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復興區 (台灣)

臺灣桃園市的山地原住民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復興區 (台灣)map
Remove ads

24°49′22.18″N 121°21′6.26″E

快速預覽 復興區Fuxing District 舊稱:角板、角板山, 國家 ...
Thumb
角板山形象商圈

復興區泰雅語Pyasan),舊稱「角板山」,前身「復興鄉」,位於臺灣桃園市東南端。北鄰大溪區,東北鄰新北市三峽區烏來區,東南接臺灣省宜蘭縣大同鄉,西南與西北鄰臺灣省新竹縣尖石鄉關西鎮。面積約351平方公里,占桃園市總面積的七分之二,人口則約1.3萬人[1],為桃園市面積最大、人口最少、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但同時為全臺人口最多的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內居民多為臺灣原住民族(約佔七成總人口),並以泰雅族為主,是臺灣泰雅族人口最多的鄉鎮市區。

依照《地方制度法》,復興區係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為具有公法人地位的地方自治團體,與桃園市其他市轄區的性質並不相同,準用鄉鎮市的地方自治權。復興區公所為其自治事項之行政機關,而非桃園市政府的派出機關,並設置復興區民代表會作為其自治事項之立法機關。

Remove ads

歷史

舊名「角板山」,日治時代新竹州大溪郡蕃地,戰後初設角板鄉

地名由來

  1. 1886年劉銘傳於當地視察,見大嵙崁溪兩岸河階地形如三角板,遂取名為角板山。[2]
  2. 清末稱此地夾板山,這座山在泰雅語名字為Pyasan,意思是物品交易的場所。 另一說是泰雅語Pyasan(比亞山),源出於一位泰雅族部落的頭目的名字,清末他為抵抗清軍的攻擊奮戰而亡,族人以其名紀念之。[3]
  3. 日治時期,總督府征服當地的原住民,將地名改為「腳板山」,示腳踏之板的蔑稱。從日治時期才出現的角板山一詞來看,所謂劉銘傳命名的說法,或為訛傳。[3]但是,1899年的「台灣協會會報」以假名標註角板山的讀音為台語的「カッバンソァン」,可知角板山之名在總督府理蕃之前的1899年已經存在。又,「腳踏板」亦非日文詞彙。[4]

改名

1954年10月31日更為復興鄉。據當時報紙所載,「原住民為慶祝總統華誕及象徵國家復興」,而由鄉公所決議呈請桃園縣政府核准,同時亦將角板國民學校改稱介壽國民學校。並選在總統蔣中正之生日始用。[5]2014年12月25日,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後,復興鄉改為復興區

復名運動

2014年「台灣原住民族部落行動聯盟」提案改名為「比亞外」或「比亞山」,更早前有提議改稱「角板」,但遭多數鄉民否決。[6]

人口

更多資訊 年份, 人口 ...

根據桃園市復興區戶政事務所及內政部戶政司統計,2024年底復興區戶數約4千戶,人口約1.3萬人[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約38人,在全臺灣六個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中,是人口最多且人口密度最高者[8]。原住民人口約有9千5百多人,佔全區總人口約71%。區內人口最多與最少的里分別是三民里與長興里,2024年底兩里人口分別為2,624人與809人[7]。2024年底復興區的人口年齡構成中,0至14歲人口佔比約15.66%,15至64歲人口佔比約69.20%,65歲以上人口則佔比約15.13%,老化指數約為96.63%,是桃園市幼年人口佔比最高的行政區[8]

Remove ads

政治

歷任首長

角板山鄉鄉長(官派)

  • 簡天貴

復興鄉鄉長(民選)

  • 林昭光
  • 範文卿
  • 宗成輝
  • 王萬古
  • 王明進
  • 陳祥乾
  • 張維正
  • 陳祥乾
  • 游金紱(1994年-1998年)
  • 林誠榮
  • 林信義

復興區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民選)

更多資訊 任次, 姓名 ...
Remove ads

區政組織

Thumb
2008年6月的復興鄉行政大樓(現已改制為復興區行政大樓)

復興區公所是復興區最高層級的地方行政機關,在中華民國政府架構中為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自治的行政機關,同時負責執行市政府及中央機關委辦事項,復興區的自治監督機關為桃園市政府區長由全體區民直接選舉產生,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一次。復興區公所並置區務會議,為區政最高決策機構,在區長之下,設有4課4室等8個內部單位及4個附屬機關[10]

復興區民代表會是復興區的最高民意機關,代表復興區全體區民立法和監察區政。區民代表由公民直選選出,任期為四年,可連選連任。復興區民代表會共有11位區民代表,分別為第一選區5席區民代表、第二選區3席區民代表、第三選區3席區民代表,主席、副主席由11位區民代表互選產生[11]

行政區

現今復興區行政範圍的確立,來自於1948年,調整行政區域,將原屬該鄉的玉峰村劃歸新竹縣尖石鄉,調整後的角板鄉仍轄6個村。1949年,角板鄉改隸新竹縣新峰區。1950年,調整行政區域並裁撤區署,角板鄉改隸新成立的桃園縣。1954年10月31日,角板鄉改名「復興鄉」[12]:325。2014年12月25日,桃園縣改制為直轄市,復興鄉改制為市轄區「復興區」,隸屬桃園市。

復興區下轄10

前山地區

後山地區

更多資訊 里名, 面積 km2 ...

文化特色

溫泉

Thumb
角板山聚落街景

日治時期,復興區開發有五處溫泉,分別為四稜溫泉新興溫泉高義溫泉、巴陵橋溫泉、小烏來溫泉,除了四稜溫泉和新興溫泉外,其他的溫泉在附近水利工程實施後淹沒於溪谷中,巴陵橋溫泉於1997年被重新發現,命名為爺亨溫泉

教育

高級中學

國民中學

國民小學

  • 桃園市復興區介壽國民小學
  • 桃園市復興區三光國民小學
  • 桃園市復興區光華國民小學
  • 桃園市復興區羅浮國民小學
  • 桃園市復興區奎輝國民小學
  • 桃園市復興區霞雲國民小學
  • 桃園市復興區三民國民小學
  • 桃園市復興區巴崚國民小學[14]
  • 桃園市復興區長興國民小學
  • 桃園市復興區高義國民小學
  • 桃園市復興區義盛國民小學

交通

客運

  • 桃園客運
    • 5090 桃園-上巴陵-林班口
    • 5091 中壢-上巴陵-林班口
    • 5093 大溪-巴陵
    • 5094 大溪-三光-巴陵
    • 5104 大溪-復興
    • 5104A 大溪-復興-小烏來
    • 5105 大溪-小烏來
    • 5106 大溪-霞雲里
    • 5109 大溪-高遶-李屋
  • 幸福巴士(部份原為桃園市樂活巴士轉型)
    • F901 復興-市界(原L801羅馬線)
    • F901A 復興-市界(原L801羅馬線,不繞嘎色鬧)
    • F902 新興-復興(原L802新興線)
    • F902A 新興-復興(原L802新興線)
    • F903 復興-佳志(原L803前山線<東眼山線>)
    • F905 復興-義興(原L805前山線<義興線>)
    • F906 三民-東眼山(原L806前山線<三民線>、L807東眼山二線)
    • F907 復興-雪霧鬧
    • F910 巴陵循環線
    • F911 中山循環線
  • 臺灣好行
    • 502 桃園後站-小烏來(僅限假日行駛)
    • 506 大溪總站-東眼山(平,假日均有行駛)

旅遊

Thumb
溪口台河階

特產

注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