入文化里,四維里併入中華里,鐵花里、興國里併入中山里,仁愛里、大同里併入中正里,復興里、復國里併入成功里,強國里併入建國里,新生里分出仁和里[註 3],富豐里併入富岡里,豐榮里分出豐安里、豐盛里[註 4],建業里併入建興里、知本里[註 5]。而除了各里整併,也有進行里界的調整,如自強里[註 6]、中心里[註 7]、馬蘭里[註 8]、民生里[註 9]、新生里[註 10]、南榮里[註 11]、新興里[註 12]、東海里[註 13]、豐谷里[註 14]、豐田里[註 15][22]。
警政治安
臺東市為臺東縣警察局臺東分局的治安管轄區域,市內設有警察局局本部、中興派出所、永樂派出所、知本派出所、馬蘭派出所、南王派出所、富岡派出所、豐里派出所、寶桑派出所、東興派出所、溫泉派出所等10所派出所。
- 臺東監獄
- 岩灣技能訓練所
- 臺東地方法院
- 臺東地方檢察署
產業
臺東市中心商業區位於縣政府前的中正路與中山路、台東舊站前的新生路及原台11線主線中華路一帶,因台東舊站廢除造成市區商圈沒落多年,當地政府後將之改建成旅遊服務中心及鐵道公園,2015年又將旅遊服務中心改建成客運轉運站及秀泰影城進駐原國光客運台東站,使第三級產業發展不致因此完全沒落。因公共運輸交通的活絡與整合成功,重新吸引了許多商號及觀光旅館及各級連鎖店進駐於鐵花路及新生路一帶,然而新站附近商業活動仍不興盛,以民宿及機車租賃等第三級產業為主。重要農產品有稻米、釋迦、洛神花、油菜花、梅子、柚子、草莓、台灣藜等。而漁產的部分,台東市富岡漁港位於潮汐交會帶,漁獲量豐富,較名聞遐邇的漁產有海瓜子、沙蝦、曼波魚、地震魚、小章魚、雨傘魚、白帶魚、蘭花蚌、鯕鰍等
教育

大專院校
高級中等學校
國民中學
- 臺東縣立東海國民中學
- 臺東縣立新生國民中學
- 臺東縣立寶桑國民中學
- 臺東縣立卑南國民中學
- 臺東縣立知本國民中學
- 臺東縣立豐田國民中學
- 臺東縣私立育仁中學國中部
- 臺東縣私立均一國民中小學
國民小學
- 國立臺東大學附設實驗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仁愛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光明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東海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復興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寶桑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新生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豐田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豐里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豐年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豐源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豐榮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馬蘭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康樂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卑南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岩灣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知本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建和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富岡國民小學
- 臺東縣臺東市新園國民小學
醫療
- 衛生福利部臺東醫院
- 臺北榮民總醫院臺東分院
- 更生院區
- 勝利院區
- 臺東基督教醫院
- 臺東聖母醫院
- 馬偕紀念醫院臺東分院
交通

臺東豐年機場可搭機至臺北、綠島、蘭嶼等地。現有航班包括由德安航空經營之綠島、蘭嶼離島航線,與由華信航空、立榮航空經營的臺北-臺東定期航班。除國內定期航班之外,臺東機場之航線亦包含由華信航空經營之臺東-香港季節性包機航線。
商業
大眾媒體
- 原住民族電視台東部新聞採訪中心(位於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內[24])
旅遊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